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00:56:00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第二届“生命的赞歌——著名画家西双版纳写生创作活动”绚丽呈现
    2. 11月7日至14日,由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西双版纳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生命的赞歌’中国著名画家西双版纳题材写生创作活动”在西双版纳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旅居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艺术”为主题,特邀十余位国内知名画家齐聚西双版纳。在为期8天的行程中,艺术家们深入西双版纳代表性传统村寨、特色景区及“艺术家第二居所”等创作现场,进行了深度的考察、研究与在地创作。共同谱写关于生命、生态与文明的“生命赞歌”。 此次在地写生创作活动成果丰硕,共创作出60余幅油画、中国画佳作。这些作品生动呈现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的多样风貌与 [详细...]
    1. 黑土地的行吟者——杜大恺眼里的田卫平
    2. 地表系列32 200cm×3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5年 田卫平是一九七九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装饰艺术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因其课堂作业所显示的新颖性为袁运甫先生关注,我迄今仍记得他所做的一幅漆画,作为优秀作品为学校收藏。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四十一年过去了,期间卫平曾来过北京,我们曾有短暂的接触,我知道他毕业后回了东北,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而他的作品我则时常在一些传媒中看到。油画已成为他的主业,他的油画其题材、意象、色调、尤其是他的构图,均极独特,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中国的油画受西方印象派及其之后的诸流派的影响较重,另一 [详细...]
    1. 徐里:每一件作品都凝神聚气、笔精墨妙
    2. 刘万鸣《秋风无尽,白露朝霜》166×148cm 纸本设色 2023年 我在展厅细细观摩了刘万鸣展出的作品。说实话,我没想到他能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创作出如此数量庞大、质量精良的作品。每一件都凝神聚气、笔精墨妙,令人叹服。 近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刘万鸣作为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行政管理两个领域取得的双丰收。他不仅担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等重要职务,还始终坚守创作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画院近年来在刘万鸣的带领下,明确提出“经典引领 品格立院”的发展理念,系统构建了创作、研究、教学等多元一体的学术体系,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齐聚于此,不仅是为了肯定他对中国国家画院的贡献,更是为了致敬刘万鸣本人的艺术成就。他的 [详细...]
    1. 他的作品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气息
    2. 刘万鸣《田间》56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观看刘万鸣的展览,我感到非常震惊,甚至有些意外。之所以“意外”,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刘万鸣公务繁忙,社会活动频繁,长期为艺术界和公众服务,很难想象他竟能在如此紧张的日程中创作出数量如此之多、尺幅如此之巨的作品。更令人叹服的是,这些大幅作品不仅体量惊人,而且整体呈现出一种极为难得的特质:安静、干净、从容不迫。对于一位日理万机的艺术家而言,能保持如此沉稳的心态与强大的定力,实属不易。 若要概括刘万鸣院长艺术的突出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古意深厚——他的作品根植传统,笔墨语言传承有序,体现出宋 [详细...]
    1. 无棣访砚记
    2. 无棣古城坐落于鲁北大地,格局严整,气象俨然。城内大觉寺、海丰塔、名人故居错落其间,融汇着齐风燕韵、河海文明。每隔几天,我都会独自或邀朋友造访古城。人们总觉近处无景,实则不然。“景物与心会”,即便是近旁的景致、熟悉的风物,只要能让我们有所欣喜、有所感动,都可看作一次怡心的出游。 走过古城的街巷、水梁,古树、老宅院随处可见。它们是古城悠远历史的真切见证,也是无棣人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鲜活印证。我曾不止一次想,当有幸经历着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与速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却能因为古城而保留、铭刻住我们曾经的印迹,游子归来后也可以在依稀的风景里唤醒记忆、慰藉乡愁,这是一份怎样的幸福!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无棣古城蕴藉的丰厚历史人文气息,则更让人称道。这种气息,源自一种厚重的文化积淀,一种不懈的品质追求,一 [详细...]
    1. 捕捉自然之韵
    2. 鸽(中国画)  张书旂作   近期,“当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系列展”之“堂堂溪水汇海洋——张书旂绘画作品展”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展览以百余幅画作及手稿、影像等,呈现了花鸟画家张书旂的艺术人生。   张书旂(1900—1957年),出生于浙江浦江,毕生专注于花鸟画创作和研究,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他从中国画的传统中来,并参酌西画光影,笔下花鸟刚柔并济,色墨交融,自成一家。他于1941年赴美国举办艺术展览,并为抗战筹款,以笔墨寄托家国情怀。   本版摘编张书旂之子、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张 [详细...]
    1. 深植时代 扎根人民 以“形式美”装饰生活(深观察)
    2.   新中国国礼景泰蓝《和平鸽大圆盘》、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孙悟空设计稿、充满民族特色的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日前,“人民的‘形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之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以103幅作品、163套文献资料,勾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脉络,讲述了庞薰琹、雷圭元、张光宇、张仃等几代艺术家在兼收并蓄中守正创新,引领时代审美,以艺术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   从传统中来   进入展厅,一张AI修复的老照片拉开了展览序幕——那是1950年9月张仃等在天安门安装新中国首枚国徽的现场。这也体 [详细...]

展览活动
金线:从北非到东亚黄金服饰风尚
 成都市青羊区小河街1号
 
 文物
繁花与利剑:16-19世纪莫卧儿宫廷珍宝展
深圳市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
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特展
高雄市大树区统岭里统岭路1号
设计啊!感受日常设计之奇妙
香港九龙博物馆道38号西九文化区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