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22:04:19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新闻快讯 >> 紫砂 紫砂艺术网

      龙行天下,五色共生 | 龙图腾与五色共生矿的历史渊源

      分享到:
      作者:admin来源:中国紫砂艺术网2021-03-15 18:25:52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日,又称春耕节、青龙节等。每年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龙始出,兴云布雨,福泽苍生。

        自古以来,“龙”就被视为祥瑞之物,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图腾。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特殊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一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龙之共生

        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它是古人文明崇拜和高尚追求的特殊产物和文化现象。

        传说中的龙集万兽为一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种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共生现象,让其拥有强大的包容之性和共生之力。

        在陶都宜兴,有一种紫砂矿料与龙图腾有共通之处,它就是共生堂的五色共生矿。

        龙被视为万兽之长,五色共生矿亦可称之为万泥之祖。它是中国紫砂矿料中极为稀少的一种共融矿料,由自然的红泥、绿泥、降坡泥、段泥、紫泥等等,甚至更多不同品种的矿料蕴藏在同层面结构的共融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龙与五色共生矿的诸多相似之处。

        1、悠久性

        据考古发掘资料,中国龙文化起源历史在世界上最为久远,距今至少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而五色共生矿的发现也较为久远,是明代紫砂宗师时大彬首先开发和利用,也是最早运用五色共生矿制作五色共生壶的开山鼻祖,他以原胎的砂色、材质、古拙的紫砂风格,把传统光器的裸胎砂色美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五色共生矿-鱼化龙

        2、稀缺性

        龙集万兽为一体,是不易轻见之稀缺瑞兽,人们只能在书籍、绘画、和建筑上描摹圣身,以示虔诚。五色共生壶自明代之后绝迹江湖,尔后数百年间,无人参破,唯李氏家族发掘这门技艺,通过几十年的矿料研究,方使得后人能够欣赏失传已久的明砂风采。

        加之,五色共生矿亦是极为稀缺之紫砂矿料。五色共生矿大部分集中在黄龙山浅表层。明、清两代的制壶艺人用简易的挖掘工具就能轻易开采并使用。解放后工业化机械挖掘采矿又造成了一部分的浪费,到了2005年当地政府对黄龙山实行封矿保护措施之后,市场上就再也看不到五色共生矿的流通了。

        五色共生矿-半月壶

        3、唯一性

        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与五色共生矿的唯一性极为相似。五色共生矿制作的五色共生壶,每件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就算同矿层、同进窑、同样的温度烧制,它的发色也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不是一种工艺,而是共生矿天然的材质本身表现出来的美感,颗粒分布不是人为的,是自然形成的,每件作品都是绝版,都是唯一。

        五色共生矿-仿古如意

        4、升值性

        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九五之尊,其尊贵之处不言而喻。五色共生壶,因为它材质的稀缺性、唯一性,所以它的价值在不断攀升,升值潜力巨大,因为每件作品的制作不易。

        一般市面上普通紫砂壶,进窑十把壶,出来九把壶,已是意外,而对于五色共生壶而言,进窑十把壶能出来五把壶已是幸运了。从炼泥、入窑到最后作品完成,李氏家族通过几十年发掘、研究、创作,每件作品都是匠心制作,加之市场需求日渐增大,每结缘一把五色共生壶,就少了一块五色共生矿料,所以以后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这也决定了它的升值性。

        五色共生矿-竹钮壶

        5、收藏性

        但凡与龙相关联的事物,无不让古人趋之若鹜,收藏宝之。五色共生壶具备了稀缺性、唯一性、升值性,也就决定了它的收藏性,每件作品都是无法复制,都是绝品,且矿料越用越少,越来越稀缺,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五色共生矿-合欢壶

        6、权威性

        古代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一言九鼎,圣旨御批便是权威。李氏家族通过几十年的矿料收藏及研究,建立了紫砂矿料博物馆,从炼泥、制作、烧窑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士分工细作。在宜兴拥有紫砂原矿的种类堪称为最。

        五色共生矿-巨轮

        7、观赏性

        龙是中国建筑中最常见的装饰,其艺术造型千姿百态,雕龙刻凤,栩栩如生,其观赏性和审美理念独具特色。五色共生壶的观赏性在于裸胎砂色,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紫砂材质之美。

        五色共生壶是艺术品,大气不雕,砂粗质古肌理匀,当紫砂藏家、玩家们看惯了林林总总的单色矿艺术造型以及同质化的紫砂品类后,审美更流向于返璞归真、大智若愚、古拙不雕的艺术风格,由于五色共生矿的原料特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包浆效果自然形成,时而肌理凝润如玉,时而宛若笔者手中的泼墨山水画,妙不可言。

        五色共生矿-柱础壶

        8、传承性

        龙文化在中国历久不衰,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是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其精神信仰和人文体现一脉相承,今天,我们以龙的传人自称亦是此理。

        五色共生矿料最早由明代紫砂宗匠时大彬发掘并利用,制成五色共生壶并闻名于世。结缘五色共生壶也是对紫砂文化的传承,又由于五色共生矿料的稀缺、唯一性和收藏性等价值更多的行家们把它视为传家宝,留给子孙后代、代代相传。

        五色共生矿-掇只壶

        9、实用性

        在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是与龙相关的事物,中国大多数民族都崇拜龙,有龙抬头节习俗,带有“龙”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国各地,龙也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其实用性无一物可比拟。鉴于五色共生矿之上,其实用性在紫砂矿料中堪称一绝。

        紫砂作为茶器之首,奥妙在于它的矿料,五色共生矿料为紫砂原矿中的精品,用其泡茶不夺茶香,香不涣散,越宿不馊,能完美发挥茶叶的原汁原味,由于是很多单色矿的共生,又能最大地体现各大茶山的山头气,用来泡茶,色香味皆蕴,同时又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五色共生矿-传炉壶

        10、趣味性

        龙滋养着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甚远,关于龙的风俗和话题从古至今,不曾停歇,这种趣味性尤让国人痴迷。五色共生壶的趣味性体现在矿料的特殊,在使用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细微的变化,颗粒结构在茶叶的泡养和滋润下都会发生物理变化,在每天把玩的同时也在养人。所谓“人养壶三年,壶养人一生”,真正体现了赏紫砂材质之美,品亿年原矿之本,看着自已的爱壶,一天天变化,一天天更有气质,其乐无穷。

        五色共生矿-千秋壶

        11、包容精神

        龙文化丰富多彩,与古人的包容精神分不开,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正是其魅力所在。而五色共生壶也需要藏家的包容之心。

        天地万物没有十全十美,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五色共生壶的烧制温度在1200~1350度,收缩率在15%~20%,砂性强等特性也造成了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所以五色共生壶无论是哪位名家制作,都不能按其他泥料的紫砂壶标准要求去评判,一般会有一点“小缺点”,如果有一把五色共生壶,能够像其他泥料的紫砂壶一样正整,遇到就不要错过,能拥有就是最大的缘分。

        五色共生矿-容天壶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从多姿多彩的龙文化中,从中也可看出古人的人文精神,除了以上几点,龙文化还有创新精神、进取精神、独立精神等等。

        作为紫砂矿料中的罕见矿料,五色共生矿是天然形成的,砂色自然质朴,所以无需过分雕饰。以其所制之壶,美感是宋、元、明时代最原胎的古紫砂的美感,也是紫砂文化最初向人们表达根本美,裸胎光货的砂色展现了最初的古代紫砂艺术的直率和真挚,野生和灵性,只有当我们上手感受过才能真正体会它的神韵所在。

        五色共生矿-旦包壶

      展览活动
      伴山——山东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济南市市中区二环东路11117号
       
       任贤义 张正 张勤之 胡名坤 刘震 崔士英 韩 强尹晓尧
      墨韵蝉鸣——王德成国画扇面展
      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62号9号楼
      尚意风神——冯远艺术作品展
      石家庄市苑东街1号
      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
      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31(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