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天气状况的摄影技巧(下)
-
雪
冰雪,象沙滩一样,可以欺骗测光表:明亮的白色导致欠曝-因为-不要忘记-测光表自18%灰度获得读数。最容易的补偿方式是从灰卡或者景色中你知道是中间的色调上获取读数。确保它是在你主体同样的光线下并且测光表并不是从明亮的背景上获取读数。如果是重要的拍摄,就采用包围曝光。
假如你拍摄许多张同一景色的照片,而且你已经确定自己的测光表欠曝多少的话,你可以把曝光补偿转盘设置在自动补偿上。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样的转盘,你可以改变ISO值以“欺骗”测光表。举个例子,假若你使用ISO 200胶片测光表读数为F/16在1/250秒的话。自灰卡你得到F/11在1/250秒读数。只需改变ISO值至100来补偿一档。(记住,减半ISO值加倍所需到达胶片的光量。)不要忘记在拍摄后转换回原来的设置。
[详细...]
- 摄影有哪些误区?
-
摄影之奥秒,就是它包含了很多元素,您可把它看待成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用相机去创作,某程度上跟画家用油彩画笔创作一样,但摄影却又很重视器材的摄影师必须了解相机和镜头的特点。可是,正因为摄影那么的博大精深,涉及的元素又多,不少人都会对之产生很多误解和谬见,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更不知不觉被误导了。因此,我们特地炮制了这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些常常被人误解的摄影问题。
误解一:镜头反差越高,解像度就越高 有些拍友,当使用某镜头拍摄时,会发觉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有很高的反差(一般称为较「硬」),又或者看起来很鲜明,便冲口而出说某某镜头解像一流。一旦看反差弱的照片时(即常称作为较柔时),便声声道镜头解像不良。这一种说法,似乎有点武断,其实解像度和反差是两样东西来的,不应一概而论,当然又有些相关的地方。 甚么是解像度? 解像度(Reso
[详细...]
- 夜景摄影技巧
-
你想寻找摄影机会吗?除了那些能产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尔会听说一些摄影师利用日落的余辉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摄--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可有多少时候你听到关于摄影师利用另外9到10个小时去拍摄神奇的室外夜景呢?这真是个遗憾,缺乏想象力将是从事摄影师工作最致命的弱点。
对于夜景摄影,每一次拍摄都需要周密的策划,因为通常直到底片冲洗出来之后,我们才会看到拍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事先构思要拍摄的照片,然后设计一种达到这个目的的拍摄方案。想一想,要是我们把相机快门打开10个钟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假如给前景足够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辉保留原有的光线效果,眼前的景象又会怎样呢?
器材
一付结实的三脚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图三脚架,另外把一个勘探用的三脚架修改了一下做摄影用。快门线也是必须
[详细...]
- 黑白胶片显影--需要的设备
-
在显影中你所需要的所有设备,都摆在图52这张照片里表现出来了。这里需要买的东西并不多,而且这些东西你都可以在附近的摄影店里边稍稍一点投资就可以买全。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呢?
1.可在有光的情况‘下使用的显影罐,这是一个塑料的显影罐也可能是金属的,它们有三个到四个部分:A:显影罐的罐体,用它来盛着各种不同药液o B:一个片’盘,或者是几个片盘,用它来把胶片缠绕上。C:一个不透光的罐盖。
2.暗室计时器,你需要一个精确的计时器,尽可能买一个比较大的,表面大而清楚容易读出它的数字来。
3.瓶子,你需要若干瓶子,至少需要3个装不同化学溶液的瓶子,因为这些药液较长时间暴露在有光的地方时,会受到影响,会变质的,所以瓶子应当用暗色的玻璃或暗色的塑料。 你买的这些瓶子应当有一个夸脱的容
[详细...]
- 黑白胶片显影--显影的基础知识123
-
显影是一个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在胶片上曝了光的潜影转变成永久性的影像,尽管你的最后的目的是要得到一张好的照片,但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首先必须要制成一张好的底片。
我们已经把制成一个好底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在第四课上讲过,那就是要使胶片曝光,要正确曝光。在这一课里面,我们就要论述第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正确曝光,这下一半就是要把胶片正确显影。
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暗室,现在你不必发愁,在这一课所要讲到的是技术,你了解了这些之后,你就可以把你自己曝了光的胶片很快的而且是很容易的使它显影,既使你还没有一个暗室。显影的各步骤
显影包括这样几个简单的步骤:首先你把已曝光的胶片浸入一种化学药品中它叫做显影液,这个显影液对于胶片的反应是有选择的,它只使部分变成金属银。怎样选择呢?就
[详细...]
- 体育摄影成功的关键
-
一、纪实性与艺术性:
许多体育摄影大师的作品充分表明,某一场体育比赛的纪实照片完全可以用富于艺术创造性的手法来拍摄,而一张艺术性的体育照片也不一定没有纪实价值。一般的报纸要求照片具有纪实性,能反映比赛的决定性时刻。需要向读者介绍的不是照片的拍摄技巧,而是公众在当时所关心的事情,例如出人意料的得分、名手的失利,新秀的崛起,以及祝捷仪式等。而摄影杂志或其它艺术刊物则要求照片构图优美,内容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经久不衰。
二、业余摄影的有利之处:
业余摄影爱好者最大的有利之处是没有精神负担。他不必记录超级明星的动作。他可以从容地寻取拍摄场景,选择拍摄对象。对于艺术性的体育摄影作品,比赛者的名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照片上运动员的姿态以及摄影者的表现能力。一场小比赛的优美的照片,无疑比
[详细...]
- 浅淡鸟类摄影
-
鸟类摄影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摄影主题,能够找到主题已属不易,还要顾到影像品质及内涵则更难,得靠精湛的技巧再加上好运道才可能成功。
鸟类生态的摄影作品应完整地传达主角与其所依存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真相,而完全不加以人工干涉,使得观者能够籍由图像明白真实的现状,进而欣赏到鸟儿生动的表情与动作,神游于它们的世界中,造才是一张成功的鸟类生态照片。
只是初进入鸟类摄影的领域时,能够拍到一张清楚的野鸟「大头照」就已属不易,更惶论成功的生态作品了。
鸟类通常不易接近,长焦距镜头一直受到野生动物拍摄者的青睐。通常焦距280mm以上的超望远镜头,都有资格被称为大炮。800mm镜头较适合在开阔地形使用,如拍摄水鸟 时,通常水鸟都栖息在河口、泻湖等湿地,且不易接近,此时若拥有长焦距镜头,就愈容易抓住他们
[详细...]
- 怎么拍逆光的树叶
-
一般的初学者在拍摄树叶时,总喜欢以「顺光」的角度拍摄,取其青翠、碧绿,令人有欣欣向荣之感。
但是,逆光拍摄的树叶,阳光从树叶透出,树叶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更是令人惊艳。
无论是单叶大特写,或是只取其数叶,均有其不同的感觉。
1. 取逆光的角度进行构图。
2. 若树叶的周围亦为微光的环境,可以降低EV值,有机会让树叶的背景变得更暗些,主题也可以因此而更加彰显。
3. 远方的树叶有时会容易因风的吹动而摇曳,若有需要可以提高ISO值至 ISO 200,以提高快门速度。
[详细...]
- 黑白胶片显影--显影的步骤(一)
-
第1步: 把胶片缠绕在片盘上
你需要一个完全黑暗的地方来做这件事,如果你没有一个暗室,一个暗的小间也可以。要先试验一下这间小屋能不能用,你就站在这个小屋里,站三分钟看一下小屋里有没有漏光的地方,假如看不到有漏光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可用,如有漏光就用毛巾或其它东西把它堵上。
在整个显影工作当中把胶片缠绕到片盘上是唯一的一个要用一点技巧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你不能够出错的地方,所以应当很好的练习,你可以先用一卷废片来做练习,直到你能够在全黑中做这件事做的很有自信,你可以把眼睛闭上做或在全黑中来进行这个练习,你把这个练习做好了以后要省你很多的事,减少你很多浪费并可避免你将来冲坏很有价值的胶片,因此做这样的事是一件很重要的投资,你要反复的练习,直到它变成一个很习惯的事情。其实在片盘上缠胶片是件容易的事,只要把
[详细...]
- 黑白胶片显影--显影的步骤(二)
-
第4步:倒出显影液
当你的计时器按照所要求的显影时间响起来的时候,赶快把显影液倒出来,准确的计时是很重要的。 如果显影液是可以再用的,就用漏斗把它倒回盛贮藏显影液的瓶子,这个瓶子里已按照规定把补加液加进去了,如果这个显影液不是可以加补加液再用的那一种,而是配好了只能用一次的,那就应当把它在水槽里倒掉。
第5步:注入停显液
要很快地并且连续不断地来注入停显液,要把显影罐进行搅动,就象你搅动显影液一样。在停显液中停显的时间并不严格,用醋酸作停显液的时候,半分钟就足够了。
第6步:把停显液倒出
把用过的停显液倒入水槽的出水口。——有些停显液商品有指示剂,可以用到停显液变色为止,也就是说,在没有变色之前,它们还可以再用,因此这样的停
[详细...]
- 黑白胶片显影--显影的步骤(三)
-
水洗完全后,就把胶片放在一个器皿中,里面有少量的防渍剂,防渍剂的稀释要准确按照制造者所提供的说明,如果防渍剂太浓了对胶片是有害的,搅动约30秒钟,防渍剂能够减少水的表面张力使水不能粘着在胶片上,结果是有助于使胶片上不至形成一些不快的由于水滴在干燥中所产生的水渍的条纹,并且能够使得干燥加快而不至于在干燥中有灰尘在胶片潮湿的时候落在胶片上,要把防渍剂稀释,不要把防渍剂的容液直接往片盘上倒,因为这样能产生气泡。而是要把溶液装在一个器皿里,然后把片盘放进去,就象图5·15上表示的那样。
第11步:把胶片挂起来晾干
这些步骤完了之后,把胶片用一个夹子夹住,把胶片挂起来。如图5·16、5·17所示。 首先你要把多余的水去掉,为了去掉多余的水,有各种东西可以用,有海绵夹(它是一种夹
[详细...]
- 影像表现领域的新空间—商业摄影中的数字技术
-
在前些年广告界已经有了一个共识: 传统的修片、喷绘技术和暗房特技加工作为再制作,已经到了极限,要提高和突破必须依靠新技术,这个技术就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摄影和影像数字化处理技术,它开创了影像表现领域的新空间,并使创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目前在广告摄影中,产品诉求点的强化,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调整、改变和整合,影像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
当前国内在商业摄影中运用数字技术主要有两种途径,运用得比较多的是用反转片拍摄的正片或负片拍摄的照片经扫描后进入电脑进行处理,再有就是用数字机背直接拍摄。就技术的发展而言,我认为前者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到现代数字信息传播方式的短暂过渡时期。
多年来用银盐作感光材料记录和表现的影像是业内人士驾轻就熟的技术,然而经电脑放大观察就会不难发现用银盐记录的影像点阵是不规则的
[详细...]
- 新闻摄影记者谈数字摄影
-
编者按: 速度与效率是数字技术带给摄影的最显著的特点,而这一点正好为新闻摄影在传播信息时所倚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前些年数字摄影器材还比较昂贵,还不那么普及的时候,不少新闻摄影记者就已经涉足数字领域。据我们所知,如今在北京的各大报社、通讯社,数字相机的普及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谈到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摄影记者们感慨良多。
“在摄影的所有门类里面,新闻摄影最容易接受数字技术”
王文澜 (《中国日报》摄影部):相比而言,我是进入数字摄影领域最晚的,但改变是最彻底的。数字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让影像的制造更加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我是比较传统的人,开始接触数字相机的时候,我不习惯,还是喜欢胶片,觉得有底片,心里踏实。逐渐习惯数字之后,最近在拍摄新闻方面,我没再用过胶片。我只在傻瓜相机里装胶片,不过
[详细...]
- 旅游摄影实用指南(一)
-
阳光, 夏季,假期… 有些人会在家里安静地渡过。但是对于摄影者来讲,正是外出摄影的好时候。外出的每一天,摄影者会从早到晚的拍摄风光,人物和建筑物,纯粹的铁人三项赛。但是如何在这三项中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呢?我们的这个实用指南的目的就是为您提供必须知道的一些小窍门。
器材篇 (总论)
远行的人总是首先要考虑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想长时间拍照的话,必须要考虑器材的重量和携带的问题。摄影包的选择是个人们有经常忽略的问题。无论是尼龙的还是帆布的,硬的还是软的,摄影包的作用有两个:首先是要保护器材,其次是要携带方便。毫无疑问,双肩式的摄影包对携带器材,尤其是很重的器材是很有效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双肩摄影包却是非常繁琐的。一个单肩包从摄影的操作方面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希望携带大镜头或者三脚架的话,却是非常的不方便。如果
[详细...]
- 旅游摄影实用指南(二)
-
(二)旅游人像摄影
如果说风光摄影是慢工出细活,好比一个拼图游戏,那么旅游人像摄影就要求快速的反应。无论是抓拍还是要求人物摆出姿势来,拍摄时都要求取景迅速而准确。
旅游人像摄影必须掌握的:
只要是拍人像,我们都不可避免的受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怎么看,怎么拍, 这一过程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有的人是冲动型,有的是比较有耐心:有的会用连拍,象冲锋枪扫射,有的则慢慢的拍一两张;有的会要求人物摆出姿势,有的则耐心地等待合适的人选进入事先选好的背景;有的会用24毫米的贴在人物上拍摄,有的则会躲的很远,用200毫米… 无论如何拍摄,最重要的是自己在一个习惯的,宽松的环境下拍摄。这种宽松的环境也有助于摄影者与拍摄人之间的交流。
为了达到这种宽松的环境,摄影者绝对不可以以一种类似于猎人与猎物的
[详细...]
- 旅游摄影实用指南(三)
-
(三)旅游文物古迹摄影
无论到敦隍,到吴哥窟,到巴黎还是到纽约,这些充满了游客的地方总是有不少文物古迹的。除了有旅游纪念照以外,也许也会有好的摄影作品出现。
旅游文物古迹摄影必须掌握的:
第一要点就是要适应当地环境和光线。根据不同的地点,这些文物古迹也许是敞开的或者封闭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也许可以让你躲开大量的游客,找到几个好的视点。
在封闭式的场所(10到18点开放的),你根本不可能去考虑早上日出或者夕阳时分的光线。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找最强烈的,最白的光线。然后根据它来运用光线的散射或者折射。这是拍摄庙宇的回廊,走廊等地的最好光线。事实上拍摄一个被人遗忘在小角落的小雕像要比拍摄一个充满游客的而且是光线不好的大建筑物更容易出照片。因此要学会逆向游览,去发现那些自动傻瓜相机照顾不到的地方。
[详细...]
-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
春节假期就要到了,忙忙碌碌的收拾着外出旅行,拍片的行装,想到了关于寒冷天气相机使用的问题,于是在网上一翻搜索,终于在NYI(大名鼎鼎的纽约摄影学院)网站的每月提示看到了一篇短文,虽然里面介绍的方法比较简单,但让大家一起看看能有些启发,给个参考。文章如下: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无论你关于冬季这段美好时光的念头是在冬季的仙境中冰钓,或是踏雪行走、简单的雪中漫步,都会有很多不错的拍摄机会。你要做的只不过是走出去,并且采取正确的步骤。
我们收到的信表明,如何采取正确的步骤在严寒中保护相机,是经常使人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最近我们收到的一封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摄影师的EMAI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非常高兴能够远行,但是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这里寒风大作的季节保证我的
[详细...]
- 拍摄冬天的奇景
-
在寒冷和多雪的日子里睡觉确实是很舒服的,但是那样你也许将错过一些令人惊喜的拍摄机会,与其蒙头大睡等待春天的来临,不如收拾行装去捕捉冬日里的神奇景观。
拍摄雪景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能轻易使测光表发生错误),但它也能给你回报,让你在回家时带回无与伦比的精彩照片——不管你处在洛基山的暴风雪中还是冰雪覆盖的中西部风景中,需要的拍摄技巧是保持雪的明亮,否则将会使会使你的照片显得灰暗和毫无生机,甚至在恶劣的条件下,只要了解如何用胶片去表现雪,你就能在"照片中"让“雪”显得“更白”并且能在你的影集中增加一些值得纪念的冬景照片。
寻找色彩
对于大多数人的户外摄影来说,日出或日落时是神奇的时刻,光线在雪地上投下金色的光辉,深蓝和
[详细...]
- 侧面人像用光
-
拍摄侧面人像对被摄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人们一般不大有机会从这种角度端详自己的形象。美国摄影家M·理查德认为,要拍好例面人像照,除了要求被摄者姿势摆得好外,还得运用特殊的照明方法,从而赋予照片一种特殊的美感,并具有力量的神韵和深邃的空间感。
理查德的经验是,首先应使被摄者侧肩与透镜光轴成45度角,不能与透镜光轴平行。并使他坐得高一点,使鼻子与透镜光轴垂直。在拍摄男子像时,理查德喜欢让他们的下巴稍微低一些,头部略向背景靠。但女子侧面像的头部无论向哪个方向——上仰或下俯,左侧或右侧,效果都很好。眼睛的方向也很重要,被摄者的眼睛瞳孔最好与透镜光轴垂直,头稍仰时往上看,低头时则往下看。
关于侧面人像用光,理查德总的想法是从眉毛到面颊这一部分布置强光,尽量避免把被摄者的额头、
[详细...]
- 后帘同步与夜景慢门闪光拍摄
-
[sunboss]:问几个问题。鞠躬!
现有器材EOS50E 28-105,
1、自选功能C06可设第二快门帘同步请问什么是第二快门帘同步,什么时候用得上。说明书上没有写。
2、前天出去玩,晚上在室外拍的照片洗出后背景一片灰蒙蒙的。我用的是P档加内置灯。请问如何拍效果会更好,是不是必须有外置闪灯配合。等待各位指点:-)
[Fan]:后帘同步与夜景慢门闪光拍摄...
先解释一下何为后帘同步(即你写的--第二快门帘同步)。
一般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快门都有两个快门帘幕,第一快门帘幕和第二快门帘幕。(也称为前帘和后帘).
基本的动作程序为∶按下快门-->前帘开放-->胶片感光-->后帘关闭。
现在一般相机的快门开放时间为∶
[详细...]
- 伦勃朗式用光
-
伦勃朗是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式用光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因而得名。
伦勃朗式用光技术是依靠强烈的侧光照明使被摄者脸部的任意一侧呈现出三角形的阴影。它可以把被摄者的脸部一分为二,而又使脸部的两侧看上去各不相同。如果用均匀的整体照明,就会使被摄者的脸部两侧显得一样了。
这种用光技术相当有效,因为它突出了每副面孔上的微妙之处,即脸部的两侧是各不相同的。其用光效果还可根据摄影者的意愿用辅助光任意调节:虽然伦勃朗式用光的高反差形式令人感兴趣,但适当运用反光板和辅助光,尽量减少反差,能取得加强整个肖像的效果,从而拍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一般采用伦勃朗式用光需要两盏灯照明,经, 改
[详细...]
- 选购照相机要注意哪些方面
-
一般来说,照相器材商店所售照相机,均在出厂时经过检验,可以放心使用。但这也和其他商品一样,难免不出现疏漏和质量上的差别,仍宜进行挑选。选购时,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外表要清洁美观,电镀明亮,漆面光滑均匀,装饰花皮粘贴牢固平整,后盖接缝严密,不能稍有陈旧感觉。打开后盖,内壁漆面应乌黑,不允许有任何光泽。
镜头不应有任何尘埃、油渍、指印、霉斑和划痕,直观应像观察清澈的水底,深沉而无任何反光。优良的光学玻璃难免会产生气泡,只要不大或不靠近中央,并不影响质量。镜头的镀膜,以多层的为好。
光圈快门转动调节环或盘时,应轻松平滑(不能松动),不宜过紧。将快门拨至B,打开后盖,然后将镜头对着亮处,一面用手按住快门钮一面转动光圈环,观察光圈的变化,应该平稳均匀。再逐一变换快门速度按动快门钮,一面观察开合的速
[详细...]
- 利用窗户射进来的光拍人像
-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喜欢利用从窗户射进来的光来画人像,因为这种光造型能力强,又有很好的投影。传统的画室窗子都是朝北开的,(最少在北半球是这样),整天都有稳定的非直射阳光的照明,直到发明了灯光摄影。
控制光线的方法
浅色墙壁的小房间比起大而暗的房间来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因而背景也亮一些。
反射光的强弱和背景的色调,可以用拉开或关上窗帘的办法来调节。但是,最值得追求的还是直射光的光效。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用百页窗或厚窗帘模拟出硬调的直射光的效果。可以用薄窗帘把斜射下来的光线变成散射光,还可以让它带有某种颜色。浅调的窗纱(不带格子的)可以当柔光器用,能使光线柔和。日光洒在彩色窗帘上所起的作用,和加了彩色浓片的泛光灯一样。
一天中午,光线的变化在室内所起的偏色与在室外拍
[详细...]
- 人像背景的选择原则
-
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背景的作用十分 重要,通过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人 物的内心世界。
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 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 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画被摄人 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照片所欲阐明的主题来选择背 景 拍摄人物照片,摄影者通常具有很明确 的创作主题,由于主题的不同,摄影者在选择背景时就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予以合理 的取舍。譬如欲显示被摄者的职业特点,我 们可把其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 然光线拍摄,力求画面产生常态的气氛,把 环境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 来衬托人,用环境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假如照片反映的是人物的容貌、气质, 那背景就应以简洁、朴素为佳,这样,就
[详细...]
- 尼康诺斯V型水下摄影相机及水下摄影(上)
-
选择水下摄影设备
水下摄影应选择什么样的设备呢?这当然要视拍摄对象而定。拍摄水生物特写照片所需用的器材与拍摄珊瑚礁风貌或沉船资料所需的器材肯定不同。
如今市场上最完善的水下摄影器材当数尼康诺斯水下摄影系列相机。该系列相机设计成一种可扩展的系统,可先购置一台带水陆两用取景框和35毫米标准头的单机,用此在陆地和水中都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然后可买一只配套的高速闪光灯,随着自己水下摄影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水下摄影任务的需要增加,还可添置各种镜头、闪灯和其他配件。可选的镜头包括:80毫米长焦镜头、28毫米中景广角镜头、20毫米广角镜头和15毫米超广角镜头。另有一套配合80、35和28毫米镜头分别可拍摄1:2.2 、1:4.5 和1:6倍数照片的近摄装置。
可选用的闪光灯有两种型号:尼康诺斯SB103用于微距和标准镜头十分理想;加强型的尼康
[详细...]
- 尼康诺斯V型水下摄影相机及水下摄影(下)
-
尼康诺斯水下摄影系列相机使用技巧
水下微距摄影是出奇地容易,是因为无论从聚焦、曝光和构图方面都免去了大量估计因素。海洋生物的小巧玲珑给水下摄影增添了崭新的色彩,常使拍摄效果尽如人意。
尼康诺斯水下摄影专用35毫米相机系列为最耐摔、多用途、好携带的相机,成为在狭小空间里进行拍摄的理想工具。虽然35毫米标准镜头的拍摄距离局限在2.75至无限远之间,但通过各种镜头附件的使用,最近拍摄距离还可以进一步缩短。
近摄接圈
近摄接圈为一铝质圆柱形接环,两头均有精密的卡口与尼康诺斯相机机身和镜头相连。相连机身的一头采用“O”型密封圈作了防水处理。接圈内并无放大用的玻璃镜片组,因此所拍照片的清晰度完全取决于相机本身。为防晕光,环内侧设有吸光细槽并涂以黑色保护漆。
调焦
[详细...]
- 关于摄影现象的一些另类看法
-
先讲一个老而又老多个版本但内容差不多的故事(先声明:该故事仅适用于中国大陆):一个颇有名气的摄影家(或摄影师)在教训他那贪玩的儿子:你可要好好学习,否则以后没法上大学找工作,看你能干什么?他那调皮的儿子满不在乎地回答:那还不好办,大不了以后跟你搞照相呗。
呜呼!哀哉!
我这几年来订阅了“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中国摄影”等报刊,读了许多文章,看到了许多现象,也思考了许多,但都没有成文字,今日把一些还想得起的记录在案。
一、布列松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我国搞摄影都熟知的法国著名摄影家,他认为对于某个事件而言,不是任意瞬间而是只有“Decisive
[详细...]
- 关于快门速度
-
毛主席教导俺们: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口尝一尝才知道。
现在不也流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这都忘了就不好啦。
洒家现在手头没有任何EOS Body,不能试验一下,到底上面所标的30s是30s呢还是32s?洒家刚喝酒回来就拿起了洒家不如CANON出名的9xi、9000、8000i和3xi,上面标的都是30s,可都是32s才完结一个曝光过程。这就小部分地证明了洒家的说法有道理,至少MINOLTA的是这样的。
当然,MINOLTA算啥玩意?!那是不入流的东西,拿在手上都脸红,还敢出来亮骚!那不算,洒家就拿起了CANON的前辈A-1,你别看这家伙老啵,但它是有30s的啵!于是转到30s,它也是32s的啵!看来CANON至少在上世纪70年代的末叶就懂得了电子控制照相机做到控制3
[详细...]
- 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
-
一般的摄影师总认为,拍摄人像应用80、105mm的镜头。确实,用这样的镜头从距离;英尺的地方拍摄半身像,可以获得匀称的透视,效果很好。然而,英国摄影家罗恩·斯皮尔曼却喜欢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人物。他认为,由于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必须靠得很近,有时镜头几乎碰到被摄者的鼻子,因而能产生动人的效果。
“如果被摄者是你的熟人,你把照相机端到离他很近的面前,他准会以为你是在和他开玩笑,往往会把他逗乐。”此时按下快门,一张生动的照片就到手了。
斯皮尔曼认为:“按照传统的人像摄影方法,一般认为调焦应以被摄者的两只眼睛为准,只要人物的眼睛清晰,即使耳朵、鼻子稍微模糊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时,这种办法就不一定适用了。通过广角镜头端祥被摄者的脸部,你会发现最
[详细...]
- 有效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建议
-
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家汤尼·斯比纳在最近出版的《新闻摄影采访任务》一书中谈到广角镜头时指出:“我认为,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广角镜头并不容易。当一位摄影者使用广角镜头时,我能马上判断出他是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摄影者。因为使用这种镜头比使用其他种类镜头更难拍摄出优秀作品。如果能够非常好地掌握这种镜头,就能拍出优秀照片,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许多摄影记者往往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使用这种镜头,他们实际是在尚无初步使用经验的情况下就企图超越。在拍摄成组图片报道时,不应只会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而不会使用这两种镜头之间的各种镜头。要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并用35mm至300mm之间的镜头作为补充。应在提高照片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广角镜头,充分发挥广角镜头的性能,使它成为一只具有通用性的镜头。广角镜头的景深特别大,就是说,画面中的大部分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