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21:14:09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流派 >>
碎片区块
    1. 别处风景 — 邓建勇
    2. 邓建勇1977年出生于江西省黎川县,从小喜欢绘画,学得油画和雕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油 画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武夷山脉长大的我对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创作很多农村的提出。2006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充实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被新加坡,台湾,香港海内外人士收藏,参展多次获奖。2008年参加北京国际年轻艺术展,2009年参加第十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2013年5月份参加第三届广州艺术品交易博览会,2013年12月份参加第十八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画家邓建勇用色彩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田园,一个温暖人心的家园。 是什么最让人引以为豪,是什么最让人魂牵梦绕?是家乡,是家人。是生活的酸甜苦辣,触动了画家思绪,是家乡的山水草木,激发了灵感。 [详细...]
    1. 真实才能致广大—— 胡恒生先生的中国画艺术情愫
    2.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一句话,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目标境界。 恒生先生的艺术人生正在诠释着这一含义,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 敦厚,恒生先生 [详细...]
    1. 袁吉强:集众家艺术之长于一身
    2. 宋人说:“善书必能善画”,中国画讲究以书入画,一笔一墨皆很考验艺术家的书法功力,因此有书法基础的艺术家其绘画作品一般更具有性形式美! 袁吉强 ,男、汉族,1964年出生,山东省汶上县人,字自胜,号雪松,自称:愚鲁。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协会会员、中国北方画院理事、中国龙根绿生态环保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文学艺术研究学会特聘副主席、著名实力派书画篆刻家。 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绘画篆刻,初学颜柳,上追至钟鼎金文,下至清朝,遍临古人著名碑帖,日日临池不辍,勤于钻研 [详细...]
    1. 实验田与口粮地 邵戈的传统与现代“比翼齐飞”
    2.  “宣纸就是中国的土地。”中国新水墨画院院长邵戈的这句话似乎轻描淡写,却又在不经意间点明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立足之基。   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画家被一些艺术评论家推为当代中国画坛最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中青年画家之一。著名美术评论家范迪安曾经说邵戈是现代水墨蓬勃思潮的推动者。“在整个现代水墨还较多地处于表现性绘画的时候,邵戈的这个系列(城市垃圾)以观念性表现显出了与众不同之处”。“他画的内容本属于精神空间,造型无法可依。这就要求他在大量的实践中找到新的表现方式”。   这位倾心于实验水墨的画家对于城市垃圾系列作品的喜爱溢于言表:“这才是我自己!”城 [详细...]
    1. 李澎书法-太华山下追晋风
    2. 李鹏,自号华山李澎,1982年5月生于陕西华阴市。自幼受舅父影响,酷爱艺术,尤其喜爱书法。现为《中国墨宝》副主编,翰墨网艺术总监,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理事、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文化艺术产业促进会特聘书法家、西安曲江书苑副院长,陕西人大工作者书画研究会理事,陇西墨宝文化交流中心特聘书法家。 2003年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原秦皇岛煤校)装潢设计专业。系统学习素描,书法,国画,篆刻,油画等艺术专业,收获丰厚,学习期间受到书画专业老师的偏爱,使他的书画艺术水平和美术功底都有很大提高。08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广告学专业。学习期间坚持临习传统书法和名 [详细...]
    1. 浅说赵钲画羊-陈克年
    2. 画家赵钲属羊,更爱画羊。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我们的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方面都有与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是“祥瑞”的象征,古人年初在门上悬羊头,交往中送羊,以羊作聘礼,都是取其吉祥之意。如我们经常用到的文字中,就有“养”、“鲜”、“美”、“祥”等字,无不和羊有关,还有一些词语如“三羊开泰 ”、“吉羊如意 ”等,这些寓意吉祥的词语都表达了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和人们对羊的喜爱之情,不仅是百姓喜欢,文人墨客也以羊为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 [详细...]
    1. 生命、生活与艺术的交响——赏读王晓银先生人物画
    2. 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中西方绘画艺术功底,继承并创新唐宋人物画的线条、唐三彩和敦煌壁画的色彩,融会贯通地使用线、面造型和水彩画与传统水墨融合的彩墨笔法,以裕固族人和骆驼为题材,从蕴含着无穷创造力的大自然和丰富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美、捕捉美   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中西方绘画艺术功底,继承并创新唐宋人物画的线条、“唐三彩”和敦煌壁画的色彩,融会贯通地使用线、面造型和水彩画与传统水墨融合的彩墨笔法,以裕固族人和骆驼为题材,从蕴含着无穷创造力的大自然和丰富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美、捕捉美,从而寻求艺术的真谛,挥写出生命的蓬勃、强盛和生活的生动 [详细...]
    1. 董庆伟:用写实语言来演绎精致与唯美
    2. 伴随着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油画艺术也呈现出异常繁盛的发展趋势,油画题材的开拓,色彩的延伸以及独属于个人的情感积淀都呈现了不一样的感觉。而其中的写实语言的运用,则体现为一种细微变化的“素描”语言,其色彩的变化让位于素描层次的明暗变化和虚实变化。当然这种处理丝毫也不同于照片似的细致和周到,它潜在地沿着一条合理的视觉通道将观者的视觉指引,从而施展绘画节奏的魅力。 自然当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潜藏了艺术的生命,但自然的深层内涵却不是每一个人可以轻易去获取的,在一定的时候,自然的资源,以及感性的素材都会极大丰富你的语言系统。自然和朴实的感觉离不开光的 [详细...]
    1. 情溶道气金石中——记关东刀痴任志刚先生
    2. 在祖国传统艺术之林中,书画家可谓数不胜数,而能够成为诗书画印“四全”者却很是少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志刚便是其中的一位。著名书法家金意庵先生曾写诗赞曰:“任生多颖悟,四绝尽其能。篆刻为强项,充电持以恒。卅年浮水面,力作展江城。苦中寻至乐,心手两相融。”这一点,我们从最近报刊上的一条消息也可以得到印证。 “近日,吉林市著名书画篆刻家任志刚先生收到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据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官方网站公布:“吉林省吉林市任志刚先生于2009年 10 月至2010年10 月创作完成的篆刻作品《道德经》,所刊刻边款197面,边款刻字总计6535字,创世界上边款 [详细...]
    1. 画出蜀山嘉陵魂——记著名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
    2. 向中林出生的四川昭化北有秦岭,南有嘉陵,东有巴山,西有剑门,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那雄浑的大山,那奔腾的江水,那喷薄的日出,那如镜的皓月,这一切一切融进他的血液中,以至于十数年的军旅生活,几十年的北方城市生活,都没能抹去这段记忆,都未能转移走蜀山蜀水情结,于是他的画笔始终在这里挥洒,更在这里探索。 向中林是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敬仰先贤吴道子和李思训,这两位唐朝被列为“神品”的画家最早画巴山蜀水。《唐朝名画录》记载唐玄宗命李思训、吴道子绘嘉陵江山水于大同殿。李思训着色山水金碧辉煌,画工精 [详细...]
    1. 法取自然 画为心像——浅谈画风淳朴的张国栋先生
    2. 我和张先生是画友,最先接触的是张先生的作品,无意中走进了他作品的空间,突然被震撼了,然后就尽情的陶醉在他的画作世界里。其作品没有俗世中的艳丽,多了几分天然的野逸。就拿作品《自在芳草盛花中》来说吧 ,但看名字就知道画家文化底蕴幽深,名字起得诗情画意,耐人品味。这是一幅获国家大奖的作品,整体感观画面清新空间深远,站在画面前让人有身临大自然的感觉,让你分不清是人在画中还是画入自然。几只活泼可爱的水鸟好像从来就不知有个喧闹的世界,在世外水乡里尽情嬉戏!为画面添了几丝灵动。周围的花草看似杂乱但是棵棵都有来历,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水塘里鲜活的生长着,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也自信的悠然竟香着,记得古代诗 [详细...]
    1. 紫色的交响——画家萧丽的没骨花卉
    2. 数年前就见过萧丽的花卉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花卉作品似乎是由田野来到纸上,又由纸上又回到人间,而且是回到了人间的大都市,所以,她们少了几份村野,而多了一份富丽。尤其是她的紫色花卉,清新明丽,高贵优雅。我想,萧丽必定是在大都市里长大的画家。后来知道,她就在皇城根长大。 说道皇城根,就不能不提故宫,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一意为紫气东来(老子出关而紫气东至),一意思紫微星(北极星)禁地,也就是天子之地,总之都带一个“紫”字。紫色在中国传统中本来就是尊贵的颜色,她优雅高贵,魅力而神秘,天子之地贵为“紫禁城”,也就越发尊贵,还多了几份神秘感。近见萧丽的《序都市澄怀系 [详细...]
    1. 灵性 悟性 知性 感性 恒性——中国岩彩画家俞旅葵
    2.  用’灵性、悟性、知性、感性、恒性’来描述画家俞旅葵是再适合不过。她的灵气和悟性是江南女子所特有的,一说就懂,一点就通。她的知性得益于爱看书、写作。当感性与灵性、悟性和知性结合,便成就了一位内心丰富多彩,富于创造力的女画家。恒性则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从事丹青几十年,俞旅葵始终满怀热情、饱含激情地进行创作。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她的生活、她的人生感悟。她的每一幅岩彩画作品都会让人怦然心动、驻足停留、细细品味。 岩彩画是指以天然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绘制的作品,它包括架上绘画,也包括使用了矿物 [详细...]
    1. 玻璃上的舞蹈 ——姚伯齐泼彩山水作品赏读
    2.   在当今山水画的实践和探索上,姚伯齐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焦墨山水的创作上,他确立了自己崇高的学术地位,并得到了已故焦墨大师张仃的赞誉和首肯。而他创作的泼彩画,在时光的雕琢和锻铸中,也渐渐光芒吐露,形成与焦墨互映,轩轾难分的格局。   姚伯齐的泼彩山水,散发着清纯和童真的气息。在这个色彩变幻的世界里,每个人的赏读,可能都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认知。但我相信,只要“进入”就一定会是带着情感的,这份情感,不排除好奇以及直观的喜好,但“进入”了,即是认可,是对画家艺术成果的一种自觉的肯定。   我一直在读姚伯齐的山水作品,读他的焦墨,读他的 [详细...]
    1. 疏密浓淡写万山——记著名山水画家王连仲
    2. 在天津有八位志趣相投、艺道接近,但画风迥异追求亦不同的山水画家,他们以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力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繁荣文化活跃在津门画坛,人称天津山水八家,王连仲便位列其中。 王连仲自幼习画,先后拜孙其峰、刘止庸、赵松涛先生为师,手摹心追,主攻山水画,并得孙克纲、董寿平诸先生指教。名师的传授加上自身的勤奋善悟,艺术上得以融会贯通,他探索追求四十余年,尽得诸家神髓,画艺终臻大成,表现出独特的创意和鲜明的个性。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继承传统,汲取大师前贤的艺术营养,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和气质性情的艺术作品是 [详细...]
    1.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
    2. “名门大家”是当今书画业内对孙长康先生的敬评,“名门”不言而喻是赞予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及其子孙三代均为书画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及价值。“大家”则是孙长康先生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化古为我,笔墨顺乎时代,自成风范。他以传统东方哲学为画理,以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笔墨为艺术语言,成为他气势豪迈,意境深远的画风。他笔下的山川,蕴含着无限激情与生机,是他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和丰富的精神结合的产物。他有士者之风,于人于事豪爽淳朴,胸怀坦荡,与书于画,执著真诚,宁心静气。他视中国绘画思想文脉传承为毕生的责任,这也代表了当代文人画家的绘画精神。 意趣盎然潜移默化 [详细...]
    1. 文艺人才学领域的一部优秀著作——评曾耀农教授新作《现代文艺人才》
    2. 文艺人才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艺创作人才,同时又包括文艺教学人才、文艺研究人才、文艺翻译人才、文艺编辑人才和文艺管理人才。此书对语言艺术人才、表演艺术人才、造型艺术人才、综合艺术人才都有论述,适应性广,牵涉面宽。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教授曾耀农撰写的《现代文艺人才》,最近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便是文艺人才学领域的一部优秀著作。 创新文艺人才使用机制,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允许人才合理流动,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和分配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少 [详细...]
    1. 文艺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评曾耀农新著《文艺传播学》
    2.   文艺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手段,将文艺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简而言之,它是文艺家,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文艺信息的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艺传播在人类社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当今社会,审美意识深入大众心中,只有具有审美品格的产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艺传播作为人类的文化行为,同样要求具有审美品格分析这一必要因素。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曾耀农新著《文艺传播学》最近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探讨文艺与传播的关系。   如果就文艺研究文艺,即用文艺学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积累的经验成果,来研究文艺在当前的综合发展过程,已显得捉襟见肘 [详细...]
    1. 女中画杰钱紫奋
    2.   看题目,似乎有哗众取宠之意,其实这样来赞钱紫奋一点也不为过。在中国画圈内,画山水的男性比比皆是,而女性却凤毛麟角,何况画出名堂来的是少之又少,钱紫奋却在其列。她的画洒脱豪放,大气逼人;她的画能散能淡,散淡中见神韵;她的画能疏能密,疏密中又能见真情。就拿《山色无定姿》来说吧,画面上有似丹烟霞、夕阳孤峰、翠岭天外,云起雾浓,山水向背……看似很散,但“别离犹销魂”的主题始终没散。   纵观钱紫奋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为以傅抱石、陆俨少讲功力而推陈出新的传统画,二为受张大千、黄宾虹等人影响的泼彩墨画,三是与朱屺瞻类同的融合西法的泼墨泼彩加线条的极具个性的线墨画 [详细...]
    1. 中国画创作的思考
    2.   进行中国画创作多年,往往面临继承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传统是必须继承的,否则就不是中国画,创新也是必须进行的,否则没有时代气息。有人告诉我“中国画传统是一个掏之不尽的大宝库,能驭之已不易,不必再考虑创新了”。当时我的脑子里就在想“时代”?难道中国画领域里没有“时代”概念?“宝库”只取不存,“宝”从何而来?继承和创新是每个画家的必要任务,至于如何实施,确实是一件不易之事。   我认为无论继承还是创新,首先要到生活中去,传统的中国画与传统戏剧一样,有自己的一套程式,但这个程式是几千年来先辈画家从生活中积累和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它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又有高度的艺术品味。比如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是表现不同山石的技法,形成了一系列程式的“套路”,初看似乎是有些刻板,然而当我历游祖国天南地北各大名山峻岭后,竟见到大自然中如此多的山石纹 [详细...]
    1. 画出感觉 灵气怡人——钱紫奋山水画试析
    2.   当代中国画坛,颇具实力的女画家为数不少,差不多每个画种都有敢于与男性试比高的巾帼,只有国画中占主导地位、学者甚众的山水画例外,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因此,当我知道钱紫奋是一个画山水的女画家时,不免有些1惊讶,待看过她的作品之后,心里一阵涌动;她的作品表明,她确实闯进了山水王国,仅这一点就令人肃然起敬。   钱紫奋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长期从事美术教师培训工作,画山水并加以研究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并非是靠画“求名求利”的“专业画家”。大凡“专业画家”都有“艺术使命感”——为自己在画界争夺一席之地,在社会树立自以为高的大画 [详细...]
    1. 史介鸿:从张海军书法中看到民间真性情
    2. 他整篇草书更是可赞,疏密得宜,笔行流畅,豪润典雅,大有“风起云涌龙蛇争路;山立川驶动静相宜”之势,同时继续着董益民、李丰、聂先辉等先生严谨大气的血脉。   也许这也是习惯吧,头一眼见到张海军先生的书法,是在照片上,即使如此,我也感觉到了书写者在书写时的状态。这其实不难,因为中国书法本来就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这些内心情感,甚至于师从何处都能在翰墨的运用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武术里一样,毫无玄虚。   当代书家白蕉先生有一句话:“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 [详细...]
    1. 依傍大河看山川——郝东红
    2. 行中人常说这样的话:秦豫接壤的两个省,论书法秦不如豫,说国画豫不如秦。此说因何立论,又因何能够流传开来,没细究过,但我想总是有它一定的道理吧? 知道长安县出书画家,和长安县比邻的户县出农民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但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且还在全国书画市场流传,有的还被国家重要的博物馆收藏了! 确不知地处八百里秦川的“东府”渭南,近年来异军突起,闪出一彪丹青奇才,绘画高手。 郝东红,便是其中的一位。 [详细...]
    1. 鎏金时代:王清州的思与变
    2. 王清州最新系列的作品,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艺术家的善变。这是一系列鎏金披彩的雕塑。金属色所创造的光华灿烂,让我们很难在表象上,将其与之前的各个阶段的作品建立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又确然存在,它就隐匿在这一表象之下。 王清州初以书法、篆刻入行,后学水墨、重彩。有那么几年,他是传统坚定的实践者,笔耕墨耘,毫无倦怠。就在他能够自由地游走于各种传统表现形式之间,并获得相当认可的时候,他不再满足。强烈的求变之心促使他进行了第一次彻底地自我变革。在这次自我变革中,我们看到了印象派般的绚丽色彩和野兽派般狂放笔触。比起建构物象,王清州更愿意用这些洒脱的 [详细...]
    1. 画家王清州:自然返魅
    2. 王清州在持续探讨大写意彩墨之同时,尝试创作三维空间艺术,包括彩色雕塑以及装置系列实验,表明其在艺术观念和形式表现上都具有开放、创新的底气与见地。 他近期的一系列彩色雕塑为寻常的自然事物赋予一种旨趣,一种意味,往往通过随形设色,连续性变化、试错,直到浑然而有机。色彩在树根、树枝、巨大的鹅卵石以及带有纹理的蛮石上出现了奇妙的变异,使平凡的自然物获得了唯一性、自主性或独立性。 这个系列作品虽然以“鎏金”为主观色调,并大量使用原色,间或个别石雕使用了青绿山水色彩,但每种色彩都有了强度,为了各自的在场性而相互竞争,从而得以平衡。无疑,其大写意彩墨 [详细...]
    1. 审视与遥想——欧阳子白的中国画
    2.  今天,艺术史逻辑已经有效整合了20世纪所有激烈论辩中的各种不同看法和主张,一个由笔墨派、学院派和实验水墨三方构成的水墨画发展的多元化艺术格局已经形成。其实这是一个相对令人欣喜的艺术格局,一个具有向现代方向不断推进的内驱力量的现代水墨系统。但事实上,它们之间也在日益模糊化,所谓的跨界。其实欧阳子白就是这样在跨界中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位卓有建树的画家。 欧阳子白的现代笔墨取向联系传统文脉,输送文化资源;其中他又从学院派水墨广泛融汇中西古今,(这是传统水墨精神最主要的当下文化载体);进而他用实验性水墨看似传统水墨的异己力量,实质上仍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而且通过它们 [详细...]
    1. 当水墨遇见设计—庄玉君大写意水墨艺术之我见
    2. 来自深圳的庄玉君先生是中国著名设计家、书画家,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他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终身资深会员、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资深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庄玉君标徽设计暨书画篆刻展》标志着他成为一位成功的设计师。 2014年仲夏,我在京郊一座安静的小院中见到了艺术家庄玉君。此君仙风道骨,颇有几分隐居修道的气质,然而,他身边的墙上和案台上铺满的巨大尺幅的水墨和书法作品却表明:他是一位痴迷于绘画创作的艺术家,在那个不大的画室中,手持小孩手腕粗的大笔在宣纸上肆意挥毫,以痛快淋漓的水墨勾勒两米见方的巨大人物肖像,转眼间,一个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跃然纸上,富有张力和视觉震撼力的形象牢牢地吸引了我的眼球!他作画时狂狷的气魄和如火山般迸发的创作热情无一不流露出他对艺术的痴狂,然而,我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豪 [详细...]
    1. 走进杨佴旻的水墨新世界
    2.   第一次见到杨老师,已经是五年前了,他开车跟着导航转了好大一个圈,才到了名佳花园陶老师家。言谈间杨老师声音很轻,温文尔雅。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刚创办网站的事,因我提起《文艺研究》,他说希望他的网站能像互联网中的《文艺研究》一样,带着单纯的学术性,少些炒作和宣传,多些实在而有深度的研究和评论。提及这些,他总是音调温和,却带着淡淡的坚定。 过了这么多年,我再次打开那个网站,果然像他所说得那样,没有炒作和虚张声势,有的是更多元化的文艺信息、对当下艺术的切实关注和不乏深度的理论与评论文字。而对他画的印象,脑子存留的似乎只是一个朦胧的情境:一束在窗边的花,静谧矗立,整个景象不温不火,充满诗意。再次翻开他的画册,除了语言更加凝练纯熟之外,画面还是保留着那缕气息,色调和谐,充满诗意和思考。画如其人似乎因太经常使用而变成一个平庸的赞叹,可是用在杨先生的身上仍 [详细...]
    1. 王学胜——壶画连篇,时代的呼唤
    2. 中国近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说过:“艺术品不一定是实用品,但是,实用品宜艺术化,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再现”。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载体,早已超越了品茶、斗茶、赋诗即兴的文人雅士之风。从生活的实用品上升到了艺术品,这也就是顾先生所说的“实用品宜艺术化”。 艺术化的紫砂壶,不但是出身上的讲究和造型上的创新别致,更重要的是,它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紫砂壶上的相得益彰。正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体现,让紫砂壶有了灵性、有了艺术价值、有了得天独厚的收藏价值。 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先生的经典作品,曾经 [详细...]
    1. 北漂画家李友好--重彩山水里的花样年华
    2. 李友好,1955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等。1995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醉心于西部山水画创作;2002年开始为梦想北漂,为书画痴狂。十几年来小有成就,现任职于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穿梭京徐两城。 一、为了梦想,走进中央美术学院 1955 年出生的李友好,从小便显露出对书画的天赋与兴趣。在徐州上小学时,老师看到他的作业,眼前一亮,夸赞说,“这是刻钢版的字呀。”如此,教室里的黑版报便常常被他承包。 1972年,友好中学毕业,因为书画方 [详细...]

展览活动
凹凸——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群展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安丘市昆仑大街9号
闫家成:平凡简史
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
秃力城:旧白天鹅号旅客——黄河山个展
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