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10:06:32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知识 >>
    1. 提高放制黑白照片质量
    2.   黑白照片最令人失望的一个方面就是无法获得一幅具有真正黑色、白色和灰调等级丰富的照片。所以往往不管我们多么努力,还是得不到真正的黑色,有的只是混浊的灰调。这可能要归咎于两种主要过失之一。第一种过失是底片的不正确曝光和不充分的显影,第二种过失是相纸的不正确曝光和不充分的显影。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相纸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个方面的问题排除了,那么在胶片曝光和显影上的失误将会变得很明显了。你需要进行的第一个试验是找到提供最大的黑度所需要的最低曝光量。 把一段未经曝光但经过显影和定影的胶片放入放大机的底片夹中。你在拍过的胶卷找到一端透明的部分,如同你所用的典型胶片的片基加灰雾密度。它代表正确曝光和显影的底片的透明部分,应能印出最深的黑色。 把放大机调到你最常用的放大位置,例如放大8X10寸的位置,并把镜头调到最常用的光圈 [详细...]
    1. 摄影经验谈:建筑摄影的要诀
    2. 1. 无论使用专业相机、或普通相机,相机必须保持水平。 2. 任何情况之下,必须使用小光圈,大型三角架和快线。 3. 必须要在晴天,有强烈阳光时拍摄。如为北向建筑,等候到盛夏清晨拍摄。 4. 黑白胶卷,在晴天勿忘加用橙色或红色滤镜, 如果再加偏光镜,天空便成纯黑色。彩色胶卷,勿忘加用偏光滤镜。 5. 画面中如天空所占比率极大,而建筑物本身颜色深度与天空相差不大时, 则建筑物无论是顺光、测光、可向天空测光。 6. 如建筑物为白色,则须向建筑物测光, 如建筑物受阳光照射后,画面中有阳面、阴面、和天空,则向画面中最重要的部位测光。 7. 建筑物皆由线条构成,黑白照片冲片时加长20%,放大时用纸也加硬一号。 8. 尽量靠近建筑物拍摄, 可以使照片 [详细...]
    1. 数码相机宠物摄影实战指南
    2. 许多摄影爱好者家中都饲养有宠物,也都喜欢拍摄宠物,在国外还有些专门的宠物摄影家。数码相机的普及为宠物摄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为宠物拍摄在抓神态和动作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可以在较少成本的前提下相对提高成功率。 拍摄宠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类似于拍摄“标准像”以便满足宠物上牌照等用途,拍摄时主要将宠物五官、颜色等特征反映出来,主要表现眼睛色彩,耳朵形态以及宠物品种特征。只要按照有关拍摄角度、画面比例等要求,利用简洁的背景拍摄,主体清晰有层次即可。不过如果是拍摄上牌照用的照片,要做到宠物毛色还原准确,眼睛颜色也要准确,防止偏色。 另一种是带有一定情趣、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宠物照,拍摄难度相对较高。摄影者在拍摄时要眼明手快———毕竟动物难以领会摄影师 [详细...]
    1. 体育摄影中如何表现动感
    2. 现在体育已经日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育所体现的就是动感,但我们摄影者应该如何拍摄具有动感的体育照片呢?笔者总结了点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1.追随拍摄 这是为取得特殊效果的一种常见的手段。其方法是照相机随着被摄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并在移动中按下快门有两个好处: A:可以将背景变的模糊。当移动中的主体清晰时,背景就必然出现动感效果,并且主体越是移动的快,背景就越模糊。 B::当现场光线较暗的时候,对移动中的物体进行追随拍摄,可将主体的暴光时间相对延长,从而对主体进行正确暴光。 2.使用高速快门 当一个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你可以用高速快门拍下运动的一瞬间,为了取得清晰的高素质的成像,你必须有足够的光线。当使用光圈优先时,光圈的选择必须保证快门的速度,快门优先时,快门的选择会引起光圈的变化, [详细...]
    1. 追赶高手 数码相机小技巧妙用
    2. 编者按: 为什么同一样的景色,大家拍摄出来的照片差别那么大,为什么同一档次的数码相机,你的照片和高手拍摄出来的照片高下立显,不要为自己缺乏摄影基础知识而懊恼,不要为相机档次而郁闷,下面这些小小的技巧就可以帮助你达到高手的境界。 ??很多已经开始接触数码相机的用户往往倚赖于全自动拍摄模式,这在一般环境下的拍摄也还是不错的,但是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拍摄环境,那么全自动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拍摄品质,即使是菜鸟也能够拍摄出高手级的照片哦!一起来看看! “扎马步”-避免抖动带来的危害 ??三脚架对于菜鸟来说可能是不太常用的配件,即使配置了三脚架的朋友在外出游玩时也常常不愿携带,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拍摄一般不会遇到快门过低带来的手持晃动问题,但是在暗环境下如果不使 [详细...]
    1. 帆板运动摄影的10条经验
    2. (1) 首先选好最合适的拍摄地点,然后决定是否带上三脚架和长镜头或使用一只摄影艇。请注意帆板运动员的位置,他们从哪里出发,哪里又是拍摄运动员跃起最高的恰当的地点。 (2) 准备防水布,同时还带上几块大白毛巾,以保护长镜头不致受过多的日照和水淋。 (3) 在镜头前面应常加用一个紫外线滤镜或天光镜。 (4) 摄影器材带得越少越好。因为当你荷着个大摄影袋、长镜头和三脚架转了数百码以后,你就会感到精疲力尽,体力不支,而且从海滩上回到崖岸上去较之从岸上下来要费劲得多 (5) 使用长镜头就需要一个真正牢固的三脚架。把镜头和相机的颤动减少到最小限度。特别是当你在劲风中拍摄的时候更是如此。 (6) 在摄影艇上开始拍摄以前应先练习几次调焦。因为帆板运动的速度是很快的,追踪聚焦很不容易,特 [详细...]
    1. 风光摄影的构图手法
    2. 风光摄影的画面构图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有六个构图的原则: 1、平衡 画面的布局彩对称或非对称式。 2、对比 采用大小、高低、远近的对比手法。 3、主题 主题布局在画面的位置突出。 4、画面的连接性 画面的连接性是从线条的连接性和物体中产生,必定要有龙去脉。来龙是画面的引点,而去脉是消失点,这些来去的表现,都是一脉可寻。这样才能有效地表现透视感。 5、画面的节奏 画面的节奏主要也是从景物的线条中产生,有见于画面的直线、曲线、斜线、弧线、上下屈曲线、左右转折的线,有些是明显的实线,也有些是隐晦的虚线;有些是错综复杂,而矛盾统一;有些是简单纯洁,却活泼流动;有些强弱对比,有些刚健有力。这些线条在我们的画面上都能有效地产生着画面的节奏感和连接性。因此,我们在风光摄影中,一定注 [详细...]
    1. 浅谈偏光镜使用与选购
    2.    大家用数码相机拍摄,比起以往用传统相机拍摄的确快捷方便得多,例如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已经可以取代以往的多种纠色滤镜,出外拍摄时不用再带那些不同颜色的滤镜。虽然如此,不少滤镜的用途其实非常独特,并非数码相机或者 Photoshop 功能所能够取代。以偏光镜为例,其减轻反光、增强景物色彩、减轻大气雾气现象等妙用,令偏光镜成为风景摄影必备滤镜之一。 偏光镜原理 根据现代物理学原理,大自然光线以波动能量形式传播,而且相对光线的传播方向,光波震动的方向是四方八面的。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光线经非金属面反射,或者穿过一片偏光镜(Polarizer)后,大自然光线可以「修整」为只在某一水平面震动,这种光线称为偏震光(Polarized Light)。大自然中不少光线都是偏震光,例如玻璃表面的反映、花草的反光、水 [详细...]
    1. 如何使你的照片更清晰
    2.  对摄影来说,焦点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有一定的难度。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办法,供初学者参考。 1.防止震动。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对焦十分准确,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时间不够短,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的情况。 要防止震动 ,必须对症下药,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 (1)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 (2)缩短快门时间(一般采用1 [详细...]
    1. 玩转数码相机之九大绝招
    2. 随着数码产品的日渐普及,数码相机已经步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档次相同的数码相机,由于操作方式的不同,往往拍摄出的效果也会相距甚远。那么如何能够迅速地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技巧,简单、轻松地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呢?看看下面的九个绝招,或许会给你帮助。 1.玩按快门 很多人认为:使用数码相机,特别是使用傻瓜化的数码相机与使用光学相机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这种看法存在一个误区。由于数码相机采用的是电子感光器件CCD或CMOS感光成像的原理;因此,当快门按下后,存在一个比较短的延迟时间。在这段约半秒钟的时间里,如果你的手稍有抖动,便会使图像变虚,从而影响拍摄质量。这种情况在近距拍摄或微距拍摄时更为明显。因此,当按下快门时,需要用手将相机机身端稳,并保持几秒钟的静止;如果拍摄近距或微距的作品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2.玩变 [详细...]
    1. 关于数码摄影常见的20个误区
    2. 1 .数码单反相机不适合风景照   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争议问题。这个问题的要害在于你要多好的风景照?一旦风景照的画质标准统一了,讨论相机成像的容忍度也就确定了。6x7、4x5系统的风景照要比135系统(无论数码和胶片)有优势,这个是公认的。如果用大中幅相机来对比APS幅面数码机显然是不合适的,得出的结论也有失偏颇。用高于135系统能力的标准要求数码相机,这是批评数码相机流行的误区。   胶片目前还在一些领域领先于数码感光器,比如,分辨率(对线/毫米)、影调层次过度平滑等等。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步缩小,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将来也有可能在技术“数值”上超过胶片。数码相机则在“速度”上拥有优势。它出片的速度超过负片的冲洗,它能立即给你反馈信息,通过查看即时影像和相关数据, [详细...]
    1. 怎样使照片具有最大的清晰度
    2.   怎样才能使一张照片从一个角到另一角清晰异常呢? 在获得最佳清晰度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疏忽任何一个细节,清晰度都要遭到破坏。这些细节大部分是光学机械方面的,例如设备校准、消除震动、聚焦准确以及所使用放大装置的光学性能等。 放大机必须坚固,因为震动能使照片的所有部位都不清晰。照片越大,放大机也必须越加坚固。暗房地面应该是坚硬的,混凝土的最好。如果你走过地板,房间里的东西都要震动,就会影响照片清晰度。因此,在放大机曝光时,必须静止不动。有时在曝光前要等待15秒钟,以便让所有物体完全静止。许多放大机制造厂生产一种壁式托架。一端固定在墙内,一端联结在放大机的顶部。它有助于放大机的稳定。 要选择稳定和坚固的工作台。我用的是厚钢制成的重型工作台。我的装照片的屉子共重一吨,所以工作台就更加稳定了。理想的放大机底座是混 [详细...]
    1. 野生动植物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要素
    2.   野生动植物摄影作为艺术摄影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从事野生动植物摄影的人也较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具有较高文化内涵摄影人的加入,这一领域才日渐兴旺,从事的人逐渐增多,也涌现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但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的野生动植物摄影无论在思想意识、创作观念上,还是拍摄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东西。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的评价体系也还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野生动植物摄影创作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有效地评价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确定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评价的要素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 我拍摄野生动植物已经两年多了,重点拍摄被"世界自然物种保护联盟"列入"濒临保护红皮书"的大型水鸟--黑脸琵鹭。通过长期的拍摄经历,我对野生动 [详细...]
    1. 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的一般方法
    2. 摄影构图中用以突出主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人物和物体处于长方形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 苏联摄影家A·德科指出,这种把主体位于画面中心的构图方法,是处理主题的最有效的艺术方法之一.但是,在运用这种构图方法时,应相当细心地安排人物与物体,因为将主体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往往会使照片显得较为呆板。例如有些初学摄影的人,常把被摄人物安排在取景范围的中心,并让其正面对着照相机,两眼注视着镜头。结果照片显得呆板,而且画面四周都留有大小一样的空白。这种构图法,更适宜拍摄有关运动的题材。 德科将摄影实践中一般采用的突出主体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1.把主要表现对象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这就要求从近距离拍摄,画面范围只是一个小空间。 2 [详细...]
    1. 旅游摄影实用指南(一)
    2.     阳光, 夏季,假期… 有些人会在家里安静地渡过。但是对于摄影者来讲,正是外出摄影的好时候。外出的每一天,摄影者会从早到晚的拍摄风光,人物和建筑物,纯粹的铁人三项赛。但是如何在这三项中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呢?我们的这个实用指南的目的就是为您提供必须知道的一些小窍门。 器材篇 (总论)   远行的人总是首先要考虑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想长时间拍照的话,必须要考虑器材的重量和携带的问题。摄影包的选择是个人们有经常忽略的问题。无论是尼龙的还是帆布的,硬的还是软的,摄影包的作用有两个:首先是要保护器材,其次是要携带方便。毫无疑问,双肩式的摄影包对携带器材,尤其是很重的器材是很有效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双肩摄影包却是非常繁琐的。一个单肩包从摄影的操作方面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希望携带大镜头或者三脚架的话,却是非常 [详细...]
    1. 旅游摄影实用指南(二)
    2. (二)旅游人像摄影   如果说风光摄影是慢工出细活,好比一个拼图游戏,那么旅游人像摄影就要求快速的反应。无论是抓拍还是要求人物摆出姿势来,拍摄时都要求取景迅速而准确。 旅游人像摄影必须掌握的:   只要是拍人像,我们都不可避免的受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怎么看,怎么拍, 这一过程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有的人是冲动型,有的是比较有耐心:有的会用连拍,象冲锋枪扫射,有的则慢慢的拍一两张;有的会要求人物摆出姿势,有的则耐心地等待合适的人选进入事先选好的背景;有的会用24毫米的贴在人物上拍摄,有的则会躲的很远,用200毫米… 无论如何拍摄,最重要的是自己在一个习惯的,宽松的环境下拍摄。这种宽松的环境也有助于摄影者与拍摄人之间的交流。   为了达到这种宽松的环境,摄影者绝对不可以以一种类似于猎人与猎物的 [详细...]
    1. 旅游摄影实用指南(三)
    2.   (三)旅游文物古迹摄影   无论到敦隍,到吴哥窟,到巴黎还是到纽约,这些充满了游客的地方总是有不少文物古迹的。除了有旅游纪念照以外,也许也会有好的摄影作品出现。 旅游文物古迹摄影必须掌握的:   第一要点就是要适应当地环境和光线。根据不同的地点,这些文物古迹也许是敞开的或者封闭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也许可以让你躲开大量的游客,找到几个好的视点。   在封闭式的场所(10到18点开放的),你根本不可能去考虑早上日出或者夕阳时分的光线。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找最强烈的,最白的光线。然后根据它来运用光线的散射或者折射。这是拍摄庙宇的回廊,走廊等地的最好光线。事实上拍摄一个被人遗忘在小角落的小雕像要比拍摄一个充满游客的而且是光线不好的大建筑物更容易出照片。因此要学会逆向游览,去发现那些自动傻瓜相机照顾不到 [详细...]
    1. 雪景拍摄注意事项
    2. 在冬季降雪频繁的地方,到处可见“雪压冬云白絮飞”、“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景致,摄影爱好者都不愿错过大好良机。要想成功地拍摄雪景,必须掌握一些技巧。 (1)首先要分清雪景的种类,不同的雪景,有不同的拍摄技巧。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飘雪、积雪和风雪景观。拍摄飘雪时,应该选择雪团直径大且密度又较稀的雪天,并用深色的背景(建筑物、街道、树林等),把雪团飘落的轨迹衬托出来。拍摄积雪景观最需要准确的曝光,必须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天气的阴晴、时间的早晚、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雪的色泽和覆盖情况等等,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大胆增加一些曝光量。此外,面对阳光和雪地,必须合理使用滤色镜。相对来说,拍摄风雪景观难度最大。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恶劣的环境令人生畏,但也正是如此,倘拍摄出在风雪交加的 [详细...]
    1. 风光摄影经验谈
    2.  风景摄影是各类摄影中,最具变化性、戏剧性与挑战性的题材,你必须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并融入自然,有时为拍到一幅成功的照片,需要往返几次甚至几十次,风餐露宿,这里面的苦衷常人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我们向喜爱风景摄影的众影友提几点建议: 以风景摄影而论,摄影装备自然是越精良越好,越齐越好,但这不是初学摄影者能达到的,也大可不必一味地去追求装备的精良和齐全。一些摄影爱好者专注于对器材的兴趣,而忘却了摄影的本身,这种本末倒置,是摄影中应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倾向。我们应创造性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从最感兴趣的题材和形式出发,也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摄风光题材最好使用中画幅以上的相机,这倒不是底片越大越出作品,135的底片照样能出好片子,但是风景摄影若以大型相机拍摄,大底片特有的解像 [详细...]
    1. 夜景摄影中滤光镜的运用
    2. 夜景摄影中,对于一些特殊的滤光镜来说同样有的用武 之地。由于夜景中暗背景亮主体的相互映衬,具有类似于高反差的特点,这就使得一些特殊的滤光镜可以发挥其作用。 一、星光镜。像高坚系列中的055,056,058,059等各种 滤镜,都可以形成不同的星光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滤光镜也可以应用在夜景摄影中,比如像高坚的REF059柔光 十字镜等。 二、柔光镜。柔光镜原来适合拍摄一些背景与主体有一定反差的景物,所以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也有一定的作用,加了柔光镜以后,可以使得夜景中明暗交界处或者亮主体有向夜空中弥散的效果,比较奇特。 三、超速镜。像高坚系列中的217号超速镜具有成像时一半清晰,一半形象朦胧被拉长的升腾感,仿佛是在快速运动中的物体。如果将“超速”的部分置于景物的下方,就会 [详细...]
    1. 摄影经验—如何正确选择嚗光
    2.  测光表和自动相机的问世,使得正确抉择曝光的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和方便。测光表能量度照射到被摄物上的光线强弱,并将其读数展示为光圈与快门速度。测光表基本上可分为入射式和反射式两类。   入射式测光表测量直接投射到被摄物上的光量,使用十分方便,只要将测光表放在被摄物前面,并将表的半透明半球体对着相机的镜头,然后便可根据指示曝光。入射式测光表的最大缺点,是它无法测出主体反射出来的光量,而作用在胶卷上的主要光量,却正是这一部分。此外,使用这种测光表,有时摄影者不可能接近主体进行测光,有时要兼顾多个主体,而其中——些又是处于阴影之中的,入射 式测光表便难以发挥作用了。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由被摄物反射的光。相机的机内测光表,通常都是反射式的,使用时只要把测光表朝着要测量的方向即可。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的 [详细...]
    1. 怎样拍摄更美的休闲照片
    2. 通常我们最喜欢的照片是家庭成员、朋友一起的随意合影照片。也许我们觉得有些照片很不错,但它们肯定能拍得更好。当然那要运用许多技巧: 试试反射闪光:如果你的闪光灯可以反射闪光的话,那么试试把闪光灯对着较低的白房顶或附近的白墙壁闪光。这样的光效果通常会更柔和。 使用禽机闪光:你可以用TTL闪光同步线连接,将闪光灯的位置放在照相机的上方或左边或右边。为什么?(1)消除红眼。(2)在主体的脸部形成阴影。(3)如果主体人物是站在墙前,那么直闪拍摄会产生难看的阴影。对于许多系统,TTL闪光同步线可以执行TTL曝光控制。如果你没有TTL闪光同步线,试试非专用离机闪光同步线,然后把闪光灯设定在自动模式。但要注意一定要让闪光灯和照相机离主体的距离基本相等。 观察反射:对着反光的背景拍摄会产生散射光影响到TTL测光,使得曝 [详细...]
    1. 摄影经验—运动物体的拍摄
    2.  有时,当能使底片曝光正确的最高快门速度仍无法"抓住"物体的动作时,就必须在曝光上另行考虑。假如二者悬殊太大,是无法拍出好照片来的。事实上,那些清晰度极高的纪实性照片,反而常常会破坏运动感。从艺术角度讲,影象的轻微模糊往往更加富有真实感。因此,摄影者必须根据所要求的效果来决定自己的清晰标准。 使用的快门速度决定于影象在相机焦平面上的移动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一般都能很方便地用哩/小时估计出来。因为模糊圈的计算是以英寸的分数为单位,而快门速度是以秒的分数为单位,所以为便于比较,上述的速度单位必须换算成英寸/秒单位。物体移动和影象移动的速度比与两者体积的大小比是一致的。所以距离加倍时,曝光量也可以相应地加倍,而不致有更大的线性位移。   物体大小 X 镜头焦距   --------------- [详细...]
    1. 谈谈风光摄影的一些基本方法
    2.  许多摄影师对拍摄风光照片并不热衷。尽管我们认为那些风景照片近乎千篇一律,但是,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是在被大量地拍摄。我们拿三分法规则去衡量别人的照片,然后将有用的成份融入到自己的风光照片中去。有时,我们身背40磅重的摄影器材爬上一座山,仅仅是为了拍两张照片;而在一次汽车旅行中,我们用一台“傻瓜相机”就能拍上它20个胶卷。这难道就是让我们为之累弯了腰的风光摄影吗?   有人说,拍摄风景不像拍摄人物那样有那么多的麻烦事。果真如此吗?试想你在拍摄一张“简单”的风景照片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你不得不受天气(好天气也许会比坏天气问题更多)、地理(太阳是不是肯定会在那个地方落下去)、生物学(植物是否处在最佳生长期)、地形学(地佳拍摄点是在需要两小时才能攀及的山脊上)等问题的制约。。。。 有时,拍摄人物 [详细...]
    1. 毋剿说,毋雷同--对摄影艺术作品雷同现象的透视
    2. 【提要】摄影艺术作品雷同现象由来已久,探其形式,常见有明仿、潜化、巧合三种;究其成因,主要是"预定图式"造成似曾相识,名利驱动产生投机取巧,摄影比赛带来负面效应;对其防范,首先是观念上突破,其次是制度上创新。 "毋剿说,毋雷同。"出自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意思是:不要把别人的言论作为自己的说法,不要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把它作为做人、处世、从艺的道德准则。而事实也反复证明,只有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个性鲜明的人?quot;活"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面对先辈提出的准则,我们扪心自问,是朝它接近了,还是背它远去了。 一 归纳我国近几年摄影艺术作品中的雷同现象,常见的至少有三种: 一是"明仿 ",即作者 [详细...]
    1. 摄影的文化观照---摄影图像评价方法
    2. 内容提要: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所谓影视文化研究的概念早已形成,而在摄影日益大众化的条件下,强调用视觉文化的观念评价摄影图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借用文化及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在摄影活动中对摄影图像评价的文化观照,这是当前我们提出摄影工作要与时俱进、对摄影科学分类等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视觉文化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分析当下中国摄影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因为摄影是一种"观看","观看"实际上已变成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了。 摄影活动和摄影图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构成了视觉文化的范畴,本文认为对摄影图像评价的文化观照主要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交融、文化的规范化问题、视觉化的问题、视觉商品化、视觉文化的非艺术评价等内容。 本文用摄影的文化观照以下摄影图像的有关内容:摄影的定位 [详细...]
    1. 技术美学在摄影活动中的体现
    2.   技术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多年来一直贯穿在设计的理论中,虽然对其最终的解释众说不一,但仍作为工业设计在其造型、色彩、传播语言等共同认可的一种审美标准,中文的设计常常与世界通用的英文Design相对应,或者被看作后者的翻译词"迪札因"。在今"Design"的解释已变得十分宽泛,"Design"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技术美学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对象。虽然目前对"设计"的概念对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所作出的回答常常是有岐义的。所以技术美学作?quot;设计"的分支更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起码今天是这样)。我认为技术美学既然作为"设计"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个范畴,它与其工程技术设计的不同点在于他的技术的完善是建构在美学的平台之上, [详细...]
    1. 数码相机怎样才能准确对焦
    2. 初次使用数码相机的玩家往往满心欢喜地拍下的照片,却发觉焦点聚在了背景上,而关键的拍摄景物却较为模糊……。这样的事情,大概玩过数码相机的朋友都经历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常见的失败,有必要去稍微了解一下相机的构造,并掌握一些技巧。 现在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具备自动对焦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见的AF功能,自动对焦一般是将焦点对到画面的中间位置。因此最重要的是使拍照对象处于画面的正中间位置。这是对焦的第一步。 使拍照对象处于画面中央以后,不要全部按下快门,而是要仅仅按下去一半。在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时,这是最大的难关。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机进行对焦。等焦点对准以后,再从容地按动快门。 但是在拍摄两个人并排站着的照片等无法使摄影对象处于画面正中央时,应该怎么办呢?此时,可以将相机 [详细...]
    1. 偏振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2. 使用偏振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当利用偏振镜减弱或消除强烈亮斑、耀斑时,为获得预期的最佳画面效果,除了需适当旋转该偏振镜,调节其偏振方向、选取最佳状态外,还可同时辅以下列措施:适当改变照相机或摄影机光学主轴相对反光面的角度,直至获得最佳减弱或消除有害反光的效果;适当调节照明光线的入射角度,直至达到最佳减弱或消除有害反光的效果。 例如,当反射光与非金属反光面问的夹角为下列数值时,所产生的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与水表面呈37。角、与玻璃表面呈33。角,与有光纸表面为32。角等。显然,若拍摄前适当调节照相机和照明光源的方位和角度,使有害反光刚好为完全偏振光,即可达到用偏振镜完全消除该有害反光的目的。此外,若在照明灯前 与摄影镜头前均加偏振镜,则通过适当调节可收到最佳消除有害强烈反光的效果。 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不是线偏振光,用普通倡振镜无法减弱其亮度(可用前 [详细...]
    1. 风景摄影特别景物的拍摄方法
    2.   (1)怎样拍摄月亮 拍一个巨大、明亮的月亮与山水景色组合在一起的画面,是一件困难与棘手的事。使月亮和景色准确曝光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二者的亮度不同,要使其曝光准确,就要用二次曝光法拍摄。 拍摄所需的器材如下: 1、三脚架; 2、可多次曝光的照相机 3、28毫米至300毫米镜头。 拍摄方法 用短焦距28毫米或70毫米镜头拍摄景物。构图时留下月亮的空间,并记住位置,选择光圈在f5.6,快门速度在2-30秒之间(因此三脚架是非常重要的)拍好后关上快门,不卷片,换300毫米镜头拍月亮,把月亮放在前一次曝光留好的新位置,对曝光量进行必要的调整。如用ISO100的胶片,光圈f8,速度1/125秒再一次打开快门,月亮就被拍摄在你所需要的画面上,一张悦目的作品就诞生了。 [详细...]

展览活动
凹凸——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群展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
安丘市昆仑大街9号
闫家成:平凡简史
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
秃力城:旧白天鹅号旅客——黄河山个展
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