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22:30:56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鸿蒙之境(三)

      分享到:
      作者:方建勋来源:荣宝斋2015-01-04 09:09:08

          (1/7)

          (2/7)

          (3/7)

          (4/7)

          (5/7)

          (6/7)

          (7/7)

         四 鸿蒙之境与“尚朴”思想

          与吴昌硕同期的论者在评论吴昌硕的篆刻时,常常都会提到一个“朴”字。沈曾植道:“翁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朴古自金文。”朱其石道:“吴昌硕则沉潜《石鼓》,印从书入,朴茂有馀,不失大家。”寿石工道:“近人吴俊卿刻印多用大篆,非深得秦、汉玺印之纯朴,未易造此。”可见“朴”是吴昌硕篆刻艺术的非常突出的特点。不仅艺术,其人生也与朴息息相关。

          吴昌硕的第一本印谱叫《朴巢印存》,这是他二十几岁的篆刻作品的结集,因为他当时住在老家安吉,斋号“朴巢”。宅内的小园名为“芜园”。芜,

          吴昌硕 人书俱老

          吴昌硕三十九岁时,朋友金俯将赠他一古缶,他兴奋不已,作《缶庐诗》一首:“以缶为庐庐即缶,庐中岁月缶为寿。俯将持赠情独厚,时维壬午四月九。雷文斑驳类蝌蚪,眇无文字镌俗手……考文作记定谁某,此缶不落周秦后。吾庐位置侪箕帚,虽不求美亦不丑,吾不见江干茅屋杜陵叟。”诗前有序云:“金俯将(杰)赠予古缶,云得之古圹;了无文字,朴陋可喜,因以名吾庐。光绪八年壬午四月记。”

          因此而有“缶庐”之名,从此诗亦可见吴昌硕对自己朴素无华的缶庐的自爱自珍,故刻有“缶庐”“缶庐主”印。“缶庐主”一印边款道:“余得一瓦缶,乃三代物,古朴可爱,以名其庐。壬午夏,仓硕。”朋友赠送的这个古器,虽无文字,但很朴陋,故得吴昌硕厚爱,“缶庐”实可谓“朴庐”。

          吴昌硕 则敬长寿

          吴昌硕七十九岁时,从孙吴善卿来求题斋名,吴昌硕题书“还朴精舍”,并有记:“潜泉迤西,辟画三楹,吴延陵季子,盖吾宗硕德,趾美泰伯者。相距千数百年,虽华胄遥遥,而吾祖训以「朴」为主。从孙善卿赋性诚笃,恒以「朴」之一字自勖励。来此瞻拜,憩于斯庐,因以「还朴」名之,属余篆题,亦根本返始之意也。”

          老子有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复归其根,根在何处?在于朴,在于本然。《说文》:“朴,木素也。”指树木未被加工雕琢之前的本然状态。朴乃生命的本质。它与华美、与绚丽相反,是不作任何雕饰的原初。我们的生命常常在向外的种种追逐中,被外境所驱使,本质被遮蔽,于是自我迷失。唯有返归于朴,才能找回我们生命的根本。所以吴昌硕题以“还朴”二字赠与从孙吴善卿。“朴”是吴家祖训,吴昌硕践行了一生。他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时,作长联一对,中有“一耕夫来自田间”语,朴之本性自见

          吴昌硕 篆书临石鼓文 66cm×136cm 1923

          上海朵云轩藏

          吴昌硕从浙江安吉的山村中走出来, 虽然后来名播四方,成为一代艺术大家,但其素朴的本色从未褪去。他崇尚“朴”的艺术审美观也正与生命之“朴”相伴相随。《庄子·天道》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是一种大美。吴昌硕对朴素之物总是陶醉不已, 如其在“《拱璧》为乐陶翁赋”中言道:“不加雕琢表浑朴,俗眼但识盘螭形。”

          题《河平四年造署舍刻石》道:“爱其书法古朴,词意浑雅。”题《周嘉勋剑》道:“具见周时浑朴质厚气象。”题《爨宝子碑》道:“世所贵钟王,余窃滋惑焉。此乃敦朴拙,彼何柔且妍?”《青牙璋》歌道:“云雷龙凤绝雕琢,意存朴素无文章。”这些古器或拓片斑驳剥蚀,有的可能残破不堪,但是素朴本色,古意盎然。这种由岁月造成的残破与古意,令许多文人篆刻家着迷,他们想方设法在印章中体现它。吴昌硕比前辈篆刻家们更为自觉而理性。他曾赏鉴过三种不同风格类型的《虢叔大林钟》,有记云:“《虢叔大林钟》凡三器。一为阮文达公藏;一为伊墨卿太守藏;此钟本孙渊如观察旧藏,后归张叔未者,今为耦园所获。海内三宝,得一亦足豪矣。三器铭文悉同而行款略异。阮氏器字最精湛;伊氏器字微小而甚整饬;此器字画较肥而浑穆质厚之气溢于眉宇。若论古意,此器为独擅已。”

          吴昌硕 隶书五言联 33cm×128cm×2 1924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三种类型中,吴昌硕最偏爱的既不是最精湛一类的,也不是整饬一类的,而是剥蚀残破到几乎无可辨认一类的。在秦汉印章中,吴昌硕偏爱烂铜印、封泥印。吴昌硕“缶主人”一印边款云:“得汉印烂铜意。”这些印章,印面往往残破甚剧,但是在吴昌硕眼里,它们饱经岁月的磨砺,繁华落尽,唯见真淳,这是最本真的存在。古与朴二者在吴昌硕这里精神内涵一致。烂铜印,褪去的是雕饰与繁华,留下的是根本,是永恒,是内在的大朴精神。这种精神,穿越了时间,后人与它照面时,并不会有陌生之感,而是心有灵犀,无比亲切。

          吴昌硕 隶书五言联 33cm×128cm×2 1924

          浙江省博物馆藏

          古,不是腐朽,不是破败,而是一种积淀,积淀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内蕴。面对古意的作品,我们的心性得到涵养,我们的精神不再局限于当下,而是思接千载,随着作品的内蕴古意,徜徉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而胆敢独造的吴昌硕,借助于残破手法在印面造就了这样一个朴而古的空间,因此,他的篆刻具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展览活动
      空谷传声——孙全义油画作品展
       西安市东南三环交汇处华中星辉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三楼
       
       孙全义
      和其光——李恩成、韩斌、陈涛三人画展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北一号地坛医院北门斜对面
      山花烂漫——范存刚、朱赓博中国画邀请展
      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7号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淮安展)
      淮安市生态新城翔宇南道15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63(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