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06:13:57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高云 | 笔墨承古意,逸品立新境
    2.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艺术作品常被分为“能品”、“神品”、“逸品”三等。能品精于技巧,神品得之气象,而逸品则超然物外,独得天地清音。纵观高云先生的艺术创作,其作品已然臻至“逸品”之境,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无穷。 高云的艺术根基深厚而广博,他巧妙地吸收了北齐雕塑的造型气度、曹仲达“曹衣出水”的笔墨精髓,更融汇了明清绘画的文人意趣。这种对传统的深入研习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建立在对中国绘画文脉深刻理解之上的创造性转化。他的艺术视野开阔,取法多元,使得他的作品在源头上就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年的连环画创作经历,为高云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细...]
    1. 房建平 | 以油彩筑真趣,探油画中国路
    2. 《铁山精神——新时代矿山人》 拜读房建平先生的油画创作,是一次美的旅行,令人生出许多联想。为了留住时间,世界便产生了美术。因文化水土不同,中外艺术便同根而异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油画是产生于西方水土的艺术形式。它以西方文化为根基,以存真为旨归,无论叙事或物象,都力求逼真,以分毫毕现者为上。而中国艺术除了求真,还有情趣和意味的蕴含。倾诉与表达是人类的天性,写意性导致中国绘画追求情味和意趣的文化走向,东西方绘画从此便分道扬镳。 近现代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发展趋势 [详细...]
    1. 何加林:他是一位真君子,待人真诚,敢言敢为
    2. 《太行真秋,气贯宇宙》300x140cm 纸本设色 2010年 我跟刘万鸣既是老朋友,又是同道中人,对他的艺术创作、学术理念和理论思想都比较了解。近20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他,通过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脉络,我发现刘万鸣是一位有深度思考和深谙传统学理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不仅看到了他沉寂而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而精湛的笔墨功底,更看到了他洞察敏锐的别样视角和与古为新的创造精神。 就中国画花鸟画科而言,当代花鸟画家不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躲不过以秉承传统或直面写生来进行创作,学传统的以表现笔墨功夫为能事,多以继承某家某派为荣;重写生的,则以刻画状物为 [详细...]
    1. 2026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马”发布
    2. 11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6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马”。 “吉祥马”以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为设计灵感,借鉴唐代五花马的鬃毛装饰手法,主色采用中国红,辅以祥云纹、如意纹等经典传统纹样,体现中国春节温暖、喜庆的氛围。 “吉祥马”形象由中央美术学院“欢乐春节”吉祥物设计团队设计。中国旅游集团负责该吉祥物的市场开发工作,将陆续推出毛绒玩具、盲盒、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以及春联、红包、灯笼等节日用品。“吉祥马”形象及相关文创产品将在2026年“欢乐春节”活动中广泛应用,为世界各地的春节庆祝活动注入新亮点。 [详细...]
    1. 3.3万人在家体验“修复”文物——“烂泥”捏出文物保护新故事
    2. “一张造”团队成员开展古代壁画科普直播 朱 萌 摄 谁说“烂泥”扶不上墙? 在山西太原,有这么几个年轻人,他们组团从承载壁画艺术的一块块泥坯子入手,孜孜矻矻,用“烂泥”捏出了文物保护利用新故事。 “鼓捣点儿年轻人喜欢的东西” 我国壁画艺术源远流长,特别是山西壁画,留存数量大、题材丰富、时代序列完整。满天神佛、帝王将相、秋雨赶考、节庆市集……山西社会发展的脉络及历史几乎都在壁画上有所体现,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小时候,我家旁边住着一位守庙人,我经常去那座他守了半辈子的庙里玩 [详细...]
    1. 台胞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家书家藏
    2. 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李正圻一行36人近日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台湾少数民族手工钱包、勋章等19件家书家藏。 此批捐赠家藏包括台胞林初美捐赠的一枚“传家宝”玉镯。“这枚玉镯随曾祖母从大陆到台湾,后来送给在台湾出生的祖母,是我们家传承四代、联结两岸的‘情感信物’。今天把它捐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我们一家认为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里是曾祖母的祖籍地。”林初美说。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王舜志介绍:“此次捐赠既有祖辈跨越海峡的老照片,也有承载着民俗记忆的老物件,还有记录两岸往来的纪念物品。这些物品饱含深情,不仅丰富了博物馆馆藏,更成为连接两岸情感的鲜活纽带。”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泉州,是以反映祖国大陆与台湾历史关系为专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始终致力于两岸交流、沟通与合 [详细...]
    1. 吕方鼎:西周青铜器研究的关键坐标
    2.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㉛】   鼎是祭祀用的一种礼器,是商周时期出土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青铜器。旅顺博物馆珍藏的吕方鼎,记录了30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   吕方鼎的形制为四足方鼎,鼎口矗立着一对立耳,腹壁四角装饰着突起的扉棱。器身之上,纹饰错落有致,上部是精美的凤鸟纹,中间是由云雷纹组合而成的几何纹,下部还环绕着三排乳丁纹。四足之上,是威严庄重的浮雕兽面。   鼎内有43字铭文:“唯五月既死霸,辰在壬戌,王(见图1)于大室。吕延于大室,王赐吕秬三卣、贝卅朋。对扬王休,用作宝(见图2),子子孙孙永用。”这段文字重 [详细...]

展览活动
诗意南方——韦俊平的山水日记
 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4号
 
 韦俊平
金亚楠:一次投掷,及随时而来的迷雾
南京市建邺区兴隆大街50号5栋101
郭发展:窗边话
北京市朝阳区798·751园区798东街D09
复眼 — 材料、图像与经验的融合
合肥市蜀山区大象哆艺术街区绿洲东路壹处三楼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