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18:20:15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罗玉鑫:没有生活积累,画不出灵性
    2. 罗玉鑫 《家园》 纸本设色 182cmx91cm 2022年 把兴趣爱好当成工作,有时似乎也有好结果。 罗玉鑫从小爱画画。父母在闹市开了一家很大的糖烟酒公司,她捡着那些撕掉的烟壳、纸皮,着了魔一般在上面画满图案。不认识的路人说了一嘴“你女儿很有天赋,要好好培养”,文化程度不高但十分开明的父亲真的听进去了。 儿时开始学画画,一路顺利地进入美术中学,并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十几年前从广美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州画院工作,罗玉鑫成为了一名专职画家。 刚进画院时,罗玉鑫被分配到的是面积最小的三级 [详细...]
    1. “丹青本色——当代中国画原创百家学术提名展”将在北京开展
    2. 展览前言 为摆脱商业大潮与时髦文化的负面作用,强调本色与本体,正是保证学术品质的前提。主办单位以“丹青本色”作为策展理念,我理解有两个要点:一是保持中国画传统深层的艺术精神、艺术语言和特有材料的本色;二是发扬艺术家的本色,以来源于生活感知的艺术创造,高质量地推出各有千秋的独创风格。 艺术原创力之说来自西方,主张原初性与本源性,独一无二,拒绝平庸,反对重复。宋代范宽主张:“吾与其师与人,不如师诸物,与其师诸物,不如师诸心”。而范宽的师心论,显然发展了唐代张璪的“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强调得其心源的本源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策展借用原 [详细...]
    1. 吉林榆树发现夫余国青铜器 ​近距离“”感悟“”千年古国
    2. 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出的青铜锸 近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两件刚刚揭开神秘面纱的古代青铜器吸引了众多考古爱好者与市民的目光。这两件来自夫余国的青铜鍑与青铜锸,不仅是吉林省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重大成果,更以其完整的器型和明确的历史归属,为夫余国文化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填补了区域考古研究的空白。 今年4月,榆树市育民乡三义村村民赵某在整理家中物品时,想起早年自家挖菜窖时意外发现的两个“老物件”。这两件器物通体呈青绿色,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虽不知其具体来历,但赵某凭借朴素的文物保护观念,意识到它们可能具有重要价值,随即决定将其 [详细...]
    1. 鼎天鬲地首次合璧展出 ​生动讲述燕都肇建传奇
    2. 伯矩鬲 1945年,一批不起眼的陶片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被偶然发现,谁也没想到,它们竟揭开了北京城市文明源头的一角。80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手铲释天书、风雨无阻的发掘,琉璃河遗址——这片西周燕国始封地与都城遗址,终以浩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重现世人面前。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是该遗址历次展览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共展出文物180件(套),其中113件(套)为首次公开亮相。 步入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三千年前的燕都。 [详细...]
    1. 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办
    2. 福建省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大会近日在福州举办,缅怀林则徐的历史功绩,传承弘扬林则徐精神。 林则徐1785年生于福州。从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到造福新疆的贬谪官员,从世界禁毒先驱到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林则徐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不仅深刻影响着我们林氏家族的世世代代,更为国家和民族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纪念大会上,林则徐六世孙女林祝光表示:“作为林公后裔,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林公精神。” 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期举办。与会嘉宾表示,缅怀林则徐、传承其精神,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望,更要让先贤的智慧照进现实,让伟大的精神融入时代浪潮。 林则徐故居日前向公众开放。故居内精心策 [详细...]
    1. “天汉”观念折射出的“昆仑石刻”真实性
    2. 甘肃西峪坪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人面纹彩陶罐作者供图   讨论“昆仑石刻”真伪或相关问题,离不开对秦人、秦文化、秦国与“天汉”观念在西汉水上游的形成与传播的探讨。“天汉”观念与昆仑崇拜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鲜明特征。笔者试从这一角度探析“昆仑石刻”的真实性。 关于“天汉”观念与“昆仑”崇拜   昆仑山是华夏民族圣山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宇宙中心,《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各类文献中多有记载,称其为“帝之下都”,常与“ [详细...]
    1. 从书写雕刻角度看“昆仑石刻”
    2.   近日,有诸多学者撰文,从书法风格、字体写法、石刻刀法等角度论述“昆仑石刻”存在一些疑点,认为其系近代伪作。笔者认为,从书写与雕刻角度来看,“昆仑石刻”不伪。   从书写字体来看,“昆仑石刻”的文字时代特征明显,是典型的秦代文字风格,与石鼓文、泰山刻石、秦诏版、岳麓秦简、云梦秦简、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等秦文字的风格相似,特别是与秦诏版和秦简的字体非常相近。有学者认为“昆仑石刻”字形大小不统一,没有纵横界格,有左右两行或三行互相穿插的情况;还有学者认为呈现出“左低右高”“重心上提”“中宫收紧”等“魏晋新体”特征。这些质疑可能忽视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生产力条件,秦代 [详细...]

展览活动
偶然!激浪派!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号
 
 马塞尔·杜尚、乔治·麦素纳斯、约瑟夫·博伊斯、小野洋子等
壤颂无声——袁武人物画作品展
成都市青羊区百花潭路10号
还看今朝——宋唯源书写毛诗展
延安市宝塔区双拥大道51号正南方向180米
如是之间・一心弘体书法艺术展
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21号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