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12:22:44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知识 >> 装裱
    1. 书画装裱基础知识
    2. 一.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qu [详细...]
    1. 字画装裱技术
    2.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 [详细...]
    1. 如何自己裱装书画作品及字画装裱技术
    2. 如何自己裱装书画作品 1熬糨糊把面筋提出 2要有大案子 3将宣纸绷到案子上再将作品绷到宣纸上待干后裁下 4将作品用绫子和上好宣纸装裱在一起,注意天地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5阴干后装轴。。。。。。 字画装裱技术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 [详细...]
    1. 字画装裱技术
    2.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 [详细...]
    1. 古画揭裱当慎重
    2. 书画揭裱要经过热水闷烫、清水淋洗、化学药品洗霉去污和修补、全色等多道工序,这些无疑会使古旧书画大受损伤,所以古人曾说古旧书画非到了"蝴蝶翩翩舞"的破烂程度,一般不要重新揭裱。不得不揭裱时一定要找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切不可为了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之人。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下面是在揭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书画。中国古书画的纸张多为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有极强的腐蚀力,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兼有修复与避虫的双重功能。   2.忌用洋纸夹衬古书画。由于西式 [详细...]
    1. 水与书画装裱、修复、保护
    2. 在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中,水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一方面装裱要用水;另一方面水又在大气中造成不同的湿度。这一切都始终作用于书画装裱、修复、保护的各个环节。为了引起同行对于水在书画装裱、修复、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水(包括温湿度)的作用进行讨论。 一、水与书画装裱的关系 画心及覆背纸托制的用水。明人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良工用糊如水”,对于这句名言,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用浆以薄为先(佳);一是水在纸与纸的黏合中所起的作用,换言之,即水承担了一部分黏合剂的作用。前者是装裱师早就十分重视的问题,而后者则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大家知道,手工抄纸上壁火焙,上一张湿宣焙干为“单宣”,上两张湿宣一起焙干为“夹宣”。其中,夹宣纸与纸之间已具有一定的黏 [详细...]
    1. 中国书画装裱简史
    2.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都起了特殊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绘画、文字,大都给制在器物上,镌刻到石头、金属、兽骨以及竹木上,给收藏和传播带来了很大困难。当缣帛(后来的纸张)问世后,绘画技法才得以施展与提高,文字也由单一的实用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缣帛的发明,无疑是推动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促使装裱工艺降生的重要物质条件。而丝织、造纸与书法、绘画的相互作用,又导致了装裱工艺的升华。   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后来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详细...]
    1. 书画装裱书画装裱的形制及品式
    2. 中国书画装裱的对象,可概括为轴、卷、册三大类,这些按照画件形体规定的式样即为装裱形制。而每一类中不同的装裱式样又称品式或装式。即是同一形制中,也还有相对独立的装裱形式,如轴类之对联、屏条等。另外,尚有暂不归类的横披、镜心等。 (一)立轴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条”。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中堂”。 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式。 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宣和)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 (二)屏 屏亦称扇屏、屏□(此字上为“户”部,下为&ldqu [详细...]
    1. 历代装裱名著
    2.  《装潢志》——周嘉胄 著   全书共分四十二题,对揭洗、修补、全色、镶嵌、覆背、上下壁、安轴上杆、上贴、加绳圈、贴签、襄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说明了装裱书画碑帖的各种技术、格式、设备、工具等,叙述的先后体现了装裱的工艺过程,阐述最为系统和全面。   《赏延素心录》——周二学 著   本书从九种古籍中录了有关装裱的章节,依照唐、宋、元、明、清的时代顺序排列。文中介绍了许多装裱和修补破画的经验,兼及画叉、画案和画匣的形制。它与《装潢志》可称为书画装潢学方面最具代表性完整性的姊妹篇。这两卷书,篇幅不长,但都精而不苛,简而又要法尽精到,悉有成效,诚墨宝金汤,绘事干城,是中国明清两代装潢技艺的宝贵总结,一向为装裱家所手自传抄,视为双壁,奉为圭臬。 [详细...]
    1. 中国国画的装裱
    2.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高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下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rdq [详细...]
    1. 制作浆糊的过程——浸制
    2. 作浆糊可以用锅煮,但煮出的浆糊往往过熟,成色偏暗,胶性亦大;煮时稍有不慎,还极易糊锅,影响使用。所以,制作浆糊还是以浸制为佳。 浸制浆糊要十分注意火候和调稀度,如果浸得过稠和过熟,其浆性太大,并往往含有小疙瘩,影响使用;如果浸得偏生或偏稀,其粘性不足,且容易发酵,同样影响使用。浸制浆糊的生熟程度和稠稀程度也要因季节而异,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浆糊可浸得稍熟一点,因偏稀、偏生的浆糊更容易发酵;而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浆糊可浸得稍稀一些,火候稍欠一些。 淀粉几经捞取,结块的用完,剩下较稀的部分称之为“黄粉”。用精粉洗出的淀粉,黄粉较少,而用标准粉洗出的淀粉则黄粉较多。以黄粉浸制浆糊与用结块浸制的方法略有不同:先将粥状的黄粉盛在脸盆里,再在另一脸盆里倒入热水,将盛黄粉的脸盆置入热水盆中,并不断用浆棒搅拌, [详细...]
    1. 浸制浆糊的具体方法
    2. 浸制浆糊具体的方法为:将淀粉捞取一部分,结块的淀粉和稀粉同时捞出,约一公斤,盛入脸盆内,加入适量明矾,并加少量温水,用浆棒搅匀,使之成为粥状,随即以沸水冲之。冲水时要快、要猛,并一气呵成,再用浆棒用力搅拌即成。浸制的浆糊,以呈暗乳白色半透明状为佳。如发现浆糊太稠,可趁热再适量加水并搅拌,使之稀释;如发现偏生,可将浆糊盆炖于炉上再行加温,使之调熟。 [详细...]
    1. 谈装裱书画的浆糊
    2. 一、关于制糊用药问题 用药之目的是为了“去蠹”,此法由来已久。史料中所载,染纸以黄檗树汁、雌黄,制糊以乳香、花椒,画橱内存放麝香或木瓜等,都是为了防蛀。制糊施以香料,不但防蛀,还可起防霉之效。而当今装裱者,大都因嫌太麻烦而将制糊入药的工序取消了,这种作法令人担忧。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制作浆糊方法,在用药上加少量的薰陆香和蜂蜡,效果也非常好。这种浆糊因其色呈半透明状,故很适宜托裱画心或镶补之用。”制作浆糊加蜂蜡的说法实属欠妥,而且蜂蜡也无法与浆糊相融合。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淠国公家背书画入少蜡,要在密润,此法得宜。”这里“入少蜡”绝非将蜂蜡加入浆糊中,而是采用一种叫“硬黄”的纸来覆背。因“硬黄&rdqu [详细...]
    1. “化学原料”裱画
    2. 热熔胶以合成树脂为主体原料,可吹塑成膜或采用热容胶涂布机涂布在隔离纸上,形成30-50微米的均匀半透明胶膜。该胶膜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武腐蚀性、耐候性好,是用于书画装裱机对书画作品的装裱,具有操作简便、快书、容易掌握、装裱作品质量稳定等特点。 [详细...]
    1. 浅谈古书画揭裱修复过程中的保护
    2. 古书画的保护技术,是根据书画制成材料的损坏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减缓外界因素对书画的破坏作用,并对已糟朽破坏的古书画进行揭裱修复,尽可能恢复原件的历史面貌。这就需要依靠传统保护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并对画心进行装裱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古书画的寿命。    在揭裱的过程中能够破坏古书画的因素很多,装裱修复人员在揭裱古书画操作过程中,遇上不适宜的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及室内的温湿度、光线?主要指阳光照射?、有害气体、灰尘、害虫、霉菌等诸多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古书画装裱的质量。在这一方面,古人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关于保护书画的经验,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 “已凉天气未寒时,是最善候也。未霉之先,候亦佳。冬燥而夏溽,秋胜春,春胜冬夏。夏防霉,冬防冻。”可见一年四季中以秋天和春天是装裱书画的最好季节,所以 [详细...]
    1. 字画装裱技术
    2.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 [详细...]
    1. 怎样学习书画装裱
    2. 古以来,装裱技术一直处于保守的状态,多为父子相授,祖孙相传。外人欲从事这一职业,必须经过拜师,做几年学徒,方能出师,进行独立操作或单立门户进行经营。随着装裱业的发展和各类舆论媒介对装裱技术的广泛传播,这种“拜师学艺”的陈规被逐渐打破。人们可以通过在装裱专业单位就业,或参加装 裱培训班,或通过参加实习,或根据专业工具书和录相自学等方式学习装裱技术。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学习装裱,初学者开始往往感到比较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并不是所想象的那么难。这是由于对这一传统工艺缺乏深刻认识而造成的错觉。作者对学习装裱的认识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难,而且越干越难。所以在学习装裱的过程中,需要有决心,下气力,肯于动脑,善于总结,胆大心细,一丝不苟,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初学装裱者要注意: 第一步 [详细...]
    1. 浅谈中国书画装裱的形式美
    2. 内容提要: 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之一的中国书 画装裱,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已处于“不绝 如缕、青黄不接”的境地,曾经的辉煌盛世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人们还在盲目的、教条式的保护“传统文明”。殊不知,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墨守成规将会加速本来已经濒临灭绝的这一传统工艺的消亡进程。本文单从中国书画装裱“形式美”的这一侧面,阐述一下传统书画装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今文化百家争鸣、人们欣赏习惯日趋多元情况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书画装裱、传统、发展、形式美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迁。每天都有新事物不断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们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起居、饮食乃至对美的追求。书画装裱作为我国古老文明 [详细...]
    1. 装裱及书画知识
    2. 一、装裱术语名词解释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为“琴条”。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竖式装。 一色装: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耿绢、锦绫等材料装饰。 二色装:画心由二种颜色的花绫等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三色装:画心由三种颜色的花绫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宋式装:亦称宣和装、罗汉装,其用料、用色均有具体要求,画心由米色绫隔水、古铜色绢圈、湖色绫天地头装饰。 诗堂装: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 半绫装:画心由绫圈框、纸天地头装饰。 纸镶绫边装:画心由一色纸料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绫边。 绫镶 [详细...]
    1. 装裱基本知识
    2.  一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 [详细...]
    1. 传统装裱形式,装潢
    2. 通 景 屏 中国书画装裱形式之一,也称“海幔”、“海棠”。即将一幅完整加画面分成数条装裱。 斗 方 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民间年画中, 把这种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称作 “斗方”。 圆 光 指圆形画心,一般挖嵌装裱而成。圆光可以一个装裱,也可以两个、三个装裱成一幅。 线装 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 “线装书”。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 装封面。线装书一般只打四孔 [详细...]
    1. 书画装裱--前言
    2. 中国的书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中国书画装裱同样是一门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艺术。   中国书画装裱,同我国的京剧、书法、国画一样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特 有的一种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装裱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 魏晋时期已经萌芽。南北朝时,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装裱的基本形 制——卷轴;到了唐代,产生了挂轴和册页两种新的装裱形制,这标志着中国书画装裱 工艺初级阶段的告终。北宋宣和年间,书画装裱工艺已趋于完善,进入成熟阶段,装裱 技艺及款式有了新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书画装裱艺术家,同时发明创造了至今不衰 的“宋宣和装”的装裱款式。明清至鸦片战争前,装裱工艺的形制及品式则百花齐放, 集历代装 [详细...]
    1. 照片挂轴装裱“九步法”
    2. 在我的装裱生涯中,主要是将纸、绢等类书画作品装裱成挂轴,装裱照片没有干过。而如何完整而有效地装裱照片,也是装裱行业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和难点。去年十月间,我接受了两件用平绒布包着的两个镜框,镜框镶的是著名画家范曾所画的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照片和范仲淹书写的《岳阳楼记》照片,要求装裱成挂轴款式。 我带着问题到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并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将照片装裱成挂轴款式,做到既保持了照片的历史原貌,又赋予其新的载体,照片画面平整、明净、美观,达到了预期效果。经过细心揣摩,我将自己所采用的装裱方法总结为“九步法”,分述如下,以就教于同道。 第一步,观察和研究照片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两幅照片均长120厘米、宽60厘米、厚2毫米。按照装裱的惯例,我先对裱件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镶嵌在玻璃框 [详细...]
    1. 小议中国书画装裱
    2. 一、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包括了两大类,一是书法,二是水墨画,习惯上统称为“中国书画”。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书画在表现方式、表现手法以至许多具体技法上都有很大的同质性,它们共同使用了相同的工具材料——笔墨纸砚,在具有吸水渗化能力的宣纸上或绢子上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分别叫做纸本书画和绢本书画。宣纸或绢子质地较薄而绵软,书画以后会出现局部的收缩皱褶现象,所以不论是纸本或绢本的书画作品,都需要经过装裱才好悬挂和收藏。随着中国书画艺术的不断发展,便产生了一门特殊的民族工艺——书画装裱。   二、中国书画工具材料的特殊性,促使装裱艺术的不断发展,最终完善为一门独特的传统工艺。严格的说,书画作品未经装裱还不能算作是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因为作品本 [详细...]
    1. 如何区分装裱的好与坏
    2. 裱画中的精工与劣工 裱画是中国书画作品的绿叶,可谓牡丹虽美,但也要绿叶扶持。裱画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美观,如同牡丹花边的绿叶,生长茂盛而绿油油,花也娇艳。如果叶子黄了,花再美也是难看。 书画作品的裱工也一样,再好的画作,用劣等的裱工就如同叶子黄了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各位朋友有没有注意到怎样才是精美的裱工呢?什么是劣的裱工呢? 精美的裱工开卷后平放在案台上,它是安稳地躺着,因为平和柔软。劣的裱工呢?它会动,它会自动回卷!因为它太过厚硬。 精美的裱工开卷后挂起让人感到震撼力,让人品味,让人回味。劣的裱工呢?就算画作是精品,因为有了劣等的裱工,而让人不买又心不甘,想买而不买。买了又要请上乘的裱画师去重裱。 精美的裱工背面用川蜡磨砑到位,平滑、光亮、镶嵌、接口与周边厚薄均等。劣的裱工呢?跟本无砑背,有也是走走砑石,做做样子,镶嵌、接口还是凸出, [详细...]
    1. 书画装裱的特式
    2. 手卷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亦称“长卷”或“图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手卷是书画作品中横幅比较长的形式,一般短的有一两米,长的有10米以上。因为不便于悬挂,只便于用手展开、边欣赏、边卷合。 手卷主要是供文人雅士私人交谊时于案头展赏之用,往往有“于咫尺之间,展千里之外”的功效。善作手卷者,通常要比一般书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所以其面积和价格之比与其他形制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上,不少名画就采用手卷的式样,像唐 [详细...]
    1. 书画装裱的特式
    2. 手卷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亦称“长卷”或“图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手卷是书画作品中横幅比较长的形式,一般短的有一两米,长的有10米以上。因为不便于悬挂,只便于用手展开、边欣赏、边卷合。 手卷主要是供文人雅士私人交谊时于案头展赏之用,往往有“于咫尺之间,展千里之外”的功效。善作手卷者,通常要比一般书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所以其面积和价格之比与其他形制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上,不少名画就采用手卷的式样,像唐 [详细...]
    1. 装裱形式佐证鉴定书画
    2. 装裱与书画本身的关系要间接一些,但有时也可作为鉴定书画的有力佐证。各个时代的绫、锦,其花纹、色泽多不相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前人的收藏印多盖在裱件的接缝上,这就必然同装裱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如著名的宋“宣和装”,故宫博物馆藏的梁师闵《芦汀密雪图》是个较典型的例子:玉池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白麻笺作拖尾,连本身共五段。玉池和前隔水之间盖“御书”葫芦印,前隔水与本身之间盖双龙玺及年号玺各一,本身与后隔水之间盖年号玺二,拖尾上盖“内府图书之印”,共用七玺。“宣和装”虽有例外,但这是比较标准的格式。不少赝迹上的伪宣和玺,往往是漫无规律,乱打乱盖。金章宗也用七玺,染清标常在前、后隔水上用两印。乾隆用五玺、七玺、八玺、十三玺不等。这些都各有他们的习惯。 [详细...]
    1. 怎样从装裱形式来辨别书画的真伪
    2. 装裱与书画本身的关系要间接一些,但有时也可作为鉴定书画的有力佐证。各个时代的绫、锦,其花纹、色泽多不相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前人的收藏印多盖在裱件的接缝上,这就必然同装裱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如著名的宋“宣和装”,故宫博物馆藏的梁师闵《芦汀密雪图》是个较典型的例子:玉池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白麻笺作拖尾,连本身共五段。玉池和前隔水之间盖“御书”葫芦印,前隔水与本身之间盖双龙玺及年号玺各一,本身与后隔水之间盖年号玺二,拖尾上盖“内府图书之印”,共用七玺。“宣和装”虽有例外,但这是比较标准的格式。不少赝迹上的伪宣和玺,往往是漫无规律,乱打乱盖。金章宗也用七玺,染清标常在前、后隔水上用两印。乾隆用五玺、七玺、八玺、十三玺不等。这些都各有他们的习惯。   [详细...]
    1. 古代书画装裱:贴折条(一)
    2. 古代书画在修复过程中,通常都要经历贴折条这一工序。何谓贴折条?就是古书画在已经产生断折裂痕缝隙的中间,贴上相匹配的宣纸细条,其作用是起到加固的作用。装裱界称之为门闩作用,意谓像门闩那样牢牢地顶住,使断折处不再断裂。 本文由断折的成因、贴折条的材料、查折条的方法、贴折条的技巧、环境及其他五个方面分别来阐述。 一、断折的成因 1、由装裱所引起的断折 (1)宣纸起皱:宣纸在排刷过程中产生皱折或宣纸在加工过程中本身已经有皱折,这样的皱折一旦夹在裱件中,就为日后书画产生断折埋下隐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皱折就是一个断折痕,只是反映在画面上的严重程度有所区别而已。 (2)漏浆问题:一幅书画裱件一般由画芯纸、命纸、二层覆背纸经上浆排刷黏结而成,也包括画芯命纸与绫绢镶料的镶接。它们中间只要某 [详细...]

展览活动
春江水暖——义乌、浦江、东阳馆藏近现代书画精
 金华市义乌市清波路99号
 
 张书旂、吴茀之、郑祖纬、朱恒、叶熙春、陈师曾、经亨颐、潘
见微知著——柳大川陶瓷微书展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花开圣境 —— 张德娜绘画艺术展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890号北京银行11层
晷时印迹——周吉荣艺术展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三官殿1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2.500(s)   105 queries
update:
memory 5.2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