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18:52:50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传统装裱的作用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分享到:
      2009-10-14 16:30:47

        装裱,也叫装潢,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也是中国书画独具的艺术形式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始于两晋完善于唐宋,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有人说中国书画是三分画七分裱,虽系夸张之词,但可以这样说:没有经过装裱的书画,不能成为—件完整的艺术品。所以前人把没有装裱的书画叫“坯”,装裱好了的才叫“字”、叫“画”。俗话说“人凭衣裳马凭鞍”,装裱对书画来说,就如同人的服饰穿戴和马的鞍韂配备。书画装裱搞得好会增添艺术光彩,搞得不好就会破坏艺术形象,甚至使好的作品毁于—旦。书家和画家,如果不隆或不重视书画的装裱,就等于不珍爱自己的艺术成果,也不能称为真正的书画家。

        中国书画一般都是以传统的装裱工艺形式为依托创作的。装裱工艺形式的多种多样,为书画创作展现出广阔的天地。大的有中堂、屏条、横披,小的有斗方、扇面,长的有数米乃至上百米的长卷、手卷,短的有盈尺各种册页等等。

        传统的装裱工艺,是对书画艺术创作的延伸和完善。传统装裱在粘结用糊上,提倡以水为主。这是依据中国书画作品以毛笔、宣纸、烟墨和矿物质颜料等材料成作的特点,而采取的特定工艺手段。装裱中通过对画面的多次用水,经过喷、洒、闷、润、拍、压等多道工艺程序,原作的笔触、墨润、着色都会发生变化,使之更加丰富、更加润泽、更加调和、更具立体视觉效果,从而增添了作品的神韵。

        有经验的装裱工艺师可以依据宾主相参,审色度气,恰当地选择配料以烘托原作气氛。由于书画作品风格各异,着色浓淡也因作者个人喜好而不同,用途、对象等条件亦有所区别。故装裱时在选料及成型上都应视情况而定,或求素雅,或落庄重,或追喜艳,或显肃穆,以达到与整体艺术氛围的协调。

        装裱过程中,为保证书画作品艺术的完美无缺,除对原作的用纸、用笔、用色、用墨、用印等提出了绝不可以劣代优的要求外,还要求作者能留给装裱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原作走色走矾,补救败笔误笔,消除色垢墨污,修复纸皱残缺,以保证工艺上的完备,并对书画的保护、揭裱等预作技术处理,以利于长期收藏。尽管随着科技发展,装裱工艺出现了如机裱、干裱、高科技成型等新的技术,但是诸如上述传统装裱中的工艺效果,是不可替代的。那种为了应急而“立作、立裱、立取”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是艺术上的草率与不负责。

        总之,装裱工艺作为书画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完整体系,它不但要求我们的书家、画家应当熟知装裱工艺,也要求我们的装裱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书画艺术素养,以保证书画作品真正成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艺术成品。然而可惜的是,当今不少的书画家,往往是大笔一挥就认为完成创作,对如何装裱缺少探讨研究。加之为应付展出,采取集中送裱,由于时间紧迫,往往突击完成,难以件件细斟详酌,失去了传统装裱工艺的优势与作用,也为作品的长期收藏留下隐患。而更为普遍的问题是,目前的装裱业中,有一定书画艺术造诣的人员微乎其微。学员学了短短几天即出师应活,不但不能配合书画作者完善书画作品,相反倒是自觉不自觉地损害着艺术成果。诸如在各种展事中,本来好好的书作、画作,却因装裱质量差,或跑色走墨,或皱裂变形而大刹风景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装裱只简单以尺寸论价,不按艺术水平付酬,把复杂的装裱工艺,看成无足轻重的从属劳动,装裱的重要性没有被人们认识。这既不利于书画艺术的完美,也不利于装裱工艺的提高,应当引起充分的注意。

        来源:网络

      展览活动
      大观——董浩绘画新作展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2号
       
       董浩
      人间茶事·王来文隶书茶事雅集
      泉州市晋江市大井口3号
      伴山——山东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济南市市中区二环东路11117号
      墨韵蝉鸣——王德成国画扇面展
      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62号9号楼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60(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