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17:00:39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一画天地宽——贺邓惠伯先生从艺六十周年

      分享到:
      作者:盛静来源:中国美术家网2015-05-20 22:56:34

        邓惠伯是我的先生。上大学的时候,先生给我们讲东方美术史的课程,记忆最深的是他讲佛塔的制式,照片很多,我们在下面看得昏昏沉沉,先生随口说来,如数家珍,我当时就在想,难道这么多地方他都去过。后来和先生熟了,经常聊天,才发现我的猜想竟然是真的,先生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日本待的时间最长,东南亚也都走过,更多次去了欧洲、美国、北非也都去了很多地方。读书的那段时间,总是觉得先生是很神秘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穷学生,想着先生国内国外来来回回,那么令人羡慕。第一次知道先生画画也是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探望他家,看到桌上竟然有宣纸毛笔,问了才知道,先生的画在日本大受欢迎,笔墨应酬是不断的。大学毕业以后,和先生虽有联系,却总是很难见面。北京不亲切的地方正在于此,朋友们如果不是下定决心要见面,总是会一拖再拖,一两个小时的路程隔绝了很多有趣的交谈。先生自上学时就待我很好,这次举办从艺六十周年展览,嘱我行文,我受宠若惊,但更觉义不容辞。


        邓惠伯先生艺术生涯的发展几乎是和共和国同龄的。先生1938年10月1日出生于四川绵阳市,他的生日正值国庆节。川地美好河山给予先生美的滋养,从十几岁的时候先生就开始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不得不说是令人惊讶的。人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时代,先生早期作品以木板油印为主,题材多为表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今日长征路》层峦叠嶂的山陵既体现了先生研习古代山水画的心得体会,又可以看出西方绘画的影响,在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号召下,先生不断做出个人探索,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前景中高楼大厦林立,烟尘滚滚,塔吊忙碌,一派新兴气象。先生年轻的心被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所鼓舞,刻刀下流泻出时代的激情。五十年代末,先生进入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涪陵区工作。繁重的工作之余,先生仍然笔耕不辍,七十年代中后期,先生的兴趣转到人物画,以当时最流行的方式表现劳动人民。1973年,邓惠伯先生在重庆期间接连创作了《纺织女工》、《小哨兵》等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明显受到建国以来流行写实主义的影响,水墨笔法和西方明暗画法的结合构成了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纺织女工》身后“工业学大庆”的标语更强调了这一特征。虽然居留重庆期间,先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求索之路仍在延伸。七十年代末,邓先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成为研究生班的一名学生,眼界的开阔和骨子里的反叛使他迅速抛弃了以前已经熟练掌握的画法,在美术史研究之余,他迅速投入到一种全新的风格。改革开放时代,西方艺术界的新消息不断传来,这是一个激情澎拜的年代,每个人都怀揣梦想,亟待实现。先生笔下的人物风景更加轻松,画眼中所见,画心中所想,直抒胸臆,迸发出时代的力量。1980年,先生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专攻东方美术史的教学。时隔不久,又留学日本,在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此和日本结下不解之缘。此后二十年间,先生不断往返于中日之间,一方面继续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事业,另一方面也在日本继续创作,研究个人创作的诸多可能性。又因创作和学术的探求,在欧洲、美国、亚洲、北非等游历甚多,对东西方美术脉络也更为熟悉。学习是个双向的过程,对大师的追随或者背弃都是学习的真实含义,从先生的艺术生涯来看,对西方了解的深入反而促使他一步步回到了传统,回到了水墨画的笔意和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中来。


        先生此次展览主要展出的是2010年以后的作品,先生几十年的绘画心得和对祖国的深切爱意融汇成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着实令人感动。先生这批绘画面貌以青绿山水为主,得何海霞先生笔意尤多,笔力雄健,气象万千。2010年以后,邓惠伯先生游历祖国各地写生,师法自然,打破在日本形成的作品写法,重建个人风格,这点尤为难得。齐白石衰年变法始功成。先生创作这批作品已是七十多岁高龄,尚能如此变化,实在是我等小辈的模范。


        邓惠伯先生其人,豁达开朗,一派天真,首先是一位文人,亦是一位极好的画家。先生文化底蕴深厚,他的绘画不拘泥于门派、画法,只要能为我所用,皆大胆拿来。和传统的文人画不同,先生的绘画总是激荡着昂扬之气,在对笔法、点画、意趣、精神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笔墨从自然中脱化,为文人画带入了新的气息。先生2012年创作的《仁者乐在山水间》高山仰止,云雾蒸腾,飞瀑流泻,草木繁茂,虽是传统的山水画题材,却自成一派景象。先生不受传统山水画法则的限定,笔墨简淡,虚实相间,构成了一组难以在现实中存在的空间关系。先生对传统绘画精神的把握得之于其厚重的人文素养,个人心血凝结为美妙的艺术作品,以形式追气韵,化学养为气象,观照自然,水墨淋漓,自成一格。自宋代以来,山水画从来都是画家自我心灵的抒写,自然只是提供了摹写的对象,艺术家心灵的主体地位最是弥足珍贵。《山家盛景何处有 白云涌出几点红》仿若仙境,山川伫立,云气穿越,先生落笔之处,虚实变化油然而生,既得自然气象之雄阔,又不失个人感受,峰峦叠嶂,争相落入眼帘,其气质风韵自成一格,暗合先生热爱之意,实在弥足珍贵。


        先生善用色彩,在古代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又有发展,青绿、泼彩、浅绛灵活运用,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蓝蓝的天空,静静的湖水,我的家,我的天堂……》题目的诗意配合邓惠伯先生大青绿的写法令人印象十分深刻。这幅作品描写雄奇的高原景色,峰峦林立之下,藏族少女正驱赶牦牛缓缓前行,向美好生活进发。青灰、蔚蓝,紫红和绛色互相冲突又高度统一,画面的美丽并没有消磨掉作品的气韵风致,云蒸霞蔚中铸成祖国边疆盛景。中国古人以山水比德,先生的山水画映射出个人心性,以一种不择手段、敢为人先的气势创造出鲜明的个人面貌。先生融贯中西,在写山绘水的同时,个人的创造力流泻于纸面,处处都在呈现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内在修为。《澜沧江畔风光好,傣家山寨幸福多》以小青绿的面目出现,山峦、水波,平滩在画面中逐次展开,使人如临其境。远处的山峰直入云霄,得北派斧劈之势,树林掩映中傣家庙宇若隐若现,令人心生向往。澜沧江水奔腾而去,卷起层层浪花。先生爱水,更爱画水,在这样一幅画面上既表现飞瀑,有表现江水,都如此精彩,实属少见。近处两个傣族少女背影婀娜,和山水融为一体。芭蕉树、灌木丛、小山石,先生处理地写实又轻松,寥寥几笔,生意尽出。


        邓惠伯先生此次举办从艺六十周年个人展览,作品几乎囊括了从艺以来的所有面貌,极为难得。作为学生,我真诚祝贺先生画展圆满成功。先生的艺术,总是积极向上,大开大阖,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每观先生作品,心中都自然升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正是先生作品的可贵之处。他与自然对话,在不断审视传统的基础上,以独特的风格铸就永恒的艺术作品,我着实感动,也对先生更生敬意。


        (本文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展览活动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
       盐城市盐都区新都路12号
       
       陈辉
      墨局——当代七人展济南站
      济南市槐荫区腊山河东路1799号
      乡愁一一范扬中国画作品展
      咸阳市人民东路50号
      见贤思齐:明清肖像画特展
      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399号狮山文化广场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3(s)   6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