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
-
有经验的摄影家都知道,使用普通焦距的镜头,通常只能拍摄出普通的照片。美国摄影家L·布朗斯坦认为:“要能够拍摄出真正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照片的一个筒捷的方法,是正确地使用超广角镜头。”他认为,“超远摄镜头由于视角非常窄,最适用于体育运动和野外专题摄影,而超广角镜头则是一种多用镜头,它可以用在建筑摄影、抓拍、风光摄影及其他许多场合。”
美国摄影家M·巴莱和L.贾维兹曾给超广角镜头的概念规定过一个范围。他们认为:“超广角镜头是指焦距在13、20mm之间,供35mm相机使用的可以产生直线影像的镜头。鱼眼镜头由于特殊的视角原因,被摄体常被扭曲,不能形成直线的影像,所以不包括在超广角镜头的范围之内。”
超广角镜头是摄影包中最
[详细...]
- 标准广角镜头——28mm
-
在摄影史上,35mm镜头曾一度被认为是视角很广的镜头,很多摄影家甚至认为,他们可以用35m2n加上90mm或105mm镜头拍摄几乎所有的景物。
然而,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如今,28mm已成了“标准”广角镜头。在许多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当作标准镜头来取代50mm镜头。当然,其中主要原因还是摄影技巧的日益进步。
近年来的摄影实践证明,28mm广角镜头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适中器材。如果你用这种广角镜头靠近前景拍摄,特别在前景部分有人物时,便足以取得很生动的效果;如果拍的是风景,就能取得很大的景深。此外,对大部分室内摄影来说,这种镜头的视角也够广的了,与那些焦距更短的广角镜头不同,至少28mm镜头基本上不会产生破坏性的视觉效果。
英国一位摄影家指出,任何一个熟练的摄影爱好者,用一
[详细...]
- 影调、色彩与构图
-
在摄影构图中,光线和色调拄往可以用来创造画面纵深感和戏剧性的效果。 英国摄影家戴维·加兰特认为,在早晨和傍晚,光线来自低角度,此时的光线是最好的,要充分加以利用。它能自然而然地把各个特殊投影平面分开,突出画面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从而使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加兰特的体会是:强硬的光线能使物体产生细长的影子,因而往往可以创作出戏剧性效果,而柔和的光线则能办人创造一种静温安详和悠然轻松的气氛。光线当然是色调的同义语,但归根结蒂,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的强弱程度和种类,决定着色调的性质和类型。
通过细微的色调变化,而不是强烈的色调对比,可以轻易取得纵深感并因此而产生真实感,反差太大往往产生一种图解式的和平面的效果。摄影大师们运用光线和色调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真实感,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如果拍
[详细...]
- 构图时利用前景与背景的方法
-
前景和背景在摄影构图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作为一张照片的有机组成部分,能起到突出主体、增加照片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用。因此,在摄影构图中,正确地利用前景和背景,可以使照片中的景物更加和谐统一,从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曾作为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台柱的美国摄影家安德烈亚斯·法宁格在为《生活》杂志工作的二十多年中,与当代许多摄影大师都有联系,并从他们那儿学到了许多有关摄影的要领。在他根据这些学到的东西写成的《摄影构图原理》一书中,有许多关于摄影构图的精辟、独到的见解。他指出:“被摄体、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画面印象的最重要的视觉因素之一。如果遇到被摄主体与背景重叠(例如一座暗的雕像衬在一片树木背景上),有讨厌的背景(穿越天空的电话线或电线)抢夺视线,或者旁边是零乱的灌木,与主体无关的停放着的车辆,
[详细...]
- 拍水景的技巧
-
摄影者常坐船在江河湖海上尽情游玩,拍摄水景同样是一件饶有趣味的活动,但也有其独特的拍摄要求。
一般拍水景时,不能曝光不足。因为自然界的水源常常受到天空的映衬,有强烈的反光,宛如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一般。拍摄时如仅依靠相机的测光指示来处理曝光量,常常会出现曝光不足,这是因为天空与一般景物的亮度相差非常大。拍摄具有天空反光的水景时,至少需按照相机测光指示再加2挡左右的曝光量。拍摄波光舟影的画面要讲究用光,根据画面中的明暗关系来突出被摄对象的主体。
为使拍摄的水景有特殊效果。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速快门,比如1/1000秒以上来凝结运动的水,如海浪等。取景合适、曝光得当的话,可能获得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我们在一些表现海浪的摄影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类似手法。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慢速快门获得画面中流
[详细...]
- 解读数码相机之——自动感光度篇(ISO Auto)
-
在特定情况下,摄影者需要设定相机曝光,根据拍摄主体和构图等选择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当光照量发生变化时,例如举办运动会的傍晚利用泛光灯照明时,摄影者必须改变光圈或快门速度以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还可选择另一办法,即改变底片感光度(可以手动改变数字相机的电子系统灵敏度),相当于使用更快类型的底片(假设光照量减少)。 但是,此ISO AUTO功能允许相机自动改变ISO设定,因此摄影者只需设定所需的光圈和快门,然后让相机提高或降低(在四级范围内)感应器的感光度。
此功能在个人设定菜单中,可通过此菜单打开和关闭。当相机改变感光度时,相机观景器中的指示将会闪烁,相机中将显示所用模式(M、A、S或P),例如 单眼相机系列相机中将显示[ AUTO ]和[ ISO A ]。如果已经调整过用户选中的ISO值,则在查看相机影像信息时,此值将以红色显示。感光
[详细...]
- 世界摄影大师论人像摄影
-
人像摄影是整个摄影艺术的基石。纵览摄影史,不少摄影名家都把毕生的精力投注于这一工作中,他们丰富和发展着人像摄影的理论。
加德帕斯.费利克斯
图尔纳松
他被认为19世纪所有摄影家中经历最丰富而最具有才华的法国摄影家。曾指出:“一个摄影艺术家,不论其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如何,都应该把焦点对准人物的脸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神韵跃然于画面之上。”
图尔纳松一生中拍摄过许多著名的学者、艺术家、演奏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人物。拍摄时,他从不允许有道具或背景干扰,不论那种情况,他都要认真地引导被摄者,抓住被摄者的面部表情,从而拍了许多传神之作。读者通过照片上的人物神情可以看出被摄者之间无声的交流。
克里斯.利斯
英国摄影家
[详细...]
- 透视数码摄像机的CCD芯片技术
-
就算只是为了学会在购买DV摄象机时如何做决定,了解一下基本原理也是大有裨益的。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CCD芯片(电荷耦合器)技术。我们来看看CCD芯片(电荷耦合器)如何工作,为什么有的摄像机有多个CCD芯片(电荷耦合器),为什么3CCD的摄像机价格要比单CCD类型的价格昂贵。
CCD芯片(电荷耦合器)是什么?
理解一架胶片照相机如何工作并不太难:快门在特定的时间内打开,镜头将光线集中到胶片之上,胶片上的化学药品进行感光,形成化学影像。 但是要理解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困难一点。与照相机不同,摄象机不是将光聚焦到胶片上,而是将光集中到一个微小的硅片上,这个小硅片叫做CCD芯片(电荷耦合器),它能以每秒30帧(PAL制为25帧)的速率将运动的影像转化成电信号记录。
每个电荷耦合器都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电池类型
-
数码相机需要电池以维持正常运作。一般情况下,数码相机可以采用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电池等作为其电源。
碱性锌锰电池
这种电池是我们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得到的5号电池,他们的没有经过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改造,使用这种电池的数码照相机多为底端产品。因为市场销售面广,所以用户不需担心这种电池的价格,但是,也因为技术普通,其供电量和持久力远远比比不上其他几种的电池。有的时候,他的电不足以带动数码相机的启动,甚至会对数码相机造成影响。
镍氢电池
这种电池是早期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相对于镍镉电池来说,镍氢电池具有更加引人注目的优势。它大大减少了镍镉电池中存在的“记忆效应”,这使镍氢电池的使用更加方便,循环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可达1000次)。此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图像格式
-
图像格式即图像文件存放在记忆卡上的格式,通常有JPEG、TIFF、RAW等。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压缩再储存。
JPEG图像格式:扩展名是JPG,其全称为Joint Photograhic Experts Group。它利用一种失真式的图像压缩方式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中,其压缩比率通常在10:1~40:1之间。这样可以使图像占用较小的空间,所以很适合应用在网页的图像中。JPEG格式的图像主要压缩的是高频信息,对色彩的信息保留较好,因此也普遍应用于需要连续色调的图像中。
TIF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也只能做到2~3倍的压缩比)能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但占用空间却很大。例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外接电源
-
外接电源即直接使用交流电给数码相机拍摄用电的适配器。不同的数码相机使用的适配器性和和参数不同。对于常用作室内拍摄的用户,配置一个AC适配器来供电是最适合不过了。这样一来,不仅大大节省了电池的使用费用,还可以减少加快电池充电的时间。积少成多,电池花费中所节省下来的钱还是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可能这种有线摄影的方式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让你有些不习惯不过时间一长就会发现,使用 AC适配器供电的数码相机反应快,能量足,绝对是高效率的表现。购买AC适配器最好是原产出品,实在不行要找替代产品一定要请电器行家参考。
数码相机的用电量非常惊人,特别是在开机和拍摄的时候。除了购买电池外,应该给数码相机电池配上外接充电器,或者给数码相机配一个外接电源。由于数码相机用电量大的特性,外接电源能提供足够大的工作电流,一般小型便携机型建议1.5A以上,耗电量较大的机型建议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电源使用时间
-
电源使用时间即数码相机使用原装电池能拍摄的照片数目。数码相机通常可以采用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电池等作为其电源。用电池作为电源,不仅更换简单,而且使相机携带方便,操作灵活,而且电池选择的范围比较大。
刚刚买回来的充电电池一般电量很低或者无电量,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充电。对于充电时间,则取决于所用充电器和电池,以及使用电压是否稳定等因素。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的电池,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6小时,镍氢电池一定要超过14小时,否则日后电池寿命会较短。一般需经过数次充电/放电过程,才能达到最佳效率。且电池还有残余电量时,尽量不要重复充电,以确保电池寿命。充满电后的电池很热,应该待冷却后再装入相机。
数码相机吃电能力很强,如果你使用的是不匹配的电池或是不注意节省,电池就会在你没拍摄几张照片时耗尽。以下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噪点
-
数码相机的噪点(noise)也称为噪声、噪音,主要是指CCD(CMOS)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的粗糙部分,也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通常由电子干扰产生。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布满一些细小的糙点。我们平时所拍摄的数码照片如果用个人电脑将拍摄到的高画质图像缩小以后再看的话,也许就注意不到。不过,如果将原图像放大,那么就会出现本来没有的颜色(假色),这种假色就是图像噪音。
除了噪点外,还有一种现像很容易噪点相混淆,这就是坏点。在数码相机同一设置条件下,如果所拍的图像中杂点总是出现在同一个位置,就说明这台数码相机存在坏点,一般厂家对坏点的数量有规定,如果坏点数量超过了规定的数量,可以向经销商和厂家更换相机。假如杂点并不是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则说明这些杂点是由于使用时形成的噪点。
噪点产生的原因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感光器件
-
提到数码相机,不得不说到就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件。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器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数码相机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就是感光器的发展道路。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感光器件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CCD尺寸
-
说到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如果分解CCD,你会发现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
第一层“微型镜头”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
[详细...]
- 亚当斯的区域嚗光理论
-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
[详细...]
- 卡蒂埃—布勒松论摄影构图
-
“构图”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本来意思为结构、组成或联结,而在摄影中则是指画面的安排,确定画面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便最终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整体。这也就是摄影者为了表达思想内容而创造的整个造型结构,其中包括光与影,线条与色调等造型要素的组合。
迄今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也许是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他锻炼出了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以至于他拍出的照片常常带有信手拈来的风格,但却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构协调的作品。有趣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50nlm的标准镜头拍摄的,而极少用351nm或99mm等镜头拍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精辟的见解。l952年,他在《决定性的瞬间小—文中指出:
“一幅照片,要把题材尽量强烈地
[详细...]
- 风景摄影技术探讨
-
① 曝光
测被摄体光,减少陪衬色光的干扰。风景摄影多采用括弧曝光法,如面对一景物,测光为f8,1/125s曝光组合。在此基础上,再各拍一张f8,1/60s和f8,1/250s的曝光组合,也就是基础曝光组合,增一档和减一档曝光各一张。黑白风景摄影的括弧曝光法是二楼,即f8,1/125s,加二档f8,1/30s减二档f8,1/500s。
②彩色正片品质的控制
购买同一乳剂品的胶卷进行试拍,在标准状态下冲洗,并在色温5500K的标准灯箱上看片。并对色彩进行必要的校正。
③景深控制
风景摄影,以大景深为主,多用小光圈拍摄,风景曝光模式,也就是小光圈拍摄,保证景深大的模式。
④稳定相机
风景拍摄多用大相机,在野外操作,相机稳定是非常重要因素。三角架、快门线
[详细...]
- 几个数码相机拍摄的基本概念
-
光圈
什么是光圈?简单地说光圈就是一系列表示照相机镜头通光孔径大小的数字,现在国际统一用f制光圈 来表示。数字越小通光孔径也就越大。通常我们用的光圈完整序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其中f/1的单位时间通光量是f/1.4的两倍,f/1.4是f/2的两倍,f/2是f/2.8的两倍……以此类推。一般数码相机的光圈集中在f2- f11之间。因为光圈是统一标准,所以所有相机同样数值的光圈单位时间通光量都是一样的。
快门速度
什么是快门速度?快门速度麽可以很容易从字面上找到答案,在胶片相机中他就是快门帘释放瞬间的速度,在数码相机中则是指CCD从上电到曝光结束
[详细...]
- 如何客观评价一幅摄影作品
-
经常看到网上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得失争论不休,有时候就连所谓的“高手”们的观点也大相径庭,使初学摄影者莫衷于是。所以,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如何评价别人摄影作品的文章。翻阅了大量摄影书籍,但这方面可资参考的文章简直太少了。在网上搜索了半天依然如此。自己虽初学摄影,但职业的关系,经常写一些文艺评论,也在省市获过一些奖,总感觉凡艺术作品,不管是书法、绘画、摄影,其审美的宗旨总是相通的,于是斗胆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大众的审美观就是评价标准——兼谈艺术作品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我国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过:“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讲的就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客观性指作者表达的思想是唯一的,主观性指人们在鉴赏中可以充分发
[详细...]
- 浅析灵感在艺术摄影中的体现
-
提要:
1.阐述灵感产生的原因以及它是怎样融入艺术领域之中的,产生的效果和结论又是怎样。
2.浅析在摄影过程中本人与“大师们”是怎样领悟灵感的含义,例举拍摄实例来证明这一事实。
3.综上所述内容,归纳总结灵感在艺术摄影中的体现。
一、分析灵感出处,找出成败原因
无论从事任何艺术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大抵都会依靠一点“灵感”,什么是“灵感”,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呢?灵感是脑力思维的一种反应,是构思过程中突然触发的灵感和感应。不易捉摸,所谓“灵机一触”就是如此。
善于多动脑筋构思是从事艺术摄影不能缺少的,而脑筋如何动,动了之后是否必然有结果,这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心情而异的事情,有的人肯动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图像分辨率
-
图像分辨率为数码相机可选择的成像大小及尺寸,单位为dpi。常见的有640×480;1024×768;1600×1200;2048×1536。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在大部分数码相机内,可以选择不同的分辨率拍摄图片。一台数码相机的像素越高,其图片的分辨率越大。分辨率和图象的像素有直接的关系,一张分辨率为640×480的图片,那它的分辨率就达到了307,200像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0万像素,而一张分辨率为1600×1200的图片,它的像素就是200万。这样,我们就知道,分辨率表示的是图片在长和宽上占的点数的单位。
一台数码相机的最高分辨率就是其能够拍摄最大图片的面积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快门速度
-
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快门类型
-
快门英文名称为Shutter,快门是相机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一种装置。
目前的数码相机快门包括了电子快门、机械快门和B门。首先说说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区别。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控制快门的原理不同,如电子快门,是用电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的,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机械快门控制快门的原理是,齿轮带动控制时间,连动与齿轮为铜与铁的材质居多。前者受到风沙的侵袭容易损坏,后者虽也怕风沙的侵蚀,但是清洁方便。
再说说B门,当需要超过1秒曝光时间时,就要用到B门了。使用B门的时候,快门释放按钮按下,快门便长时间开启,直至松开释放钮,快门才关闭。这是专门为长曝光设定的快门。
快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器件,不至于曝光,快门总是关闭的;拍摄时,调整好快门速度后,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曝光模式
-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快门和光圈优先: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防抖功能
-
初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即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老是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未能正常对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门速度过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条件下,拍摄到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应该达到焦距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例子:佳能A75的镜头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广角端,快门速度应该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证拍摄的照片较为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应该要达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现场的光线条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而言,防抖技术则是更加必要,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要达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只能望远兴叹了。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遥控功能
-
遥控功能指数码相机的遥控附件,可以控制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或者其它操作,并不是所有数码相机都具备这种遥控功能。在照相机上的遥控主要有两种,有线遥控和无线遥控。
有线遥控:
有线遥控摄影附件通常就是指遥控线,这种遥控线一般长达数米,使用时,把这种遥控线的一端插入照相机上的专用插口,摄影者通过遥控线另一端上的触发钮来控制照相机。使用这种有线遥控附件,可在较近的距离内进行遥控摄影,摄影者在距离照相机3米处控制照相机拍摄。
无线遥控:
无线电遥控式的遥控摄影附件,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感应来控制照相机拍摄。大部分的准专业和专业数码相机都配有无线遥控器。无线电遥控摄影附件曾经是专业照相机遥控摄影的主要装备。无线电遥控附件最主要的特点是,遥控距离远、一般不受遥控方向或角度的制约,有多种遥控模式可供调选等。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场景模式
-
一般而言,数码相机内预先调节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及闪光灯等参数值,以便于那些经验不足的用户拍出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数码相片。不过用现有的模式也未必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相当一部份朋友使用的是数码相机的AUTO(自动)模式,而在特定的拍摄环境中,其相片质量当然难以保障。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初级用户的使用,数码相机厂商在数码相机内加入了数种场景模式,这样就更加方便拍出高质量的照片。目前,数码相机内的场景模式少则有四、五种,多则有二三十种。以下最常见的八种模式:
风景模式: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人像模式: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大,做出浅景深的效果。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详细...]
- 详解数码相机之录音功能
-
录音功能即通过数码相机上自带的麦克风,进行录音的功能。由于不是专业的摄像机或者录音笔,数码相机所录取的音频均为单声道。数码相机的录音功能可大致分为三种:现场短片录音,标注语音文件和纯录音。
现场短片录音功能真正实现了数码相机的DV化,通过机载的麦克风,数码相机可以一边拍摄短片,一边进行现场录音。所录音频和视频同样储存在一个文件里。很多时候,有录音功能的数码相机都有声音回放功能。
标注语音文件的功能是数码相机声音和图像不同步的功能,在拍摄短片、图片的时候,不能同时录音,只可以在拍摄之后再加上语音注释。
一般数码相机如有麦克风,都可以进行录音。拥有以上两种功能的数码相机,只要暂停图片和短片的拍摄,就可以单独录音。
[详细...]
- 数码相机如何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
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可以说任何人都需要,但在同一时期,数码相机的价格往往随分辨率的提高而成正比地上升,又制约了人们对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需求,因此选购者要在分辨率与价格之间寻求一最佳平衡点。
在考虑数码相机分辨率时,只要考虑在购买时够用就行了,不同的购用对象,所需要的数码相机的像素水平大体为:
1、有些数码相机CCD芯片的像素总量,会远远高于实际拍摄影像的像素水平,这意味着CCD芯片上有部分像素总是未被利用,在选购数码相机时,对CCD芯片的像素要本着够用的原则。
2、只拍摄制作网页图像,分辨率达到640×480即可。
3、拍摄供打印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以纸为载体的照片,则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宜高不宜低,最好用专业级的数码相机;要加工成巨幅照片,可以说购买再高像素的数码相机都不显浪费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