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学摄影中常见的失误
-
曝光过度
凡是曝光过度的相片,其影像表现苍白而缺乏反差。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测光表不准,光圈收缩失灵,快门失灵都可以出现这样的问题。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时,要首先检查相机上感光度的设定值,检查测光系统、光圈和快门是否存在故障。
镜头眩光
在作逆光摄影时,影像出现了苍白的雾化效果。严重影响到影像层次的表现。镜头眩光的原因在于是劣质镜头或滤色镜或镜头未加膜,使光线在前镜片表面形成散射,镜头眩光需要与相机漏光的现象相区别,相机漏光出现的散射光,使胶片出现灰雾,但不影响胶片结影,而镜头眩光类似于雾化镜的夸张效果。 假如相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需要在这样的镜头前面加用遮光罩,或取掉现有的滤光镜,以减轻它的影响。有这样问题的相片可以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提高其反差,以减轻它的影响。
在飞
[详细...]
- 如何使你快速成为数码摄影高手
-
熟读说明书
熟读说明书是我们买来相机之后首先要做的头等大事。说明书可以带领我们尽快地把握机器。有的朋友觉得这个太浪费时间,稍微翻翻就把说明书丢在了一边。其实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不会浪费时间,而是可以帮你节约不少时间,能让你更快更好地把握你的相机。只有熟练把握了你所购买的相机的操作方法,我们才可能在拍摄的时候更得心应手、没有障碍。假如我们细细地阅读说明书,会发现很多细小的功能或设置。
多拍摄、勤思考、善总结
数码相机的一个优点是拍摄时几乎没有成本,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考虑使用成本的问题,也因此我们应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尽量多的拍摄、练习,这样才能尽快地把握相机的使用。但在拍摄完毕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总结总结。总结一下自己拍摄的照片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以便于下次能有所改善或提高。数码相机的另外的一个优点就是照
[详细...]
- 如何正确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
很多人对白平衡概念不是很清楚,更不知怎样正确设置调整,以至于许多初用数码相机的人对拍摄的照片色彩不满足。要想真正把握了解白平衡,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概念。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不同光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它是这样定义的:在常温下把一块理想的纯黑色金属物质加热,随着温度不断上升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人们把呈现不同颜色下的温度叫色温,以此标准来定义可见光的色调。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700 K,碘钨灯的色温约为3200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人们对白
[详细...]
- 色暖和白平衡到底哪里不同?
-
最近有位朋友问什么叫“白平衡”,他还听说用DC拍东西时需要校正白平衡,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色温是不一样的。他想知道白平衡和色温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大家注重过没有?在白炽灯下拍出的图像色彩会明显偏红。之所以在人眼中灯光和日光下的色彩都正常,就是因为大脑会对其进行修正。大多数专业玩家都希望,用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尽可能一样。不过,由于CCD等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必须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番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那么色温又是什么呢?其实在摄影领域,光源大多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的色彩就是色温。当一个黑色物体受热后便开始发光,它会先变成暗红色,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会变成黄色,然后变成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灯
[详细...]
- 初玩摄影跟我学摄影技巧之运动物体
-
有时,当能使底片曝光正确的最高快门速度仍无法"抓住"物体的动作时,就必须在曝光上另行考虑。假如二者悬殊太大,是无法拍出好照片来的。事实上,那些清楚度极高的纪实性照片,反而经常会破坏运动感。从艺术角度讲,影象的稍微模糊往往更加富有真实感。因此,摄影者必须根据所要求的效果来决定自己的清楚标准。
使用的快门速度决定于影象在相机焦平面上的移动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一般都能很方便地用哩/小时估计出来。因为模糊圈的计算是以英寸的分数为单位,而快门速度是以秒的分数为单位,所以为便于比较,上述的速度单位必须换算成英寸/秒单位。物体移动和影象移动的速度比与两者体积的大小比是一致的。所以距离加倍时,曝光量也可以相应地加倍,而不致有更大的线性位移。
物体大小 X 镜头焦距
----------------
[详细...]
- 如何防止相机抖动导致照片模糊
-
初学的摄影者往往会拍出一些没有一处清楚的照片,有的甚至出现被摄体重影,严重影响照片的可看性。此时,你是不是很懊恼,但又苦思不得其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数码相机是通过镜头把光线聚焦再投射到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上并最终成像的。而控制光线投射到影像传感器上时间长短的部件就是快门。假如快门速度为1/2秒,这就表示影像传感器感光的时间为1/2秒。这样当在这1/2秒内同一束光线在影像传感器上发生移动时,相机就会记录下物体运动的轨迹,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模糊不清。那么如何在快门开启到闭合这段时间内保持相机不抖动而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呢?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利用脚架
为了防止相机在按下快门时发生抖动,在手持拍摄时应尽量不要使用低于1/60秒的快
[详细...]
- 摄影基本功练习
-
第一单元:照相机基本功能的应用练习
练习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 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练习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练习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练习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
[详细...]
- 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比较
-
快门一般是由金属片或胶质绸布制成的,它的作用是控制镜头通光的时间,使感光片能得到正确曝光,并使静止的和运动中的被摄物均可获得清楚的影像。操纵和控制快门开启和闭合的动力,分为机械动力和电子动力两种。
一般将镜间快门和焦点平面快门合称为机械快门:
镜间快门是以机械为支力来操纵,快门速度不可能太高, 通常由 1 秒至1/1000秒不等。绝大部分的120型照相机都是镜间快门,35毫米小型照相机中,有一部分也是镜间快门。镜间快门的优点是:结构精密,效能较高;拍摄任何快速运动的物体不致产生变形;使用闪光灯拍摄时,不受快门速度的限制,用任何一档速度都可使感光片全面感光。镜间快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快门通光量的效率是随着光圈的大小和速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光圈开孔大快门速度高时,通光效率就低。
焦点平面快门,通常称作
[详细...]
-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的错视与幻觉
-
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马上消失,这种视觉现象叫做视觉后像。视觉后像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也称为视觉残像。假如眼睛连续视觉两个景物,即先看一个后再看另一个时,视觉产生相继对比,因此又称为连续对比。视觉后像有两种: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后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惫并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后像。无论是正后像还是负后像均是发生在眼睛视觉过程中的感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景像。
正后像
节日之夜的烟花,经常看到条条连续不断的各种造型的亮线。其实,任意一瞬间,烟火无论在任何位置上只能是一个亮点,然而由于视觉残留的特性,前后的亮点却在视网膜上引成线状。再如你在电灯前闭眼三分钟,忽然睁开注视电灯两三秒钟,然后再闭上眼睛,那么在
[详细...]
-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
-
快门是机身上很主要的控制部份,集中在机身的右边,包括快门速度选择及快门释放钮。
快门速度
1,2,4,8,15,30,60,125,250,500……8000,这些都是代表快门速度的数字,每一数字代表一级(Stop)。但它们其实全部是分数的分母,即1/2,1/4,1/8……1/8000。因此数字愈大,速度愈高。
B快门
就是Bulb快门,是供长时间曝光的快门。古老的相机用一个气泵控制,故叫作Bulb。 现代相机按下B快门时,快门打开,直到松手才关闭。换句话说,也就是曝光时间任由您控制。
T快门只有极少部份专业相机才有,和B快门相近的用途,但它是按一下快门时快门打开,再按另一下快门,则快门关上,T,就是Time之意思。
[详细...]
- 如何清洁保养镜头?
-
首先,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要擦拭镜头。其实,镜头表面的指印、灰尘、水渍对于成像并无太大影响。只要不让强烈的阳光直射到镜头上就可以了。我想,坛子里的网友从一个讨厌的指印开始,擦,擦,擦,最后把镜头擦成大花脸的不在少数。没办法,因为太爱相机了。我就是一例。我的经验是镜头总是越擦越糟,而不是越擦越好,不要指望可以把镜头恢复到刚出厂时的状态。言归正传,假如万不得已需要擦拭镜头,希望我的经验教训会有帮助。
我不喜欢用镜头盖,所以我的每只镜头上至少有UV镜保护。究竟只有百来块的东西,就是刮花了也不会太心疼。每次外出回来我的UV都惨不忍睹,指印、灰尘、水渍、油渍、唾沫星子。。。。。。。于是开擦。
我用过几种镜头水:
市场上三件装的清洁套装里的镜头水:这东西纯粹骗人,一把刷子、几张镜头纸、一瓶不知成分的液体(物色、无味、
[详细...]
- 初玩摄影跟我学摄影技巧之天气篇
-
我们无论是为杂志执行拍摄任务,为文件拍摄资料或者记录一次渡假旅行,我们都想为所有情况做好预备-从拍摄一场足球赛到制作一幅祖父90大寿的肖像;从拍摄埃及的大金字塔到记录婴儿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要讨论如何把第二章学到的技术知识和审美提示应用到现实情况之中。
假如你知道自己将要面对非凡的场景,查阅一下相关的章节-假如你要到比如大峡谷旅行的话,看一下关于风景的提示。还可以查阅一下其它摄影书籍和杂志上的内容,看其它摄影者在相同或者类似主题情况下是如何拍摄的。仔细思考-并且牢记在心-他们是如何成功地表现效果的。就象画匠学习大师的作品,我们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天气
摄影者喜爱戏剧性的天气。雨,雪,雾,风暴天空-利用天气可以使照片增色并且帮助你传达出一种情绪或者心情。湿漉漉反射着霓虹灯光的
[详细...]
- 人像摄影的光比
-
摄影师采用适当的光比,就能充分利用彩色负片乳剂固有的曝光宽容度。照明良好的人像照,因有讨人喜欢的光照效果和较好的色彩质量,顾客轻易接受,通常能收到满足的效果。
光比:两只用来照明某一被摄对象的灯光,就其产生的总效应来说,它们之间的强度差,就称为光比。
这通常可用数字比来表示。例如:3:1比率是指受到两支光总效应的被摄对象的部位,其亮度三倍于只受到一支光的部位.这也可以用光度单位来表示.例如:高光部位为300英尺/烛光,阴影部位为100英尺/烛光.但“3:1”表示式并不意味着光圈级差为3:1,正如下面要指出的。
通常,形成光比的两种光线,就是补光和主光。
补光:所谓补光,就是通常位于或邻近相机轴心线的、对被摄对象作总体照明用的光源,其目的在于使阴影
[详细...]
- 初玩摄影跟我学摄影技巧之静物篇
-
拍摄古玩、小雕塑、珠宝、彩色玻璃、雕花玻璃、盘子、瓶子、洋娃娃、木刻、家俱、绘画以及类似的物品,不仅对保险等行业有用,而且对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家,也是一种饶有趣味的工作。
(一)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镜头。最理想的是大口径镜头。因为它可以免去一大堆复杂的灯光照明设备,避免闪光灯单调的高反差效果,也能避免反射闪光造成的计算错误。一般来说, F 2或F1.8的镜头,就能使拍摄进行得又快又好。使用大口径镜头时必须注重它的最深是十分有限的。克服的办法是不要使相机太接近被摄物。也可以用稍慢的速度以便用较小的光圈拍摄。但速度最低不得慢于1/30秒,因为速度再慢就难免震动。把焦点对在被摄物最重要的部位,其它部位可以不在焦点上。切记,在使用标准镜头时相机太靠近物体,会歪曲形象。
假如用三脚架,最理想的是一只大约焦距为135毫米的镜头。这
[详细...]
- 数码摄影6大基本概念深入串讲(一)
-
第一章:光圈景深的关系
随着数码时代到来,很多朋友都用上了DC也就是DIGITAL CAMERA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也凭借其便利的使用,或超薄或超绚或超专业的外型已经抢夺了传统相机的半壁江山!
虽然DC已经深入民心了,但是很多朋友对相机技术和专有名词却不是很明白,所以也就造成了很多朋友,买机器第一句话就是问“你的相机是多少W象素的拉”等等这些不是太专业选购的话!所以我想做个相机技术知识普及的系列报道,好让不了解相机的朋友将来买相机可以多和商家侃侃,让他们不能轻易用”象素“来左右你的口袋中的MONEY,也让稍懂点的朋友更加的深入了解!那么首先我们从"光圈景深的关系"来讨论吧!
首先我们来谈「光圈」,光圈的是一组制作在镜头里面可以活动的叶片,藉由
[详细...]
- 数码摄影6大基本概念深入串讲(二)
-
第二章 快门的初识
上一节选集讲到了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其实摄影说白了就是一个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而光圈和快门,都是来控制暴光多少的方法而已!上节说到光圈值越大光圈也就越小,进光量也就越少,反之大家举一反三!暴光也就是取决于进光的多少,过暴会因为光线太强损失很多细节,弱暴却是光线太暗使得画面同样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控制好暴光度,而暴光其实简单的来说是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上节讲述了光圈,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学习下快门的知识!
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
[详细...]
- 数码摄影6大基本概念深入串讲(四)
-
第四章 ISO值光圈快门关系和运用
这一节和大家说说ISO的知识以及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ISO值:
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里面都有这个设置,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普通家用的胶片一般ISO值是100,这似乎一个标准值一样,在这个值下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各种场合的曝光正确,建议初学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值来进行操作。假如低于100,比如50或更低,那么画面质量将有所提高,画面更细腻,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像是照成感光时间加长,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假如感光度值高于100,比如200,400或更高,那么,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CCD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样通过缩小
[详细...]
- 数码摄影6大基本概念深入串讲(六)
-
第六章 白平衡的定义和运用
提到白平衡也是数码相机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参数,比如,要是你在作画,明明是红色的花,而由于你的颜料调不出那种红色,那么你的画肯定会要失色不少!因此,DC中的白平衡技术,也就是让拍摄者来调整出适合当时光线以及色彩的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时光线条件下,怎么使一张白色的纸更好的还原本色而已!
白平衡即White Balance,这个概念来自数码相机的运用中。在数码摄影中,假如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还原也就基本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偏色。我们知道: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物体的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颜色。人眼可以辨别各种颜色,而DC的CCD不具备这种功能;为了能让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与人眼所看到的基本一样,就需要&ldquo
[详细...]
- 色彩物理理论: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性
-
色彩的种类
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做为颜料,可
[详细...]
- 你会正确使用相机的测光方式吗?
-
摄影是光影结合的艺术,但是如何将光运用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大多数相机都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相机,所以相机的自动测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究竟什么是测光呢?简单的说,相机的光圈是控制相机通光量的元件,而快门则控制着曝光长短,只有正确的控制通光亮,才能保证相机正常曝光,胶片或者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能清楚的成象而不会出现欠曝或者过曝的情况。虽然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都可以通过后期数字暗房处理来调节曝光,但是对于过曝过渡的图片,暗部细节和层次已经全部丢失,假如要想调节回来也比较困难,而假如是欠曝严重的照片,修正曝光后则会出现较多的噪点,细节也会有所损失,所以尽量让拍摄的照片拥有正确的曝光,是我们拍摄数码照片的前提之一。数码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测光方法可供选择,如何选择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这里我们就分析目前常见的几种在数码相机中出现的测光方
[详细...]
- 人体摄影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
人体艺术摄影的基本特征与定位:人体艺术摄影应该是摄影师通过对人体人像的写真描绘,在对人体进行审美(或者是进行审丑)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人体的本质属性的摄影创作过程。它可以是对人体本身的直接刻画进而深入人的本质状态,也可以是利用各种环境揭示人与自然、社会的复杂关系,可以选择不同性别、各种年龄层次的模特儿(当然也包括以自身为拍摄对象),可以通过任何一种拍摄技法(包括后期的暗房或电脑加工)或写实、或抽象、或变形,将人体样式艺术审美化或社会观念化。
人体摄影的大致分类:1、古典唯美的人体摄影;2、局部特写的人体摄影;3、抽象与变形的人体摄影;4、观念形态的人体摄影;5、自我镜面的人体自拍等。
人体摄影的基本评价标准:优秀的人体摄影可以是通过精确的光影形色,以写实、变形、抽象、异
[详细...]
- 人体摄影 人体艺术是非之地
-
人体摄影,一个敏感的题材,一个令摄影家们雾里看花的是非之地。不妨说,在我们摄影艺术世界里,风光、人像、体育、舞蹈、静物、广告、建筑等各种题材的作品争奇斗艳。唯独人体艺术、人体写真之人体摄影,还悬垂着厚厚的纱幕……
凭心而论,这纱幕十多年前便已被静静打开。首先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少量的国外人体摄影作品登台亮相。继而从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影展以来的历次全国性摄影艺术展览上,以人体为题材的人体艺术作品崭露头角,但又都以含蓄朦胧的面貌出现。随后,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举办的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像摄影展上,也陆续出现了以人体为题材的作品。一些摄影杂志也陆续少量刊登一些国内外人体艺术摄影作品。少数国内外摄影家,如张晓雄、柴志荣举办了小规模的人体摄影作品展。如郑宪章、
[详细...]
- 我镜头里的甘南
-
去年10月,我随几个摄影发烧友来到甘南采风。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包括夏河、玛曲、迭部等县。这里景色秀美,民风淳朴,既有草原风光,又有藏传佛教名寺,还有藏族的独特民俗,真可谓旅游摄影的理想之地。
在这个藏族风情浓郁的地方搞摄影,自然少不了与寺庙和喇嘛打交道。在离夏河县不到1 公里的拉卜楞寺,我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寺庙群,成群的喇嘛和许许多多的转经藏民。藏民对佛的虔诚真的很令人感动。也许是对佛太虔诚太专注的原因吧,他们对我们的“疯狂”抓拍熟视无睹。
寺庙内的佛像一般是不让拍照的。另外,上了年纪的喇嘛们一直认为照相会把人的魂魄拍走,故他们也是不会轻易让你拍照的。不过,年幼的小喇嘛们只管对照相机好奇,争着抢看相机里的世界,随后便任凭你怎样按快门了。不过,不同寺庙的喇嘛也各不相同,如我们
[详细...]
- 一个街头摄影者的悲叹
-
我们需要理解一个街头摄影者的悲叹 by priscilla forthman
对我而言,或者你是否也注重到街头不被尊重?二十年来,我不断地受到所谓艺术和职业摄影界的”安慰”,诸如:“嗯……不错,但我们不知道你想反映什么?” ,“很棒,但我们喜欢更现代的…….”还有更直接的:“你的作品缺乏足够的冲击力,没有加红镜/多次曝光…。”一句话不能卖钱。
好的街头作品应该是具有朴实的风格,有条理/有细节/有瞬间感的。这里有好几层的意思,尽管可能会有些小的误读,但大多数作品是被轻易理解的。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清楚的/布满乐观主义的/机智的…&helli
[详细...]
- 黑明:拍什么比怎么拍更重要
-
9月21日下午,闻名摄影人黑明出现在平遥土产仓库的玻璃房里。按照安排,讲座下午两点开始,但一点刚过,展室就没了空位。
黑明获过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和中国当代摄影师大展金奖,出版过图文作品集《走过青春》《毛泽东时代的红卫兵》《少林僧人》《100年的新窑子》《与1000人对话》。在摄影界和非摄影界,他都拥有大批“粉丝”。黑明没有做一个纯专业的讲座,而是从他的摄影经历、摄影故事说起,很多人能感受到一个摄影人成功背后的付出。
大屏幕上出现了《100年的新窑子》的影像,而黑明的讲述也选择了以它开头。“这是我经常去的一个村庄,新窑子村,1903年住进第一个人,我的书2003年出版。这个地方,我8年间去了30多次,我刚去的时候,他们都把我当成了特务,后来去
[详细...]
- 新手上DV 数码摄像机术语列表
-
1.摄像机类型
现在市场上的手提摄像机市场由主要四大类型划分,划分的方式主要是靠摄像机的纪录介质和方式。这几种数码摄像机类型是Mini DV、Digital 8、CMOS超迷你型摄像机和数码摄录放一体机这几类。这几种摄像机的操作功能和用途大同小异,只是在记录方式有所区别。
2.图像感光器元件
数码摄像机的感光器件也即数码摄像机感光成像的部件,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目前数码摄像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3.感光器像素
数码摄像机感光器件的像素,以Pixel作为单位,其性能和工作原理与数码相机一样。感光器件的像素即为经计算,CCD或者CMOS器件直接的成像大小
[详细...]
- 新手上DV 数码摄像机常见故障排除
-
许多家庭现在都拥有了数码摄像机,但许多操作和一些小故障的排除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其实一些小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数码摄像机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1、数码摄像机的摄像键不起作用
常见的原因是由于使用者没有把模式转盘拨到“摄像档”,或者是录像带已经用完了;比较麻烦的原因是,由于湿气凝聚造成摄像带与摄像机的磁鼓粘连,摄像机自动保护,摄录按钮暂时失效,无法继续拍摄。前两种原因都可以对症解决,假如是最后一种原因,那么你就需要将摄像带退出带仓,把摄像机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插电一小时以上,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
简要地谈一下如何避免湿气凝聚。当把数码摄像机从严寒的地方拿到比较暖和的地方时,或者在雨后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数码摄像机时,就很轻易使机器发生湿气
[详细...]
- 新手上DV DV清洗带的使用
-
DV是通过视频磁头将视频信号记录到磁带中,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四面环境的影响,难免将一些灰尘沾到磁头上。这样不仅会影响拍摄的质量,同时灰尘还会增加磁头与磁带的摩擦,从而对磁头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定期对磁头进行清洗。
清洗磁头有多种方法,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使用清洗带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清洗带在外观上和普通的磁带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它们的实质是不相同的,清洗带属于精细研磨带。它清洗的原理是靠和磁头接触摩擦去除灰尘,因此清洗带在使用时要非凡小心,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清洗的效果,还有可能损坏磁头。
如何清洗
在使用清洗带前你要确定你的DV机是否需要清洗,一般来说DV使用50小时左右就需要进行清洗,假如你无法确定DV的使用时间,那么你可以将一盒质量好的磁带进行放像。若DV屏幕上的图像有闪烁不稳、清楚度下
[详细...]
- 漫谈 H.264 / MPEG4 编码
-
即将在四月推出的 Sanyo CG65 以支持 H.264 编码为主要的新机诉求,同时也揭开了H.264时代,那么到底什么是H.264 呢,今天我们再进一步做一简要说明。
H.264 属于 MPEG-4 的第10部分,它的正式名称是ISO / IEC 14496-10,各位可以将其想象成 MPEG-4 的进阶版本,H.264 在过去虽有许多名称,但最常被称呼的,即是 H.264 / AVC,即进阶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
Sanyo CG65 的前机 CG6 亦采 MPEG-4 编码,但属于 MPEG4 Part2 / ASP 的规格。我们若是从 Sanyo 一系列采用 MPEG-4 编码的相机策略来看,由于 H.264 相较于 MPEG4 Part2 / ASP,可以得到低流量时,更
[详细...]
- 浅谈摄影题材的选项定位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摄影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器材更新换代突飞猛进、摄影派生门类越来越细,可拍的题材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摄影人必须审势度时,适应发展要求,及时为自己的摄影追求把脉定位,选择适合自己拍摄的题材。
摄影题材选项定位是摄影人的必然选择。当今摄影已经社会化了,摄影的普及,摄影群体的扩大,使部分摄影人陷入困惑。“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拍什么。或盲从追风拍风光,或跟大腕拍人体,数年过去,精力、财力花费不少,收获不大。有的人说摄影之术“一小时能学会,一辈子学不精,”涵容了摄影内容之深,范围之广。假如我们对摄影题材贪多求全,什么都想拍,势必会陷入“苗多不壮”之境地。因此,有必要为自己摄影题材“间苗&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