2024年04月30日 16:51:54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评论 >> 展览评论
碎片区块
    1. 关于央美60年素描展的絮语 作者:王春辰
    2.  这次的60年素描展引起相当反响。人们特别关心央美举办这样一个素描展的目的和意义。作为展览,它显而易见是回顾央美的60年素描教育历程,展示60年过程中的素描教学变化及成果。确实,通过不同时期的素描作品与习作展示了这样的历程。可以说,央美形成了一套素描教学模式和惯例,在国内有着举轻若重的影响。   但人们的问题是,素描作为教学60年的成果展示出来之后,其进一步的意味是什么。徐冰在新闻发布会对媒体记者提问回答说素描就是素描。这在里,不知道媒体记者怎么理解,而对于来看展览的学生、老师、艺术家们又怎么去理解。这是有相当讨论空间的一个回答。我的理解,素描作为素描,不仅仅是素描,在素描之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注意。关于素描的好处,自它被引入到绘画的教学体系中之后就不绝于耳,满坑满谷地都是。其重要性的被强调,更是有目共睹:考前班教什么 [详细...]
    1. 蔡国强的《农民达芬奇》的意义 作者:张颐武
    2.   蔡国强是一个传奇,他的总是奇迹般的展现的作品,具有一种来自中国的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神秘感,而这又和他的全球的经验建立了联系,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蔡国强。在二十一世纪初这些年里,他不断的回返和跨出他的中国,构成了新的艺术形态,让我们感到了惊奇和困惑的同时也感到欣悦和趣味。   蔡国强有一点像是一个现成品的魔术师,现成的东西在他的手中就会变得充满了奇异的“灵光”,让不可能的一切成为可能是蔡国强的神秘感的来源,而他和魔术师的最根本的差异在于,这里的一切都是现实本身,这里没有装神弄鬼的道具,但一切通过他的想象而变成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现实本身的转变。在蔡国强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变化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想象的。他既可以无中生有,又可以有中生无。这次在上海世博会将要来临之际,他的《农民达芬奇 [详细...]
    1. 香港国际艺术展已成亚洲艺博会之最 作者:邱家和
    2.   上周末圆满落幕的2010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 10)受到业内一致好评,参展的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5家画廊,较之去年增长了约1/4;所展出的逾千位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了4.6万人次的观众,较之去年增长约2/3;因此,被业内人士视为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之最。   新画廊引人注目   香港艺博会虽然只举办了三届,但一直有一些欧美著名画廊参与,如高古轩(Gagosian)、白立方(White Cube)、Lisson 画廊及SCAI THE BATHHOUSE等,今年又吸引来多家重量级画廊首次参与,如Hauser & Wirth、Emmanuel Perrotin及James Cohan画廊。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艺博会不仅把目光瞄准那些大画廊,也推出了一个名为“ [详细...]
    1. 观郭晓光油画作品展随想
    2.  时下,还有什么样的艺术能让人的心灵得以震撼?   2010年4月25日,我们应邀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当代表现主义画家郭晓光教授个人油画作品展的开幕式。   当一步入展厅,面对那几十幅可以被称之为“巨幅”的酣畅淋漓的油画风景写生作品,站在画前的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   郭晓光早期的人物画作品《生灵》、《铿锵玫瑰》等很显然地带有塞尚、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痕迹,后期的风景写生就更明显地在追求后印象及表现主义的用线与色彩,已由意象表现主义发展为几近于抽象表现主义。但却仍保持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对崇高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追求与向往。他的许多人物、风景油画作品虽都没有对形体、空间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但却通过画面上的 [详细...]
    1. 观卢沉、周思聪纪念展 作者:高素娜
    2.  他们是中国画画坛上令人羡慕的艺术伉俪。   他们桃李满天下,今日诸多重要的人物画家都曾得到他们的帮助和引导。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兼容并蓄、勇辟新境,同时以谦抑温厚、淡泊名利的人格力量为同道所敬重。   5月25日至6月3日,纪念卢沉、周思聪夫妇的“沉思墨境”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0多幅朴实无华又充满张力的作品,展现了两位杰出画家在各个时期的探索过程和风格转变,给观者以深深的感动和强烈的震撼。   卢沉(1935—2004),生于苏州。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在国画大师叶浅予、李可染与蒋兆和的严格教育和训练下,掌握了非常扎实的素描和笔墨造型能力,毕业后留校任教。早在上世 [详细...]
    1. 2010特纳奖:青春已逝 作者:末末 
    2.  源自英国的特纳奖,自诞生之时便是一个高调、无厘头的坏孩子,更是媒体的宠儿,如今走过26个年头,这个英国当代艺术的风向标卖老了,走起大众路线了,这 是特纳奖的成熟,还是对20多年莽撞青春产生了厌倦?半年之后,谁获得这个奖显得不再重要了,因为他们都正经得要死,特纳奖曾经叛逆、前卫的青春已悄然逝 去。   四个成年人   西班牙女人安吉拉·德·拉·克鲁兹算是4个候选人中最单纯的。她说画画玩腻了,就把它们撕开、折断、堆叠,绘画变成了雕塑。趁着这个月她在卡姆登艺术中心 的个展还在时,你可以去看一眼解构绘画与建构雕塑是多么简单的一线之隔。像评委之一的菲利普·汉舍说的:“它就是让你穷开心。”但这是特纳奖的风格吗?如 果 [详细...]
    1. “沉思墨境”欣赏 作者:陈履生
    2.  卢沉、周思聪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继蒋兆和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最杰出的人物画画家。毫无疑问,由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在学习素描的基础上,解决了人物造型的基础问题,从而应合了这一时期成为主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通过创作而凸现其学术和社会的地位。由此来看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与美术创作的关系,正是通过像卢沉的《机车大夫》(1964年)以及周思聪的《山区新路》(1973年)这样的创作,表现出了教学上的成果和意义,也表现出了中国画在新时代发展中努力创新的时代特点。   1977年,当卢沉与周思聪合作的《清洁工人的怀念》面世的时候,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这是在历史的转折时期,是受“文革”影响的一代人企盼历史能够翻开一页,实现进入春天的愿景,而与之相应的艺 [详细...]
    1. 评《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 作者:程美信
    2.  《改造历史》无疑是20年来最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聚集了291位艺术家,大部分是知名当代艺术家。众所周知,“当代艺术”基于中国语境是个特殊概念,由于现代派艺术在中国长期处于非主体地位,包括西方古典写实艺术的传入,演变为一种体制艺术新传统,形成本土传统和外来传统的“合二为一”主流体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自由思潮中,一些艺术家以人文主义为精神内核、以现代派艺术为形式手段,掀起了一场先锋派美术运动。早在1989年初,中国美术馆曾举办过先锋派大型艺术展,后因一起枪击行为作品遭到查封,它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前身。随着“天(an)门事件”的发生,先锋派艺术成了官方打压、主流排斥的地下边缘文化,直到近年一些先锋派作品在海外屡爆“天价”,引发国内美术界与艺术市场的运 [详细...]
    1. 艺术狂欢节背后的汗水 作者:王维薇
    2.  一年一度的顶级艺术盛事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开幕在即,翻出一篇旧文,回望去年的光景,说说巨人究竟站在怎样的肩膀上。   2009年尽管时机衰退保守,但巴塞尔艺博会仍然开出长红,成交精采一如往昔,其利基就是对收藏家的长期经营,对参选画廊和作品的严格把关,还有赞助商的不离不弃。   不同于大部分艺博会靠画廊的参展费用来维持开销,巴塞尔艺博会最大的资金来源是瑞士银行(UBS)的赞助,瑞银自1994年开始赞助巴塞尔艺博会,今年迈入41岁的巴塞尔艺博会,有16年的岁月都是在瑞银的扶持下走过的。除了赞助艺博会本身外,瑞银还专门独家赞助巴塞尔艺博会的大型装置艺术项目“艺术无限(Art Unlimited)”,许多艺术大师精采的大型作品都是在这个项目中被实现的。 [详细...]
    1. 寸柄之壶展现璀灿紫砂文化
    2. 12月5日至21日,“怀收日月·紫玉春晖——宜兴紫砂壶古今真品展”在广东省东莞市莞城美术馆举行。展品中不仅有代表当代最高工艺水平的经典紫砂壶,也不乏出自明清巨匠之手的国宝级紫砂壶作品,据专家估算,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堂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等人带来的160余件紫砂壶珍品总价值约为6000万元。5件明代紫砂壶,30件清代紫砂壶,100余件近代、当代紫砂作品,这个精品荟萃的紫砂壶展给2008岁末暖冬中的东莞更添了一分热度。 罕见“虚扁壶”现身 据莞城美术馆刘萍介绍,明代著名陶艺大师时大彬的“虚扁壶”、清代著名陶艺大师黄玉麟的“树瘿壶”,以及清乾隆年间的御制描金虚扁壶、清乾嘉年间的 [详细...]
    1. 汤鸣皋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艺术展
    2. 汤鸣皋1946 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砂》编委。 我的启蒙老师毛龙汲先生是新中国建国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代陶瓷艺术家,后来在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又向潘春芳教授学习陶瓷美术,向林士岳、张祥水、阮雍崇等教授学习雕塑艺术,并得到陈大羽、李长白、吴山先生的教诲。 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30年代留法归来的艺术大师郑可、周轻鼎以及周国桢、傅维安等在宜兴美陶厂长期实习、创作,指导授课,外出写生,受益极多。 60 年代后期与顾景舟先生相识,常邀至家中秉烛长谈,多得教益。 无锡篆刻家、书法家、书法艺专校长 高石农 先生更是爱护有加,为我操刀刻印 20 多方,寄赠印稿数百方。 70 初,先后与上海书画大师唐 [详细...]
    1. 在破与建之间 --关于《往上往下》当代艺术展 作者: 杨卫
    2.  我很喜欢这个展览的名字,有一种不确定感,既可以从上至下,又可以由下而上。这种感觉在我看来正是一种艺术探索的最佳状态,就像身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次抬脚,都是对未知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延伸。 事实上,就艺术而言,从来就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式,之所以在某个阶段人们会形成某种共识,原因在于社会文化,而不在于艺术本身。就像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传统,营造出一个个内心田园,依托的正是乡村社会千年不变的文化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再看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工业化背景,就不难理解其花样翻新的原因了。因为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更新又势必会影响艺术的变革。   当然,变革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就要求变革者不仅仅具备有破的勇气,还需有一种建的思维。从《往 [详细...]
    1. “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座谈会纪要
    2.  高岭(艺术评论家):   这个展览在整体设计上下了工夫,体现了中西艺术的碰撞,我感觉更偏重法国艺术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这个展览的特点是:制作的成分、设计的成分比较突出,工艺也很好。谈一点不足:工艺性过强,艺术激情少了点,似乎都是可以消费的。 而现代艺术恰恰是反工业、反消费、反设计的。展览规模很大,从中可以看到中外对共同问题的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同样的题材和材料,在表达方式上、艺术语言上有差别。   舒可文(《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展览把中法艺术家放在一起对比,很有意思。当然有区别。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大多提供了实用功能,中国艺术家则往往不是。题目上也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家作品的题目多是形而上的,法国艺术家作品的题目多是形而下的,很具体,两者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当代艺术的 [详细...]
    1. 在上海看“印象派”画展之感想篇 作者: 欧南
    2.  上海近十几年来,共举办了两次规模比较大的“印象派”画展。一次好像是在80年代末,在现在的上海大剧院的前身上海体育馆,我因为囊中羞涩不曾去看。这次的规格比上一次的还要高,而且位置也改在了现在的大剧院边上,以前的上海图书馆。 本次画展集中了塞尚、德加、雷诺阿、莫奈、马奈、毕萨罗等人的51幅绘画真迹,据说价值达几十亿欧元,吓得我吐出来的舌头都感觉凉飕飕的,想想还是去看看吧!赶时髦也好,毕竟对西洋油画的感觉只是在书本上,很少能看到实物,好在票价不贵,20元,还能承受。   第一天开幕式的时候,据报上称很多人在半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去排队,精神实在可嘉。要知道南方的深秋很冷,尤其是在半夜更是冷得刺骨。而我不想凑这个热闹,反正画展要举办一个多月,早一天晚一天看都无所谓。我并不懂画,只是有些喜欢,看画展无非是娶媳妇 [详细...]
    1. 策展的空虚 作者: 杨卫
    2.  如果将文化热和商业化作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来划分,那么,商业化对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就是从国际市场逾入进来了“策划人”这么一个操盘上市的概念。正如“与国际接轨”作为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最为时髦的话语,逐渐取代替换掉了八十年代的所谓“启蒙”、“理性”等文化理念一样,随着这种现实环境的变化 和一系列悦耳动听的新概念、新名词的骤然涌现,大批的艺术批评家也都纷纷开始洗脑换筋,改变原先稳中求健的理论者角色,继而以策展人的身份取而代之,跃向了国际交往和市场经济的前台。   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的文化转型期,冲在最前方、也最能引起市场关注的,应该说,还是那些已经逐步获取了国际策展人身份的艺术批评家 [详细...]
    1. 评“里里外外-中国当代艺术展” 作者: 吴味
    2.  也许是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军团(尤其是蔡国强、徐冰、谷文达、黄永等)那过于明显的中国符号的“劳动竞赛”的成果——“中国牌”作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和批判(王南溟《中国符号的劳动竞赛:徐冰与谷文达》),今日的海外华裔当代艺术策展人大概再也没有徐冰等艺术家那样的坚决要打中国牌的勇气:“我是中国人,当然要打‘中国牌’。”(徐冰语)所以,今天 他们策划的展览开始主张不打“中国牌”。由法国著名华裔策展人费大为作总策划,在法国里昂当代美术馆举行的“里里外外·中国当代艺术展”(以下简称“里里外外”)就是如此。费大为在展览前言中说:“和其它在 [详细...]
    1. 一个强烈突显女性主义的艺术展 作者: 邹跃进
    2.   “‘间性、男左女右’当代艺术展”   90年代以来,受西方女权/女性主义思溯、学术研究、艺术创造的影响,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迅速崛起,以女性艺术家为主体的女性艺术展也以各种主 题,如《世纪·女性艺术展》、《意象与美学——台湾女性艺术展》(台北)、《半边天——中国女性艺术展》 (德国波恩) 、“本色:女画家的世界”第三回展”、“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与性别无 关”——沪宁青年女艺术家联展、“在场或缺席”——重庆女性观念艺术展”,“空 [详细...]
    1. 小记《“阁”当代艺术大展》 作者: 老鹰
    2.  7月2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附近一个废弃的养鸭场的三个大厂房里,举办了一个总题为“阁”的当代艺术大展,共有三十九位风格各异的艺术家约 数百余件作品参展。此地有良田百顷,鸭鹅戏水;风起,则得闻农家肥的气味;举目,则得见摩天大厦之 巍峨——好一似小儿时节所能想见之共产主义社会。 然而,暑热之中,身着各色衣裳之男女近千人于屋顶 薄且四窗紧闭且无空调、电扇之展厅济济一堂,又不免热汗淋漓而叫苦不迭而知共产主义尚未实现矣! 此虽比不得在大酒店里喝咖啡来得惬意,却少有人提早离场,反倒时见某人在某件作品前长久驻步若 达摩面壁、若迦叶见世尊拈花示众而破颜微笑;或有三五子指点某作而歧见骤起,则各抒己见、互不相让,面红耳赤几欲拳脚相加,忽又经其中一人提醒以平等交流思想之现代文明原则,即刻又欢笑声中和好如初&hel [详细...]
    1. 李向明艺术展:“土语”在“后现代”中穿行 作者: 王铁红
    2.  2005年6月14日“土语·李向明艺术展”如期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颇受圈内圈外人士的关注,反响热烈。向明的抽象绘画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素 形式(为什么说语素?是因为他的绘画语言中仍然浸润着诸多的油画语言因素。 首先他的作品是油画或曰 综合材料,而不是用西式材料和技法制造的中国传统绘画),通过对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比较的 深思熟虑,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符号及语境,来对本土文化负面因素提出深刻而充满哲思的质疑,这才是向 明抽象绘画背后提供给我们的实质性的东西。如果漠视这些内在的东西,仅仅看到他运用了西方抽象绘画 的语言形式(当然包括技巧)表现了本土的精神内核或曰他在西方抽象绘画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语言形式 营造了一片符合中国传统大美的境界,其实都不太符合向明的审美理想和艺术个性的发展轨迹。 [详细...]
    1. 紫砂铸就精彩 艺术照亮人生-《徐汉棠紫砂艺术》首发式暨“徐门壶展”在宜举行
    2. 今年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从事紫砂艺术60年。6月18日,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和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徐汉棠紫砂艺术》首发式暨宜兴紫砂徐门壶艺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王亚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马达,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潘惠忠少将,宜兴市领导邵亚群、许伟英、徐南江、何晓进、钮颂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汪寅仙、吕尧臣、谭泉海、李昌鸿、鲍志强等紫砂界人士,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前来的嘉宾,徐汉棠大师的亲朋好友、徒弟、学生,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新闻界的朋友共500余人到场祝贺。 开幕仪式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主持。 徐汉棠大师已经76岁高龄。他16岁开始学做紫砂陶器,2 [详细...]
    1. 弘扬与传承---祝首届宜兴陶艺装饰 展评美满成功
    2. 到目前为止,宜兴的陶瓷在丁蜀地区 还是个相当宏大的产业,宽大世世代代以陶营生的陶工不会去考虑 GDP多少,财政收入的增长 ,只知道还要生存,也力图奔小康、大康。相对这一群体来说,陶瓷,依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头。在这里也可叫作富民工程,不管体制机制如何变更,他们仍在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对陶瓷情有独钟,他们在继承传统,终不离根,锐意创新,但又不胡来,始终还维持着宜兴陶瓷的特征传统。由于陶艺装饰 展评运动局限于装饰 ,不会像新人新作哪样领域 宽广,尽管这样,还是有178件(套)作品参加 了展评,而且涵盖了紫砂、均陶、青瓷、美彩陶、精陶等传统产品,从质量和装饰 水准来看,也相当不错。因此无论是参评作品的数量和程度,都已远远越过我们原本的想象,真要感谢 踊跃参赛的陶艺工作者,你们对陶艺装饰 的创作豪情,也进一步唤起了我们该当好好为大家服务的热心。 [详细...]
    1. 承扬有致,可喜可忧——观《首届宜兴陶艺装饰 展》
    2. 《首届宜兴陶艺装饰 展》虽是单项展,但实际参展作品数量越过了预期,其装饰 伎俩、特性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一眼看去颇有些令人欣喜的亮点,一些作品的材料 、情势、伎俩及感到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着不同程度 的变更。但细看之后又感觉有些东西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展品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获一等奖的“特艺釉杯、盘、瓶”系列釉饰产品。器形端庄,施釉饰浆考究,色泽冷静朴素 ,除了一支瓶差些,其它杯、盘、壶都不错。其制作 历程、装饰 伎俩、器皿造型、作品气味皆不同于彩釉、均釉等人们俗称的“五朵金花”中原有的釉类产品。虽然在国外或国内其它产区已有相类似 的产品,但是能引进来也很好。我觉得:它对宜兴原有的陶瓷情势来说是个新类型,非常有积极意义,既丰厚了产品门类,又同现代世界崇尚陶艺的普通情势相共通,很有发展余地。但我又感 [详细...]
    1. 鲁虹:成都双年展的“叙事中国”主题非常好
    2.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我觉得成都双年展所定的主题“叙事中国”非常好。“叙事”一词在文学评论中运用得比较多,特指运用书面文字来叙述事情。由于过去的古典主义绘画与现实主义绘画往往借助宗教性、民俗性、政治性或文学性的文本来安排画面中的图像与场景,所以在相关的绘画评论中,也常常会借用这一概念。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冲击文革中“内容决定形式”的创作模式,有些中国的前卫艺术家大胆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思想武器,受其影响,他们更为强调的是追求绘画本体,并努力将所谓宗教性、民俗性、政治性或文学性的内容逐出画外;而另一些前卫艺术家则热衷于追求哲理化的表达。这就使得“叙事”性的绘画手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大时兴。非常有意思的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从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 [详细...]
    1. 弘扬壮美传统 讲述"当代画史"——"一统江山"系列展览述评
    2. 因为市场因素的干扰,艺术又长久地被作为一种“专”业,使得对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评判显得异常艰难,这是当代美术展览活动出现矛盾的根源。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南京养墨堂在近两三年的时间中,作为一家非官方的个体艺术机构,有计划地推出了一系列相对具有学术考量和长远眼光的中国画展览活动,如“数风流人物”系列展览、“一统江山——中国山水画邀请展”等逐渐引人注目。这一系列活动的核心,是提出了“以画说画”的、具有专业底气的口号。由于具有专业方面的鲜明态度和规划,因此具有鲜明的看点。   “数风流人物”、“一统江山”等活动,都提出了一个宏大的题目。“宏大壮美”在中国画美学上,是 [详细...]
    1. 当代艺术的"社群"意识 浅谈798双年展主题展
    2. 8月15日下午,798双年展如期开幕,实在不易,因为从去年就听圈内一些人在议论其如何困难。朱其从去年撰文批评艺术市场的“天价做局”现象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不管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艺术圈确实经历了一些波折。对于当代艺术走向,很多人都想给出一个答案,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立策展人和“70后”艺术的积极推动者,朱其给出了一个当代艺术的出路,就是这次798双年展的主题“社群”。他在文章中指出,当代艺术的出路,既不是过度使用政治,也不是回到艺术的自足性,而是参与中国的社会自主性进程,并成为其一部分。单独从这句话来说,我个人觉得是有道理的,但是朱其在谈到当代艺术正在出现一种“社群”意识、“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和戏剧性变迁正给当代艺术的重新定义带来启示&rdqu [详细...]
    1. 彭锋:中国新抽象
    2. 今天举办一个如此盛大的中国抽象艺术大展,缘于怎样的契机?由国际策展人主持策划,蕴含怎样的考虑?15位艺术家的近70件作品透露怎样的趋势?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作品与此前的抽象艺术有何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们针对的是怎样的社会问题?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启迪?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从总体上来思考当前中国的抽象艺术。我将当前中国的抽象艺术运动称之为新抽象。它之所以是新的,原因在于它既消解了20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和北美的抽象艺术的形而上的假定,也消解了20世纪后20年中国抽象艺术中的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了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向纯粹艺术逼近。 丹托(ArthurDanto)认为,艺术的历史是艺术自我认识的历史,即艺术最终认识到自己是艺术。当艺术最终认识到自己是艺术之后,艺术就 [详细...]
    1. 对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作品评选的感想
    2. 2007年夏初,我去南方参加会议,有机会观看了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壁画群。去年又看到内蒙古《一代天骄》壁画创作情况的介绍,以及奥运会国家体育馆石雕壁画《中华体育五千年》,北京地铁10号线壁画《血肉长城》等零星的报道。但,我依然感到,近年来壁画创作界的冷静、沉闷。今年8月中旬,当我作为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的复评委认真观看了从千余幅送件初选入围的190件作品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富足感。这种感受尤其来自于巨幅宏观叙述的佳作。本届壁画展览入选的作品无论是历史叙述的宏大角度,还是个人的经验记忆,都有认真耐心之作,质量相对整齐,是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以来的5年中,壁画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宏观叙述 大气感人   近几年,壁画界提倡画大画,因此,本届壁画展览送来了多件大幅作品。有的入选作品搬不进展厅,便 [详细...]
    1. 一个展览给我们的启示——评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
    2. 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以青藏高原为创作背景的美术作品专题展——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近日在北京闪亮登场。主办方没有流于当前流行的展览模式,而是力求在策展思路和展览内容上有所突破,做了三点有开创性的尝试。   这是一个史料翔实的研究展。通常意义上的美术展览,大多以展示作品为主,顶多在展厅中放些艺术家访谈和相关背景资料作为补充,而本次展览却将关注点放在呈现创作过程上。从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到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从吴作人的早期高原写生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主办方将董希文三次入藏的路线图、李焕民经典作品的创作草图、徐匡的木版画原版作品以及叶浅予的珍贵速写一并展出,这些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大大加重了本次展览的文献含量。   这是一个“有问题”的学术展。本次展 [详细...]
    1. 吴永强:挠不着的都市之痒
    2. ——写在余极的影像展览《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之前        这组总标题名为《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Acnestis)的影像作品是艺术家余极的新近创作。它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有似于挠痒痒的经验。其感官性质可按照如下人所共知的回味来分享:尽管你努力完成挠痒痒的一整套动作,经过几个回合,你的脖子已经发酸、膀子已经发痛、心已经发怵,只差破口大骂了,可是,你后背上的那点痒痒仍然独自欢快,你看不见,够不着,也忘不掉。这组作品由五个非连续转换的影像单元组成,没有贯穿首尾的情节,但不断演绎了人这种动物在现代都市氛围中挠痒痒的内在经验。   五个单元的系列作品以一个多小时的时值承载容量,环境有室内室外,影调有明有暗,可是,以一个小伙子为主的角色地位却始终不变。为此,传统影像的蒙太奇手段在这 [详细...]
    1.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谈十一届全国美展
    2.   多样开放 新人辈出   “十一届美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美展,在创作质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本届获奖作品所展示的568件作品,堪称百花齐放,争芳斗艳。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和观赏性,从多个角度表达出艺术家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特别是年轻的作者们,勇于拓展创新,展现出过人的艺术潜能和艺术个性。”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欣喜地说道。   2009年12月25日,中国美术馆开放了所有展厅展出了十一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开幕式人潮汹涌,观众踊跃。刘大为说,十一届全国美展有几个特色,首先“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美术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美术展览,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详细...]

展览活动
大观——董浩绘画新作展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2号
 
 董浩
人间茶事·王来文隶书茶事雅集
泉州市晋江市大井口3号
伴山——山东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济南市市中区二环东路11117号
墨韵蝉鸣——王德成国画扇面展
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62号9号楼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1.207(s)   10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