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14:40:12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河南淅川发现4500年青铜器
    2. 11月25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青铜镞和青铜棒形器为距今约4500年的青铜铸件。这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将长江中游的铸造青铜器物的使用上溯至屈家岭文化晚期。 此次研究的两件青铜器物均出土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地层,青铜镞形制与同期石镞一致,残长3.66厘米,横截面呈扁平状,可见铸造痕迹;青铜棒形器为亚圆柱形残件,长6.45厘米,器身存在明显铸造孔隙。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团队通过金相检验、微区成分分析、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认,两件器物均由铜锡铅三元合金铸造而成。较多的杂质元素与疏松多孔的质地,表明原料应是直接使用多金属共生矿冶炼而成,反映出早期冶金技术的原始特征。 据悉,此前,中国早期青铜遗存多发现 [详细...]
    1. 掐丝珐琅对外宣传翻译研究
    2. 掐丝珐琅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既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记忆,又具有独特的工艺美学与艺术价值。本文以跨文化传播理论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掐丝珐琅的对外宣传翻译策略,旨在提升掐丝珐琅的国际知名度与对外传播效果。 构建以“文化叙事”为核心的译介框架 掐丝珐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构建以“文化叙事”为核心的译介框架,将其转化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文化符号,而不仅仅是翻译工艺名词与技法步骤。首先,掐丝珐琅的译介工作应以“文化叙事”为核心,围绕其历史渊源、工匠传承、制作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及其与地方习俗的联系来组织文本。翻译者在处理标题、前言和展品说明时,应注重保留文化叙事线索,并辅以简洁的注释,帮助目标受众建立情感共鸣。语言风格宜平实生动、具象传神,能唤起画面感,避免堆砌过多专业术语。其次,根 [详细...]
    1. 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在上海举办
    2. 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近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文博会展览规模达8万平方米,吸引逾1500家文化单位及企业参展,举办各类活动126场,吸引观众超12万人次,意向交易与签约金额达149亿元。 本届文博会构建“综合发展+六大专题”展览体系,平台牵引效应显著。上海各区及重点企业以数字技术串联起沉浸式观展动线,集中呈现全息投影演出空间、“云游”大足石刻等文化产业科技融合成果。各省市展团携特色文化产品亮相,让观众“一站式云游全国”。沉浸产业峰会、古镇创新展区等专题板块聚焦垂直领域,推动产业从展示平台向孵化平台转型。 本届文博会系统推进“文旅商体展”联动。展会推出《长三角畅游护照》,联动全域150个景区景点及演出剧目,并现场发布《长三角文化消费指南》与集章打卡路线。 第 [详细...]
    1. 瑞士人给我上了一堂书法课
    2. 再次见到拉法埃拉,是在日内瓦的赖夫艾森银行的文化空间,她是瑞士“金秋”书法展开幕式的主持人。她和30多位翰墨同好的70幅作品将在这里展出两周,向公众展示瑞士人笔下的中国书法。 与寻常展厅不同,赖夫艾森银行文化空间由几个大小不一的房间和一个大客厅组成,有沙发、吧台、餐桌,餐桌上还摆着葡萄酒和奶酪。参观者或驻足欣赏,或相互交谈,或据作品介绍按图索骥……书法展如同一场文化沙龙。 拉法埃拉是位心理学家,她推崇“天地人合一”,向往像中国古代文人那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接触到中国书法,又在学习书法后进入古琴的世界。第一次见面时,她就好奇地询问书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感叹中国文化“丰富而伟大”。 欣赏她的作品之前,我这个书法爱好者想象的是“老外画大字”。在看到她行云流水般的行书“高山流 [详细...]
    1. 安徽黄山: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古建博物馆
    2.   粉墙斑驳,俨然一幅明代山水图;倚墙而立的黄山松、门头纷披而下的凌霄花、临水照花的绿萼梅、古拙苍劲的家具……一院、两宅、一茶室、八间房,这是文郁堂的所有。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的文郁堂主体建筑为两栋明代古建,前身分别为新安中医世家及徽州盐商府邸,在2001、2008年先后被评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呈坎保留有150余处宋元明清遗留的古建筑,整个村子就是一座古建博物馆。”文郁堂主人郁建明告诉记者。从2005年邂逅老宅,到2017年设计动工,郁建明等了13年,“对它的修复和改造必须慎之又慎”。遵循着“修旧如旧”的理念,文郁堂成为拥有千余件藏品的私人收藏展示酒店。明代的建筑家具与现代设施,让游客分不清是在“明代”还是“当代”。如今,呈坎村古建筑变身为书店、民宿、咖啡馆,游客欣赏皖南美景,漫步古村落街巷,触摸时 [详细...]
    1. 《书苑菁华》
    2.    【撷英】   《书苑菁华》是南宋陈思编纂的书法理论汇编,成书于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年前后)。该书辑录了宋以前160余篇书法论著,包括卫恒《四体书传》、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等书法史上的经典文献。陈思,字续芸,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活跃于宋理宗时期,曾任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后在临安开设书肆,编书、刻书、售书和藏书。他还研校古籍,辨别真伪,将自己所藏古本刻印发行。   《书苑菁华》共2 [详细...]
    1. 砚海惊涛:东汉书法之变
    2.    两汉历史绵延400余年,成就辉煌。在文化层面,文教昌盛,礼制完备。书法艺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跨越。尤其是东汉后期,经历300余年漫长历史沉淀,一场书法新风席卷全国,把中国书法、中华审美推向一个新高度。中国书法艺术化,迎来第一个历史高峰。 一   赵壹,东汉辞赋家。他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大,但在书法史上很知名,因为书法史上第一篇专业论文是他写的。唐代张彦远编《法书要录》,置其文于卷首;至今,它仍是所有研究书法者之必读篇目。   赵壹是个草根名士。《后汉书·文苑传》言其“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 [详细...]

展览活动
致敬海上画派——汤立书画展
 上海市南京东路422号朵云轩4楼
 
 汤立
诗意南方——韦俊平的山水日记
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4号
金亚楠:一次投掷,及随时而来的迷雾
南京市建邺区兴隆大街50号5栋101
郭发展:窗边话
北京市朝阳区798·751园区798东街D09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