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器的名词解释
-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装饰较少,反映出远古先民纯朴的审美意识。
夏代(21世纪B.C━━16世纪B.C)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商代(16世纪B.C━━11世纪B.C)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
[详细...]
- 青铜病、粉状锈与有害锈浅议
-
在文物考古界和文物保护领域"青铜病"是一个大家都十分熟识的概念。但是,"青铜病"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另外"青铜病"和青铜器上有害锈蚀氯化亚铜、碱式氯化铜等的关系, 以及明明是一种腐蚀却称之为"病"等问题尚需要追踪求源, 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需要弄清楚"青铜病"这个词的来源。"青铜病"这个词是个舶来品。早在十九世纪末, 人们就注意到了这种能够迅速发展并能蔓延到相邻的器物上的锈蚀,其最终能导致整个器物的酥粉、毁溃。 最早描述这种现象的恐怕是意大利语词中的"rogna" 和 "caries", 其意为器物上的疤蚀和细菌对骨或牙腐蚀的一个医学名, 当时人
[详细...]
- 我国青铜器的种类
-
我国青铜器发源于黄河流域,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青铜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独具特色,尤其是商周青铜器,以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我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重要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商周和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历代青铜器只有少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是地下发掘出土的。
我国的青铜器最早是以红铜或黄铜锻打的,稍后,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镜。夏代青铜器种类尚少,器型小而单薄,纹饰亦较为少见。商代的青铜器已很发达。到了东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王室衰微,诸侯崛起,青铜器的铸造不再是王室的“专利”,各诸侯国竞相铸器,相继出现铸造、打制、铸接、焊接、鎏金、嵌金银等青铜器工艺。
每个时代的青铜器器形、铭文和纹饰特征不同。按年代可以分为夏代、商代早中期、殷墟时期、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
[详细...]
- 青铜器断代和分期
-
断代,是根据真器的器形、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的特点,来研究其所属的时期或时代。青铜器断代是指时代,并非指某个朝代。因为商、周都是有数百年世系延续的王朝,用这样长的时间段来表示青铜器的年代,显然是过于长了。从实际做法来看,青铜器断代,只是界定一件青铜器制作时间的范围。由于时间范围度有长短不同,所以有“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绝对年代,是指青铜器的铸造年代,或者是非常接近青铜器的铸造年代。绝对年代的确定,有的是因青铜器上有纪年铭文,有的是因出土的同时发现了有明确年代的其他陪葬物。如商代妇好墓青铜器就是绝对年代。大多数缺乏相关资料的青铜器都采用相对年代,时间范围比较大,是说某件青铜器具有某个时期青铜器的共同特征。用这种方法进行断代,其实只是将青铜器分期,并非是严格意义上
[详细...]
- 青铜器鸟纹的时代特点
-
商代早、中期青铜器已有变形鸟纹,一般放在次要的位置上作为辅助纹。变形鸟纹中出现最多的是凤鸟纹。此时还有几种有神话背景的吉祥鸟,如鹰、鸷、鹊、枭等。从构成上看,鸟纹是用具有不同特征的鸟头、鸟身、鸟尾来表现特定的鸟纹。具体来说,绝大部分的鸟喙是闭合的弯钩形,和鸷鸟的喙相似;个别的鸟喙也有张开的,见于西周早期的式样。鸟头上都有角或毛角,角形大致有弯角、肉角和尖角。鸟纹的体躯大多只是一个禽鸟的躯体,没有羽翅,有时因图案结构的需要,还采用长条卷尾的形状,形成了鸟首龙体的特点。鸟的尾部变化有长尾、垂尾和分尾三式。长尾式鸟纹其尾长是躯体的三倍,尾端又有上卷和下卷之别。垂尾式鸟纹主是特征是尾部较宽又作下垂状,是风纹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分尾式鸟纹主是特征是尾部与体躯分离(构图需要),其尾端也有上卷和下卷之别。根据以上分析,鸟纹有如下几种凤鸟绕凤是上古神话中的吉祥鸟,羽
[详细...]
- 品评西周早期青铜提梁卣
-
卣,古代盛酒器和礼器,专用于祭祀时盛放美酒,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去年在日本古董商人手中购得原收藏展览于日本奈良市唐招提寺宁乐博物馆的西周早期的提梁卣,看木盒子里面的记载是辛未年秋(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流入日本的。该器通盖高八寸一分,竖颈,垂腹,圈足,盖纽做菌状,提梁两端兽首有角。颈下饰有饕餮纹,盖顶和圈足饰有夔龙。包浆自然,青绿朱斑显示出它出自南方坑口。日本人早年为之度身定制了精美紫檀座子,以显示出它的尊贵。
看青铜器,有几个小经验可以参考:1.上三代的青铜器使用陶范浇铸,一器一范,手工制作,所以不可能每个范都一样的。同时,因为是陶范制作,就必然存在合范时留下范线的痕迹,有些大器是有几个外范拼成的,留下的范线会更多,这些范线往往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隋唐以后铜器均采用失蜡法的工艺制作,就不会有范线了。2.对生坑的青铜器一定
[详细...]
- “黑漆古”青铜犀牛望月 青铜器精品
-
鄙舍古玩杂项的红木玻璃橱里,收藏了一件宋辽时期北方民族铸造的青铜犀牛望月,它是以动物为母题纹饰雕塑的典型器,具有鲜明的草原地域特征和艺术个性。
此件宋辽青铜犀牛望月乃“黑漆古”,长12厘米,高7厘米,壁厚0.1厘米。器形虽小,然小而巧,巧而美也。但见“犀牛”呈跪坐状,四脚弯曲伏地,前左脚略微提起,显得生动有趣。尾巴向右扬扫,自然而洒脱。“犀牛”头部转向右后上方,作望月状,两眼炯炯有神,形态栩栩如生。
青铜犀牛望月原本背上有一个半月形铜架子,作搁镜之用。由于年代久远,此铜架已自然损坏跌落,故镜亦不复存生。尽管如此,不失器物含义和整体美观。“犀牛”铜架铆钉在内壁有“乳钉”状可见,然身背上之残迹,早被厚实
[详细...]
- 集邮基本知识:邮票保存十忌
-
一忌曝晒:邮票要保持长期艳丽如新,不能在太阳下曝晒。强烈的阳光辐射能使邮票褪色变旧。有些集邮者,将邮票置于镜框或写字台玻璃下,实不可龋
二忌受潮:邮票受潮容易生斑霉变,邮票邮册要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每年梅雨季节过后应该让邮票册吹吹风。
三忌手摸:整理邮票、制作展品都要养成用镊子夹票的习惯。用手摸过的邮票,尤其是刷金、银色的邮票,容易留下指纹,影响邮票的美观。大张邮票分撕时,应该先洗手,后撕票。
四忌污染:放置邮票应离厨房较远,防止油烟污染,被墨水、印泥、尘迹污染过的邮票不要和干净邮票混杂在一起。含有胶水、浆糊的信销票应及时清洗,翻阅、观赏邮票不要吸烟和说话。
五忌酸碱:酸碱物质能使邮票变质,所以邮票不能和酸碱物质放置在一起,更不能用酸碱物质清洗邮票。
[详细...]
- 怎样识别各类邮票
-
A.假 票 类 别
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各国查获的假票案例中,假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伪造票,一般指对某种珍贵邮票的伪造品,这是一种完全的假造票,从纸张,印刷,齿孔,背胶或加盖全部都是假的,如我国解放区初期发行的珍贵 邮票几乎都有假票流传,而制造假票者对珍贵邮票有深刻研究 ,制造出来的假票几乎可以乱真,有的甚至骗过著名专家的眼睛,法国就有一位叫斯 贝拉蒂的造假邮票的高手,1942年,他寄往葡萄牙的一批邮票复制品被法国海关官员作为可疑邮件扣压下来,这些“价值非常高的邮票” 送到几位最有声望的法国邮票鉴定家那里进行鉴定,被定是真票,可见其伪手法的高明。
2.变造票.这类假票是把真正的邮票 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珍品.以牟取暴利,这种变造的手段很多,如人为地改变邮票的刷色,使其变为昂
[详细...]
- 邮票的刷色与变体
-
邮票的刷色是指邮票图案所印刷的颜色,刷色是邮票的重要特征之一。邮票的刷色同邮票的纸张、印刷工艺及油墨相关,其中决定的因素是印刷所用的油墨。多年来,印制邮票都采用专门的油墨,不同的印刷机或不同的印刷版别,使用不同的特制油墨,如雕刻凹版油墨、平版油墨等。这样不仅保证了邮票图案的色相纯正鲜丽、线条精细光洁,而且对防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刷色是衡量邮票印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不少国家没有能力印制邮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了解邮票刷色的一些基本知识,具有指导个人集邮的现实意义。
⒈邮票刷色的分类。
⑴单色:即邮票图案只用一种颜色印刷,也称为单一刷色。用一种颜色印刷邮票的印刷工艺比较简单,且成本低。各国早期的邮票用单色印刷的较多,而近期邮票中在用量大的普通邮票中还不时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邮票、纪
[详细...]
- 邮票齿孔度数的精度
-
在邮票上打出的孔洞称为齿孔。齿是边缘凸出的部分;孔是边缘被冲去的部分。通过数齿孔来区分齿孔度数显然过于繁琐,因为不同邮票票幅不一样。法国勒格拉发明了量齿尺,并提出邮票齿度概念。
齿孔度数的定义是:20mm中齿(孔)的个数,反映单位长度内齿孔密度。
由定义引出公式:
截取尺寸(mm) 20mm
—————————— = ——————
该长度内齿孔个数 齿孔度数
提倡取用票幅长度并数该票幅内齿孔个数,计算得到的数值来标明齿孔度数。
[详细...]
- 不能撕开的邮票
-
你是否发现,在国家发行的邮票中,往往有一些是一套或几枚连在一起的,形成比较独特的连票,我们在收藏这些新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撕开,否则,它的收藏价值会大大降低。
连票是指两枚或两枚以上连在一起印刷的邮票,各枚之间仍用齿孔分开,或不打齿孔,以线条分开。这种印刷方式,有时是因为邮票内容的需要,把几张邮票的图案有机地连在一起,整套邮票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画面,能更好地表现出邮票的主题。如我国1978年发行T25《化学纤维》就是5张连票为一套,整套邮票画面连贯,表现了化纤工业中从原料—抽丝—纺织—印染—成品的全过程;也有的连票画面并不连贯,但在印刷时是印在统一大张上,互相连接拼成一个整体,一般拼为四方连或是横连或竖连。
对倒票是指两枚相同或不同的邮票颠倒排列印刷而成的邮票,对
[详细...]
- 邮票价值的推敲
-
一枚郵票的價值,除了從它的罕見程度判斷外,另一方面也必須從它的品相來加以衡量。
1. 新郵票(U/M-Unmounted Mint、MNH-Mint Never Hinged)
指未郵用過兼背膠沒被貼過的新郵票 。但要留意,即使有黃點、污漬,都可以稱為新郵票。
2. 背貼新票(M/M-Mounted Mint、MH-Mint Hingedt、MLH-Mint Light Hinged)
背貼新票指外國回流品,背後用貼票紙貼過背膠。價值一般比全新郵票低很多。
3. 蓋銷票(CTO-Cancell To Order)
蓋銷票是指未經實寄而直接蓋印的郵票,通常郵戳清晰及留有背膠。很多共產國家將已過了出售期限的剩餘郵票,全部蓋上印戳,再以賤價售與郵商。因為數量多,一般都是不值錢的。但一
[详细...]
- 电话磁卡巧收集
-
电话磁卡不仅是一种具有预付性质的有价值凭证,还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具有小巧轻便、做工精致,便于保存等特点,图案涉及到政治、文化、科技、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能反映某个地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风土人情。因此,电话磁卡很快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现在,我国大中城市都发行电话磁卡,但如何收藏电话磁卡呢?笔者认为,应该“归类收集”。
开通卡
开通卡即第一次开通使用磁卡,它记录了各地电话通信历史的变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果集齐了各地的“开通卡”,也就拥有了我国各地城市开始启用磁卡电话的时间表,这正是电信、电话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极限卡
极限卡即实行限量发行,一次印刷后不再重印发行的磁卡。这类磁卡比普通
[详细...]
- 法国邮政总局发行牛年生肖纪念邮票
-
新华网巴黎1月10日电(记者尚栩)为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法国邮政总局10日在位于巴黎四区的发行大厅举行了中国牛年生肖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受到法国集邮爱好者的热情追捧。
这套邮票全套一枚,由在法华裔艺术家李中耀设计,画面上一头水墨“中国牛”生机勃勃,左上角分别用红色的中文和金色的法文写着“牛年”字样。邮票没有标注面值,直接标明“用于20克以下国内平信”。据李中耀介绍,这是他第三次独立创作法国邮政总局发行的中国生肖纪念邮票,选择水墨画这种艺术形式是因为其非常具有中国特点。他一共画了3头不同姿态的牛,但最终选择了正面的一幅。
10日一早,法国邮政总局发行厅尚未开门,便有数十名集邮爱好者来到这里排队等候。进入发行厅后,他们迅速占领发售柜台前的空地,争先
[详细...]
- 《世纪珍邮》拉动成都邮品收藏
-
一本名为《世纪珍邮》的邮票集在蓉城面世,这部邮册全部集齐中国第一套邮票--前清“龙票全套”,其中3枚大龙邮票在全国被称为绝版中国第一邮,近日在成都的分销点持续火暴销售,引起了成都收藏界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收藏界称其“浓缩了中国邮界精华”,并由此预言,走精品路线将成为邮票收藏的主流。
大龙邮票“金袍加身”
据了解,这本《世纪珍邮》收集共计348枚邮票,包括清代邮票、中华民国邮票、文革邮票和解放区邮票等珍稀原票共148枚,以及200枚罕见的整版孙中山版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套邮票的“龙票全套”共计18枚,分为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蟠龙邮票3套,其中3枚大龙邮票系1878年印制,是中国历史上印制的第一枚邮票,目前全
[详细...]
- 邮市的牛市动力哪里来
-
这几年我们不论到何处,第一眼所看到的只有高楼,房价惊人的高。普通百姓只能望房兴叹,有人预测房地产在今年将是一个拐点,当然是从高慢慢的向下拐。字画藏品旧物市场在某重量极媒体上反复宣传而暴涨几年,我们所称谓的“娃娃书”即连环画更是涨幅惊人,连废书旧报纸都涨的莫名其妙,开车的油吃的油吃的水用的电大米面粉白莱茄子红薯等等都在涨!哈哈!就是过去不值钱的“石头”,贯以奇石美称后就让这些资金“点石成金”。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邮市绝不会无动于衷!这些资金就是少量溢入邮市就足以撑起邮币卡完成跨越三至五年的大牛市,而贯以群众性收藏文化活动的邮市也受到资金的虎视耽耽的关注!现在邮市以JT为代表的品种,以打折恢复面值的票,张以及邮人达成共识的等品种的上扬、币已三版纸币为代表的品种等、卡
[详细...]
- 梅兰芳题材邮币卡受追捧
-
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共8枚,除第一枚4分的图案为梅兰芳像外,其余7枚都选用梅兰芳生前不同时期在舞台上塑造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为图案。
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中的4枚:第一枚4分,图为梅兰芳像;第二枚8分,“抗金兵”里的梁红玉;第三枚8分,“游园惊梦”里的杜丽娘;第四枚10分,“霸王别姬”里的虞姬。新华社发
最近,电影《梅兰芳》在影视界引起很大轰动,除了影视剧外,在收藏领域,梅兰芳题材的物品如各种邮币卡,在梅先生去世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收藏家竞相追捧的珍品。
梅兰芳题材的邮币卡品种,早期的有《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邮票和小型张。自问世40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
[详细...]
- 邮品字母代码表
-
T表示特种邮票;SB表示小本票;
J表示纪念邮票;M表示小型张或小全张;
PJZ表示对为外邮展加字小型张; MC表示极限明信片;
JP表示纪念邮资明信片;YP表示风景明信片;
HP表示贺年明信片;TP表示特种邮资明信片;
JF表示纪念邮资信封;WZ表示对国外展览的纪念封;
PFTN表示特别纪念封;P.D.C表明集邮总公司发行的首日封;
P.N.C表示邮、币首日封的英文简称;PEN是一组多种内容的系列纪念封。
[详细...]
- 有关邮票方面的收藏知识
-
邮票投资的七大陋习
投资者经常会犯以下几类错误:
(1)入市后,对于别人发表的反面意见,一旦知道,恨不得和他进行某种决斗。
(2)如果持仓获得了比较大的浮动盈利,心中最后悔的就是为什么当初不是大量买进。
(3)如果浮动盈利最后大幅度回吐,甚至变成了浮动亏损,心中首先想到的不是风险控制,而是怎么样继续买入将它挣回来。
(4)一旦自己的思维形成了习惯,就很难改变。事后发现,往往在市场的顶部自己是坚定的做多者,在市场的底部自己又成了坚定的做空者,而在整个过程中,自己又往往是逆市进行交易的代表。
(5)即使损失非常严重,但是自己感觉仍然是被市场害的。赔钱也赔得悲壮,赔得有理,在周围人的眼中,自己是个悲壮英雄,心理上至少还可以得到一些安慰性的补
[详细...]
- 正确认识专题集邮的珍罕性
-
在专题邮集中,珍罕性占20分,由此可见,珍罕性在一部专题邮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选题相似的时候,不少评审员更看重的是邮品的珍罕性,而忽视了邮集的思路、创新。甚至有人认为,5万元以下很难参加国家级邮展,5-10万是镀金奖及以下的层次,10-20万是镀金奖和大镀金奖,拿金奖就要在此之上,仿佛集邮展览变成了金钱的较量,过高的门槛使许多专题集邮者面对邮展望而却步,这将不利于我国专题集邮事业的发展。
目前,人们对专题集邮珍罕性的认识有几个误区:
1. 邮品越珍罕,邮集水平越高。有些人过分强调了珍罕性的重要,一部邮集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取决于邮品的质量。邮集的珍罕性占20分,一部十多万元的邮集可能拿到十七、八分,一部五、六万的邮集也不会少于十一、二分,也就是说其差距是五分左右。而在其它方面还有80分,只要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好,
[详细...]
- 邮票前生今世:曾叫信票
-
邮票是由外国兴起的,1878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那时它不叫邮票,而叫“信票”。由于邮票图案是龙,人们则称为“龙头票”。稍后,由于邮票图案中人头肖像多了起来,人们又改叫它“人头票”。1879年,上海《申报》登了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于是又把邮票叫成“老人头”。1880年之后,也曾把邮票称为“印图”、“信印”、“国印”、“邮券”、“邮钞”、“邮飞”、“信资图记”;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则把邮票称作“士担”或“士担纸&rdq
[详细...]
- 极限集邮的起源与发展
-
二十世纪初,一个法国旅游者去埃及开罗旅游,无意之中用金字塔明信片贴同图邮票寄给法国的朋友,产生了第一枚古典极限明信片。
其实,当时并不称极限明信片。如法语Timbrecotebue简称T。C。V,汉语为风光图片上的邮戳标记,即邮票贴在片的正面,而在片的反面,既书写地址的一面原先贴邮票的地方题上“T.C.V”字样,或盖戳注明“邮票在正面”,俗称“相似明信片”。而“极限明信片”(MaximumCard)这一称谓首先在欧洲比利时《自由交换》(LeLibre Exchange)杂志1932年8月版出现由利塞斯特先生创造的。当时,这类明信片在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和地区风靡一时。但开始并未在集邮爱好者中流行,只是由一部分明信片收藏者收集。到二十世纪三
[详细...]
- 邮票的价值如何鉴别
-
八十年代的纪念或特种邮票有没有收藏价值?
因素很多,有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如第一轮生肖猴票,好的题材及小型张等邮票),而有的邮票因题材、设计差,发行量大等缺陷,价格相对较低。哪些因素影响邮票的价值呢?
首先是邮票的题材,好的题材不仅集邮爱好者喜欢,不懂集邮的也会喜欢,收藏的多了,价格自然就会高;其二要看发行量,发行量小的,价格也相应会高,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其三是邮票的品相,好的品相(即崭新、干净、整洁没有污损的邮票),肯定会比品相差的值钱;其四要看邮票的设计,优秀的邮票设计家加上优秀的设计,再加上好的题材,必然会受到集邮爱好者的欢迎,邮票价值及升值潜力就高。
什么样的邮票受欢迎?什么样的邮票设计得好?可以从每年的最佳邮票评选中得到答案。
虽然邮市持续低迷,但
[详细...]
- 我国邮票及邮品字母代号
-
A. ①航空邮票;②航空邮件 PFB 邮章邮币镶嵌封
B.D.C 前日封 PFB.HK 香港邮币镶嵌封
BJF 北京市邮票公司的系列纪念封 PFBJ 金币镶嵌封
BK 拜年卡(即企业金卡) PFBY 银币镶嵌封
B-E.C 北京市邮票公司实寄首日封 PFBN 拜年封
B-F.D.C 北京市邮票公司新邮首日封 PFJ.HK 香港镀金镶嵌封
B-M.C 北京市邮票公司极限片 PFJX 纪念镶嵌封
B-P.N.C 北京市邮票公司邮币封、镶嵌铜币封 PFN 系列纪念封
B-S.C 北京市邮票公司纪念卡、纪念邮资封 PFN.HK 香港回归系列纪念封
B-S.F 北京市邮票公司邮折 PFS 贴票实寄封
BX 镶金纪念币封 PFSZ 丝织封(绢封)
CK 贺年有奖明信片出口组
[详细...]
- 民国邮票的真伪辩识
-
民国邮票的赝品众多,皆因民国初期及40年代后期的民国邮票过于频繁地加盖,伪品便顺势而大量出现,主要有臆造和伪造两大类赝品:
臆造——例如,曾出现过1912年在汉口加盖的“临时中立加中华民国”二分邮票,实际从未发行过,纯属臆造。
伪造——造伪加盖邮票比较容易,因为木戳、胶戳随处可刻,兼且加印采用铅字排版,较易弄虚作假。因此,加盖票中赝品甚多,从“临时中立”直到新中国的加字邮票中均有伪盖品。
识别伪盖票的主要办法是与真品进行细致对比,包括纸质、刷色、图纹、笔划、印色等,经细致入微的观察,方能找出细小的差异和各种漏洞。
[详细...]
- 邮票去污的基本方法
-
邮票出现污点,若能正确地加以技术处理,是能使邮票减少损失的。
邮票上霉点的去除方法
去除邮票上的霉点,一般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
1、对邮票上霉点不太严重的,可选择一个好天气把它晾干,然后用新毛笔将邮票上的霉点轻轻擦掉。如果还有霉点,可以用干净的高级绘图橡皮轻轻擦去。
2、对邮票上霉点严重的,可采取温水加少许食盐、适量牛奶的方法,制成溶液,将霉点严重的邮票放入溶液内浸泡,然后用新毛笔或药棉轻轻抹洗邮票上的霉点,抹洗后,再用清水漂几次。最后用吸水纸将邮票压干。采用这种方法,虽可将邮票上的霉点去除,但邮票在浸泡过程中,背胶也给泡掉了,则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如邮票上有黄斑,也可采取此法。
3、取1/3调羹的洗衣粉,加150毫升40&md
[详细...]
- 邮票的种类有哪些
-
普通邮票: 普通邮票是一种长期出售,发行量大,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的邮票.它有如下特点:1.使用时间长,英国发行的世界第一套邮票--面值1便士的邮票和面值2便士的邮票,是世界最早的普通邮票.它以维多利亚女王像为图案.她从十八岁即位到1901年八十二岁去逝,在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虽然英国邮票的刷色,边饰等有所变动,但基本图案一直未变.2.发行量大,可以多次印刷.如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先后共印三次.第一次是1878年发行的.第二次是1882年发行的.第三次是1883年发行的. 3.面值种类多,适用各类邮件贴用.新中国从1950年2月10日发行第一套普通邮票起,到1999年5月底止,共发行普通邮票29组,其面值种类为:半分,1分,1分半,2分,2分半,3分,4分,5分,8分,10分,15分,20分,30分,35分,40分,43分,50分,52
[详细...]
- 变体邮票种类
-
变体邮票是指邮票印制过程中,由于印刷技术上的差错而造成有缺陷的邮票,未检验出来,被邮局售出流入市场,称作“变体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印---双色或双色以上的套印邮票,印刷时把中心图案或文字印倒了。
错位---即“移位”,如印刷错位,齿孔错位,加盖错位等。
漏印---仅印有邮票中心图,漏印边框,称作边框漏印;仅印有边框,漏印中心主图,称作中心漏印。
漏齿---在邮票打齿孔时,该打上孔的地方,没打上,称为漏齿
倒盖---将加印,加盖的文字或图案印倒,称为倒盖。
[详细...]
- 沁人心脾的香味邮票
-
据科学家分析,在鲜花的香味中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物质,其气味能通过人体的嗅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沁人心脾的感觉。经常留连于花丛,能使人的新陈代谢加快,免疫力提高,还能调节情绪。遗憾的是“好花不常开”,鲜花很快就会凋谢。如今有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了,那就是收集带香味的邮票。
印制带有香味的邮票的方法,一是在邮票背胶里加上香味添加剂,二是在制造邮票纸时在纸浆中加人香味材料。这样,集邮者在欣赏邮票上美丽的花卉时,还能嗅到鲜花的芳香气息,可谓一举两得。
据说首套香味邮票是1955年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发行的“诗人斯齐弗柴尔诞生150周年”纪念邮票,该票使用了香味背胶,使邮票具有一种薄荷香味。此外古巴也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行过一种具有柠檬、橘子、大茴香等混合型香味的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