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13:06:33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知识 >>
    1. 毛主席两次拒绝上人民币
    2.   1998年12月1日,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人民币发行50周年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第一次用上以“人民”二字命名的货币——人民币。? 斗转星移,半个世纪过去了,人民币也伴随新中国前进的步伐,走过了她不平凡的50年。50年,风雨沧桑,这里,我们不妨让时光倒流,看看发生在——? 1947年,决策发行人民币 1947年夏天,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物资交流日益扩展,但因各地货币不统一,比价不固定,给经济联系和野战军机动作战带来很大困难,亟需有一种统一的货币来代替原来各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详细...]
    1. 大明通行宝钞价几何
    2. 大明通行宝钞和英纳格手表,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我的青年时期,它们却是那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上世纪50年代末,在上海的淮海中路近思南路路口,有一家新龙古玩店。1956年,我父亲马定祥开设的祥和泉币社被公私合营后,被安排在这家店里,仍旧从事钱币的买卖。 当时正当“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内的市场十分萧条,从家具店到食品店,几乎所有商品都要“凭票”供应。惟独古玩店和旧货店倒是汇集了大量人们拿来卖的东西,货源显得尤为“充足”。因为经过“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反右”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那些爱好收藏的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和资本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到重大的冲击,原有的房子&ld [详细...]
    1. 德国家具设计精品选
    2.  众所周知,德国的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主要分为概念设计、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部分,每部分竞赛的举行与评选都是分别进行。红点设计大奖的获得不仅代表该产品在设计领域的杰出品质能够得到广泛的肯定,还意味着该产品获得了设计及商业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成功。 [详细...]
    1. 齐国燕国钱币上有小篆?
    2. 在钱币的形制中,钱币上的字体较多地表现了时代的一致性。每种钱币文字各有特征,但它总还是属于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字,有时代共性。这一规律,也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鉴定一个钱币字体对不对,首先看它是否合于时代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合于本品种的特点。 比如,有的“东周”“西周”圜钱,钱文是小篆体,也有齐国和燕国的刀币上的文字为小篆体,这显然都是伪品,因为小篆体是秦统一六国后才发明的。 宋明清都有“方头通” 又如,宋代钱文有“方头通”,明清钱文也有“方头通”,但方的程度不同,有一个从不太方到很方的变化过程。一枚钱币上的字,同出于一人之手,应该彼此协调一致。用拼合法造的伪币,很难做到这点。 [详细...]
    1. 藏金藏银不如藏张外汇券
    2. 上周本专栏《实物国库券收藏比兑换更值!》一文见报后,有读者来电询问:“国库券在收藏市场竟有如此高的价格,外汇券是否更具收藏价值?”回答是肯定的。外汇券不但比国库券更具收藏价值,而且该品种近年来在收藏界已有“藏金藏银不如藏张外汇券”之说。 外汇券的全称是外汇兑换券,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银行发行的一种替代外币在中国境内流通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于1980年4月开始流通,到1995年1月正式退出流通领域,完成了它的15年的特殊历史使命。近年来,外汇券与邮票、钱币等各类收藏品一起,成为收藏界追逐的对象。而且由于它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和美观雅致的独特的艺术图案等等,它已渐渐成为收藏者的抢手货。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中国银行先后发行了1979年和1988年版的两种外汇券,共印制了七种面 [详细...]
    1. 这里黎明静悄悄 四川卢比极具投资收藏价值
    2. 四川卢比,又称四川藏洋,是中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银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像铸造在货币上,也是中国唯一广泛流通过的帝王像银币。它是中国与英国之间货币战的产物,四川卢比是为驱逐英国东印度公司铸造的印度卢比而仿印度卢比铸造的,正面为大清光绪皇帝侧面像,背面为花纹环绕着的“四川省造”四个汉字,中央有一横花或立花,花纹与印度卢比相仿,其重量、大小均与印度卢比一致。从光绪28年(1902年)起到1957年止的半个多世纪中,大量的四川卢比流通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洲及其邻近西藏的藏族聚居区。 四川卢比面值分一卢比(重三钱二分)、二分之一卢比(重一钱六分)、四分之一卢比(重八分)三种。四川卢比从光绪28年到民国五年(1916年)在成都铸造,民国十九年(1930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康定铸造。我们把四川卢比的铸 [详细...]
    1. 稳中趋热的古钱币收藏 先秦钱币颇受青睐
    2. 钱币收藏历来就是和邮票收藏齐名的世界两大收藏领域之一,与书画、瓷器、玉器相比,古钱币具有数量相对较多、价格相对较低、更易保存的优势,因此,古钱币在国内收藏界的热度始终有增无减。以刚刚结束的嘉德春拍“马定祥收藏”专场和“古钱·金银锭·金银币”专场为例,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成交率依然达到了84.85%和73.02%,两场成交总价1559.2万元,人们对古钱币收藏的热度可见一斑。 不会贬值的投资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古钱币的投资收藏呈现出持续走高的态势,比起跌宕不定的股票市场,古钱币被称为“永不贬值的投资”,比如在2003年,一枚普通的“三年袁大头”只有60元,而如今已经涨到了200元;再如当年一枚 [详细...]
    1. 紫砂壶优劣与泥粗细无关
    2.  近日,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紫砂壶名家周志和看过多件读者收藏的紫砂壶后发现,普通收藏者通常懂得紫砂审美要集合“料、工、款”三者,但实际审美鉴赏时却不能把握要诀,顾此失彼。他建议收藏者不要急于下手收藏,先多了解、多看、多摸索,把三大要点和实践结合后再收藏。   周志和以读者发来请求鉴定的图片为例分析如何把“料、工、款”三要点和实践相结合进行鉴赏。   好的紫砂应该有玉的质感和砂的肌理感。   壶嘴、壶钮、壶把在同一直线上,壶盖讲究紧密,整体壶形比例适当。   “款”指的是名家所制,但收藏者一开始得从“料”、“工”两个角度对壶做认真的了解。   料:优劣与泥 [详细...]
    1. 饮茶旺季来临 紫砂壶遭遇“垃圾壶”冲击
    2. 饮茶旺季来临 紫砂壶遭遇“垃圾壶”冲击 三大“劣迹”显露“垃圾壶”面目   1、壶体颜色偏红、异常鲜亮。   2、壶盖与壶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特别清脆响亮。   3、壶身手感特别光滑细腻,而且泛亮光。   收藏专家张学明向记者介绍说,观察一把紫砂壶,首先从色泽上来看,这三把壶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颜色偏红且十分鲜亮。这是因为不法壶商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劣质砂泥,而劣质砂泥在炼制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色泽不均,为了掩盖这种不均匀,他们就在劣质砂泥中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这样,壶在最终做出来后就显得颜色特别光艳漂亮。   其次是听声音,有的商贩在兜售紫砂壶时往往会用壶盖敲击壶身,发出清 [详细...]
    1. 日常保养紫砂壶应特别注意几点
    2. 很多人都喜欢用紫砂茶壶泡茶,但是有些茶迷、壶迷末必懂得日常保养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上品的旧壶,若护理失当,则浪费或破坏了它的优点。 紫砂壶的好处之一是能“裹住香气,散发热气”,久用能吸收茶香,更能散发油润光泽。有人说紫砂壶愈用得久愈值钱,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日常保养紫砂壶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1、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2、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燥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3、勿放近多油或多尘埃的地方。 4、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封。 5、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6、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 [详细...]
    1. 买了新壶教你开壶
    2. 开壶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根据本人经验提供两种方法 一、简单扼要法: 先把新壶用清水里外都冲洗干净,然后放进锅内,加一些茶叶滚泡。约滚 15 分钟后停火浸泡至暖和取出,让其自然凉透,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使用。 二、深化洗礼法: 先将新的紫砂壶里外用清水冲洗干净,倒干水后又注入沸水至满,整壶充分加热后把沸水倒掉,待干后即放入冰箱速冻格冷冻,约 20 分钟后取出,然后在“水龙头下里外冲,洗倒干水后又注入沸水至满,充分加热后把沸水倒掉,待干后又放入冰箱速冻,这样反复操作约三次后就可以用来泡茶喝了。 若您是个爱壶者请采用第二方法,理由是:1、紫砂壶是经过一千多度高温烧制而成,成品感觉是硬邦邦的,经过冷冻,“火”煺了,整个紫砂壶明显感觉柔和了;第二 [详细...]
    1. 申贵仁:结缘紫砂情有独钟
    2. 壶与火相遇,紫砂蜕变为金玉之质;人与壶相逢,壶成了爱壶者无言的诗歌。在长春,有一位痴迷收藏紫砂壶的老人申贵仁,18年来,他精心收藏了百余把紫砂壶。 六旬老人珍藏百把紫砂壶 走近伪满皇宫博物院旁一家名为紫玉轩的小店,古香古色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这把圆形的叫圆珠壶,又叫美人肩,说它像美人的肩膀一样圆润流畅;这把看起来像大象的壶叫大力神,敦实有力;三个球叠在一起的叫掇球;这个稳重端庄的叫德钟;这把极富现代气息的叫石瓢……”小店的主人,64岁的申贵仁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宝贝。 申贵仁的最爱是一把曲壶,曲壶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蜗牛。表达了蜗牛坚韧不拔、忍辱负重、昂首挺进、奋力拼争的顽强精神。这可是他软磨硬泡,搭了无数人情才换来的。另一把珍品是一 [详细...]
    1. 历代壶艺家名录
    2.  金沙寺僧  明弘治、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   供春    又作龚春 明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   董翰    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   时朋    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   赵梁    又作赵良 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   元畅    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   时大彬   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大师   李茂林   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   李仲芳   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   徐友泉   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   蒋时英   明万历年间壶艺家   欧正春   明万历年间壶艺家   邵文金   明万历年间壶艺家   邵文银   明万历年间壶艺家 [详细...]
    1. 清代描金紫砂壶 讲究竹节和圆弧的融合
    2. 清描金紫砂壶讲究形、工、书、画。   清描金紫砂壶属于皇家御用品,当然也是紫砂壶中的精品。收藏专家表示,描金紫砂壶除了制作壶胎采用的是上品紫砂泥外,其壶型与描金书画特别注重“形、工、书、画”,再加上量少,令描金紫砂壶身价倍增。   据悉,描金紫砂壶始创于清乾隆年间。刚刚在沈阳茶城主办的紫砂名壶拍卖会上,一把乾隆年间宫内御用的“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以155万元的天价拍卖成功。   佛山紫砂壶收藏人士黎先生表示,描金紫砂茶壶多用上品的平紫泥作胎,也有一些渗入了黄沙泥,壶胎多为深褐色,也有一些是大红色,数量非常少。再结合宫廷名家书画家制作,收藏价值都比普通茶壶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一般一把近代普通紫砂茶壶,价格也就在500元左右,但如果是工艺精湛的描金紫砂壶, [详细...]
    1. “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收藏价值
    2. 灵璧石,曾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是宋朝诗人方岩对灵璧石的赞美。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的灵璧石,其妙造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形、质、色、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灵璧磬石的历史地位。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就有取灵璧石制磬的记载。磬与编钟前身的“钲”同为宫庭的主要乐器,曾响彻皇宫内外,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灵璧石其姿千种,其态万状,是全赖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赏玩灵璧石,历代屡有记载。南唐后主李煜爱“灵璧研山”,   是赏玩灵璧石的最早记载。宋朝皇帝宋徽宗得“灵璧小峰&rdq [详细...]
    1. 浅淡根艺与石艺的艺
    2.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以化腐杇为神奇的根雕艺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用树木或树根造木人之奇迹,近代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与审美观的提高,追求反朴归真的意识增強,而对各种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对根雕与根艺也有了不同的看法,根雕是利用树根作雕刻的材料而形成的雕刻作品,含较多的工艺成份,被视为工艺作品;而根艺同样是选用天然腐杇过的树根,依其形悟其神,则讲究少用斧凿或不用斧凿而形成的作品,有称之为发现艺术,艺术品味极高,被视为艺术作品。   而近年来石艺之兴起,人们的认识却多有不同的说词,有的用根艺的要求去衡量石艺,有的用观赏石、园林石的要求去评价石艺,众说纷纭。要说根艺讲究的是少用斧凿或不用斧凿,这也不就意味着它是纯天然的艺术品,因为树木经过砍伐,或被自然界某种力量摧残后而形成的木桩,再经岁月磨合而就的产物,当人们发现后 [详细...]
    1. 奇石必然升值的十条理由
    2. 1: 每块奇石(画)都是集天地之灵气,历经数亿年时间的洗礼、自然雕琢形成的,奇在每一件都是绝无仅有,它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艺术性,不可再造性于一体.世界上其它任何物品都很难同时达到以上条件。是天然的艺术品。   2:天然奇石类为天然艺术品,古玩字画是人为文化艺术品.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天然艺术品达到了准确意义上的鬼斧神工,天造地就的境界.精品奇石(画)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受产地和存世量的局限.有枯竭客观性存在.所以价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3:大家用金钱、名车、房产等向上攀比可能自己永远是弱者。用独一无二的奇石攀比心理容易产生自豪满足感,有利于身心健康.(因为别人有钱也买不到自己钟爱的,属于自己的那一件奇石而天天快乐着)。   4:天然奇石(画)无动物、植物类的繁衍生长风险和可繁殖性.每一件永 [详细...]
    1. 华夏藏友细讲鸡血石真伪辨别
    2.   当前田黄、鸡血石在拍卖会上很是抢手。在华夏收藏网藏友瓷器老马的收藏物件中田黄、鸡血石为他的最爱,于是对此物件也就颇有研究。怎样分清真鸡血石呢?这是很多人想做又不知到如何做的事,下面就可瓷器老马给大家讲几个辨别要点,当遇到很好的收藏品就肯定跑不掉。   (一)看硬度。因为鸡血石是在火山热液中形成的,硬度一般在2.5-4.5度,用小刀或铁件轻轻就能划动,手指甲划不动的为真鸡血石。如果用手指甲能够划动,用小刀或铁件不能划动的为石头粉合成、石英和辰砂高温熔炼的鸡血石,不是真品。   (二)看纹理。因为鸡血石是一种矿物,它在热液的冷却过程中经过多少亿年才形成的结晶体。它的纹理非常自然美丽和复杂但有规律人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六面纹理是连贯的不存在六面用鸡血石薄片粘贴而产生不连续现象。   (三)看高差。真的鸡血 [详细...]
    1. 清代核雕十八罗汉
    2. 在核雕题材中,十八罗汉并不少见。但是在这件作品中,将十八个罗汉造型汇集于小不盈寸的果核之上,又要层次鲜明,交代清晰,十分困难。但观此核雕,排布妥帖,雕镂细腻,足见功力。最为不易的是:十八个罗汉脸谱无一重复、表情不一、喜怒哀乐皆有。核雕中的十八罗汉或手秉太极图,或手持葫芦,或作降龙状,或作伏虎状,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是清代核雕的优秀之作,且包浆漂亮,显示出已经经过了主人的精心把玩。   核雕被誉为是化腐朽为神奇之工艺品。清代核雕盛行一时,反映当时玩赏之习。艺人依凭胸竹驾驭刀笔,将满刀错综复杂皱脊结梗之核壳视为混沌一天地。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搞得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 [详细...]
    1. 根艺作品的“影象”、环境与主题
    2.    1.作品的“影象”   根艺美术作品和建筑一样,是具有三度空间的实体物质,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有些作品其空间位置一旦固定不下来,就构成作品的客观环境,并成为整个客观环境的组成部分。但根艺美术作品与建筑又有所不同:建筑是实用性的物质产品和实用性的艺术,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用,而不是纯艺术性的东西;根艺美术作品,是以生动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不在于实用,主要在于发挥它的艺术审美作用。根艺上所说的“影象”,是指根艺整体的大轮廓,实际上就是空间形象。根艺美术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强烈地吸引观众,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突出点,而舍弃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对根材进行有意义的取舍和剪裁,以利突出主题。高公博的根雕作品“冬不拉”,采用黄杨树根自然形成的犹如 [详细...]
    1. 田黄石的传说和“历史”
    2.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天塌地陷的上古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或许是计算上的失误,有一块石头最终没有派上用场,于是这块命运不济、无限怨艾的灵石便生出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后来被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红楼梦》,从而感动了无数的怨女旷男。 但在福州却流传着另一种版本的美丽传说。据说,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的山川岚气藏纳,林壑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蕴藏于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 笔者喜爱《红楼梦》,也喜爱那个石头变成贾宝玉的传说,但是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寿山田黄石的传说更令人神往。因为在我们伟大祖国96 [详细...]
    1. 雨花石的神话与科学奥秘
    2. 雨花石名字的由来,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相传远古有位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在今南京中华门外石子岗设坛讲经,精诚所至,天降五色雨花,北宋年间有人将此命名为“雨花石”。此后,人们将雨花台附近所产五色文石称为雨花石。   近代科学揭示了雨花石的奥秘,它产于南京雨花台砾石层(包括六合、仪征等地区),形成年代可追溯到1200万年前。雨花石的成份有玛瑙质、蛋白质、石英质、水晶质等,玛瑙质雨花石是雨花石中佼佼者。雨花石以其纹奇、色艳的自然美感著称于世,它的圈纹由自然生成时产生的空隙演化而成,色彩由所含矿物质的成份而定,如赤红者为铁,蓝者为铜,紫者为锰,并由其含量多寡,呈现浓淡、深浅的颜色变化,使这美丽的小石子呈现丰富的色彩与图像。   雨花石收藏早在宋代已成热潮,南宋《云林石谱》中已有记载,“六合石 [详细...]
    1. 石质文物的养护
    2. 限于石质文物的种类繁多,材质复杂,我们仅就考古发掘中常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可移动石器的保护处理方法作一简述。各地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诸如,原始社会的磨制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锄等,以至历代的石雕艺术品、造像、碑刻、墓志铭等。出土时多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污染破坏。 石质文物因受地下埋藏环境的污染,不浸蚀盐类的结晶作用会发生粉化、变色、生霉、起甲、酥碱破裂,蚀孔等破坏。由于石质不同处理方法不一样,出土后的检测可在石面上滴上一滴浓盐酸,观察有无发泡反应。碳酸钙类石质对酸是极敏感的,如有发泡反应切不可用酸类溶液处理,应选用中性或弱碱性的溶液处理。而属硅酸盐类石质则无明显反应,若有难溶盐类沉积物,可用弱酸类溶液软化。 古代雕刻的艺术品所用天然石材种类很多,这里仅就主要几种材质的洁除处理方法作一介绍。属同一类的花岗岩、玄武岩,石 [详细...]
    1. 奇石的种类与几种玩法
    2.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国外称"水石"或"寿石",是指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 奇石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说她古老是因为她与地球一起诞生。奇石是天然的艺术,非人工所为,她是在大自然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中形成,奇石“奇”就在于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唯一性”,在世界上任何一块奇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人们才珍奇她、欣赏她、收藏她。 第一类谓“天然风景石”,如黄山“飞来石”、云南“石林”、桂林“骆驼石”、福建平潭县的石海狮礁石等。 第二类谓“庭园景石&rdquo [详细...]
    1. 如何辨别奇石的高下优劣与真伪
    2. 一、石品的高下优劣 供石的高下优劣可以按照一定的评介标准来衡量。这里, 既有统一而概括的普遍标准,也有按不同类别、不同石种进行同类对比的分类标准。无论普遍标准还是分类标准,都应包括科学、艺术两大因素,这是缺一不可的。同时,由于各石种的形、色、质、纹等观赏要素和理化性质互不相同,风格各异,因而它们的欣赏重点和审美标准也有所区别,我们评品单个供石时也尤其需要注意。 我们还必须记住,奇石毕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即所谓“大匠能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于巧”也。 (一)完整度。指供石的整体造型是否完美,花纹图案是否完整,有没有多余或缺失的部分,以及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石肌、石肤是否自然完整,有没有破绽。 供石一般不允许切割加工,须尽量保持它天然的体态,如有 [详细...]
    1. 观赏石的收藏诀窍
    2. 观赏石是指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石体,如雨花石、鹅卵石、菊花石等它们来自天然,不假人工。收藏观赏石很有讲究,一般来言,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稀有性。惟有稀有、罕见、难求者,才能价值超群。如我国的黑钨矿曾一度价格坚挺,但自葡萄牙等国发现大量黒钨矿晶体后,价格及出现回落。 区域性。作为观赏石,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才能被市场认可。如无锡的太湖石、宜昌的三峡石、南京的雨花石等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是它们均具有浓郁的区域特性。在色彩、形态、质地、纹理、图案、内部特征等方面妙趣横生的奇石异矿,最具增值潜力。 天然性。要求观赏石天然形成,保持原始的产出形态。若经过人工雕刻,则只能算作工艺品。 商品性。观赏石作为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可以间接或直接产生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的同时,还具有一般商品 [详细...]
    1. 奇石鉴赏知识
    2. 在芸芸众多的奇石世界里,赏评奇石的优劣,并无法定标准,一般凭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积累来明断每块奇石的优劣,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积累,是长时间的、多方面的;奇石自身具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加之人们平时的文化、艺术的积累,便能达到天人合一、石人合一,赏石水平提高了,便达到了以石怡情,赏石养性之目的。掌握赏石之道,赏石之法,必须要拓宽自已赏石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古人的赏石方法和理论,还要向现代人学习,学习美学知识,学习书法、绘画、摄影中的线条、构图、用光等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着这些艺术理论,对奇石进行赏评,尤其是书画摄影艺术与奇石艺术,可谓姊妹艺术,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一言以蔽之,整体素质提高了,赏石水平也就上去了。 赏评奇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质 石质指构成石品的矿物成份,多 [详细...]
    1. 观赏石主要石种介绍
    2. 一、太湖石   太湖石是一种含硅的白云岩、石灰岩,经差异性溶解、风化之后形成的。多为灰色,产于太湖及广东、福建等地。太湖石一般体积较大,多适合于园林、庭院之中的景色摆设,也有个体小的,可用于盆景或案头摆设。太湖石的特点是“瘦、皱、漏、透”。“瘦”就是盘古苍劲、裸露而不臃肿;“皱”就是轮廓凹凸不平而变化多端;“漏”就是具空洞能透过光线;“透”则是溶洞密布能透水通气。   二、灵璧石   灵璧石产于安徽灵壁,位移中微晶碳酸盐岩,颜色灰-灰黑色,经溶解、风化后具各种奇特的造型,似天然山水或鸟兽之作,同样可用于园林、庭院摆设。   三、云纹石   云纹石为各种 [详细...]
    1. “观赏石”名称的由来
    2. 随着爱石之风迅猛发展,“观赏石”三字已成为爱石朋友的口头语,但观赏石的名称是怎样产生的却很少有人知晓。   1989年,为了适应我国赏石形势的发展,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石玩艺术研讨会”上,许多代表认为随着我国爱石、赏石之风风起云涌,爱石队伍不断扩大,应当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名称。会上大家热烈发言,摆出了珍石、美石、奇石、灵石、雅石等16种名称。又经过进一步反复讨论筛选,选出了观赏石、欣赏石、奇石、石玩四个名称,而大多数人倾向于观赏石与奇石。   会后由当时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会长李维信带着讨论的情况,分别向美学大师王朝闻,著名画家吴作人和黄胄,著名文学家冯其庸一一请教。又向四位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杨遵仪、高振西、张青莲分别征求意见。经过众多学者与专家们琢磨推敲,一致认为& [详细...]
    1. 田黄石为什么那么贵重?
    2.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浴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就”。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产量基地,数百年来在早已挖掘殆尽。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 [详细...]

展览活动
闫家成:平凡简史
 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
 
 闫家成
秃力城:旧白天鹅号旅客——黄河山个展
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
杏会八都——许江作品展
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潘礼南村文化礼堂
清风徐来——徐青峰绘画作品展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西路137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