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19:48:49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拍卖市场上成绩亮眼 信札拍卖为何越来越火?

      分享到:
      作者:尹春芳来源:深圳特区报2017-08-22 08:39:28

          (1/3) 谢稚柳致马国权手札

          (2/3)胡钁《行书名录名媛》手札

          (3/3) 曾巩《局事帖》

        信札,在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陆机的《文赋》,就有“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之赞语。最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信札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不断创下拍卖纪录。无论是收藏界还是普通艺术爱好者对信札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日益浓厚。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明代吴门手札更是“吸粉”无数。那么,信札为什么在拍卖市场一路走高,“家书依旧抵万金”的背后有什么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相关人士,给出专业解读。


        信札拍卖近年风生水起


        近些年来,拍卖场上的信札拍卖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大量难得一见的名人与艺术家的往来信件,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研究者、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竞相追逐,拍卖场上也不断创出令人咋舌的“天价”。


        1994年,翰海首场拍卖书法专场中有徐悲鸿行书15通信札的册页,估价为10-12万元,最后流拍了。而在2004年,依然在翰海,仅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便以24.2万元拍出。


        让很多收藏家真正对信札拍卖关注的事件是在2009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上。13通27页“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以150万元起拍,最后以554.4万元拍出,被中国人民大学以文物“优先购买权”购藏。


        2011年,西泠拍卖在秋拍中推出了郭沫若致日本文求堂的书简230通,包括信封,1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415万元成交;在北京匡时2012年秋拍中,梁启超旧藏“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成交于6709万元,包括全数成交的146件信札,最终以264.5万元成交;2014年北京匡时春拍,“吕斯百藏品专场”拍卖中,一批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著名艺术家写给吕斯百的信札均拍出高价;2015年嘉德春拍“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中,陈寅恪《致傅斯年信函》以115万元成交。


        不仅近现代名家的书札如此之贵,古代名家的信札更是“千金难求”。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帖”,一般也被认为属于便条、题签的性质,因此也常包括在信札范围之内。


        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陆机手书的《平复帖》,便是一纸书信;乾隆三希堂珍藏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也是书法大家的三张“便条”。


        2000年嘉德公司拍卖的怀素《食鱼帖》,是一封56字的短信;2010年嘉德秋拍中以3.08亿元成交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只有41个字,以平均每个字700多万元成为史上最贵的单个汉字;2016年嘉德春拍中2.08亿元成交的曾巩《局事帖》,为曾巩存世罕见的墨宝,这都属于古代信札的范畴。


        一直对艺术市场有着长期观察的年轻收藏家陈濯非表示,其实信札热已经持续十来年,虽然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但信札市场仍然坚挺,而且屡屡爆出冷门,说明收藏界开始真正关心学术了。“实际上,收藏名人信札是收藏趋于成熟理性的一个信号。”


        “一字千金”背后原因何在?


        古代把公私往来的书信称之为尺牍,因多书于近一尺长短的竹、木简上,故又称尺简;又因捆扎封寄,复称尺札。魏晋以后,纸张逐渐普及,交通日趋便利,特别是宋元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越来越频繁,内容亦越来越丰富,书札的收藏,已不再局限于书法艺术欣赏,更关注文字内容的史料价值。


        鲁迅曾说过:“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这句话对于信札收藏者来说也是如此。古今中外的文体中,书信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随意、自然且应用极广。


        信札是一种有温度的书写。画家陈俊宇认为,当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数字产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节奏变得非常快。很多事情,一个电话,一封邮件或者短信都能解决,往往我们收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打印体。“信札都是手写,有着书写者的诚意与心意,这也是能打动人的地方所在。”


        信札的内容广泛,不仅涉及书写者生活年代的时事政务,经济生活,更多的则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资讯互通:问起居,报近况,告踪迹,谈家务,以及请托求索,吊唁馈赠,学问探讨,德行砥砺……都有具体真实的记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史学、文学、民俗学的研究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在知名收藏家许礼平看来,“书札”的狭义就是指“尺牍”,而尺牍多是真情所流露、心声所寄。其中会触幽动隐,是历史宏观视角所不及见的。所以读史者,往往爱从尺牍微言,用之作历史的补充和解释。


        不少收藏者认为,信札比较容易保存,同时方便把玩,是收藏和历史文化相关的一件证物。在拍卖公司工作的郭女士告诉记者,名人信札经历了一个被忽略,之后逐步获得价值认同和回归的发展之路。“收藏者们逐渐认识到信札的价值,慢慢从简单的名人信札收藏过渡到书法艺术收藏和信札内容的收藏,这是收藏鉴赏水平提高的标志。”


        信札收藏要擦亮眼睛


        在拍卖市场的亮眼表现也使得信札收藏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喜欢收藏的市民心里的第一个问号就是:什么类型的信札值得收藏?


        陈濯非认为,一般来说,只有名人信札才有市场上的意义。这个名人指向相对宽泛,有文人墨客、书画艺术家或者政府官员等等,越是影响力大的人,越是在历史社会多个方面呈现影响力的人,其信札墨迹,就会受到越多的追捧。


        在内容方面,如果一通信札记录了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反映了某一特定历史意义的场合,或者是写给某一特别的人物,这件作品往往就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因为它往往可以佐证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为这些历史事件查缺补漏,是史学中重要的一种考证方式或证据。信札拍卖的价格往往直接与其内容相关联。


        与此同时,专家也提醒,信札交易和收藏中须防止侵犯作者的著作权和隐私权。在这方面,曾出现过不少因为信札拍卖而对簿公堂的事情。此外,还需要收藏者擦亮眼睛,懂得分清真品与赝品。


        名人信札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名人随心所欲创作的“小品”。小小信札以其文献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等成为收藏界的“新宠”,更让人从尺素之间窥视历史风云、人情世态。


      展览活动
      春江水暖——义乌、浦江、东阳馆藏近现代书画精
       金华市义乌市清波路99号
       
       张书旂、吴茀之、郑祖纬、朱恒、叶熙春、陈师曾、经亨颐、潘
      见微知著——柳大川陶瓷微书展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花开圣境 —— 张德娜绘画艺术展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890号北京银行11层
      晷时印迹——周吉荣艺术展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三官殿1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9(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78(mb)